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犹如宿将遇敌时 临阵交锋兵刃接
应避烦恼利兵锋 对治尽歼烦恼敌
犹如精武技善战术之宿将,临阵交锋与敌兵刃相接,自能避兵刃伤,复能以兵刃杀敌,如是应避烦恼兵刃之锋,勿为所伤,复应以对治之利器,尽歼诸烦恼敌,根本拔除之。
寅二存正念知
如人临阵坠其刀 怖畏仓皇急拾取
如是若遗正念刀 怖地狱苦急持念
临阵之时,若坠所持之刀,惧为他所伤,速疾拾取。若脱落於善法所缘不忘之正念刀,为烦恼所伤,当生地狱中,应速持念知,忆念地狱恐怖以为对治亦应如是。
寅三依念知力勿令罪有隙可乘
如毒箭伤身出血 罪毒速疾遍全身
如是若得小暇隙 罪毒速疾遍人心
如人擎器满盛油 脍者持剑伺其后
溢即杀之愕然怖 持戒谨畏应如是
如毒箭所中,依一毛孔所出之血,其毒能遍布全身。失坏正知等烦恼,若得暇隙,嗔等罪恶速疾遍布其心,亦犹如是。故纤毫烦恼亦应遮止。当云何谨护耶?如持盛油盈满之器,令行泥泞之道,脍者持剑伺於其旁,若溢一滴,即当杀之。以此怖畏之故,奋勉小心。菩萨具誓戒者,以正念知执持菩提心等对治品,亦应如是小心谨畏也。
寅四罪堕发生无间即应遮止
如有毒蛇来怀中 急当狂骇而惊起
睡眠懈怠若来时 亦当如是勤遮止
一一罪堕出生时 恒应於己严诃责
思维我自今以往 无论如何不再作
烦恼能坏善法,令趣入地狱,是故应如怀中有毒蛇来,狂骇惊起,令於所入不自在住之睡眠及懈怠来时,应在地狱之恐怖,速疾遮之,亦应如是,虽然,云何遮止耶?於一一罪发生进,应自诃责言:往昔亦以造如是罪,得种种不可爱乐,不得可乐之事,今又如是行耶?无论如何,此后应当励力,誓不再犯此罪。应常如是思维,以四会备之门而忏悔也。
寅五於应作事业应当励力
应思云何於此时 能得修行持正念
以此为因於善士 或如理事起欲心
为令罪不生,生已能除之故,於正知谨慎不放逸等时中,云何能修起正念?以如是思维之发起意乐为因,而修欲心求遇大乘善智识,无间即依教修行,或不值遇,亦随其教授,应作之事即能修行。
丑三修行自在分二 寅一身心极调柔故於善法轻举 寅二法喻合 今初
昔人云何作善业 事事精勤具雄力
如是无逸念先哲 自身振奋而轻举
应念先哲传记作一切善业,悉具精进雄力,无论如何,必令所作善业完成,为如是故,慎无放逸,念此之故,自於善事,愧此离恶,振奋轻举。
寅二法喻合
如风飘扬去复来 於兜罗绵自在转
由欢喜心自在转 成办善事亦如是
云何修耶?如风去来,於兜罗绵自在飘转,以於善法欢喜踊跃力,於身语自在转,亦应如是。若能如是,则三门一切善业,悉能迅速成就也。
总摄其义,如正法念处经云:“诸烦恼之唯一因,唯是懈怠余何有?何人一有懈怠心,一切善法皆归尽。”於发起遮止懈怠之精进,应当致力。
此中复应励力消除精进之违缘,发起顺缘之四力。违缘者,虽见成能办善法,而不趣入,及我有何能想之怯弱。初中分二:谓现今尚有暇之推延,及为贪著恶事力所压伏。第一之对治,应思人身速坏,死已堕於恶趣,及暇满难得,而断除之。第二之对治,应思正法为此后无边欢乐之因,无义喧闹散乱能失坏大义,是后时众苦出生之处,而断除之。怯弱亦分三:谓思维所求佛果功德无边非我所能证,舍手足等无量难行非我所能修,当受无边轮回生死其苦不能忍,以如是相想而怯弱也。初云对治,谓思维往昔初佛,非从初即以证无上道,亦不过与我相同,后渐上进成佛,且佛说较我尤为下劣诸有情亦能成佛,我若不舍精进,后云何不得成佛耶?次之对治,谓思维舍身等有难行想时勿舍,舍时如舍菜羹等,非为难也。后之对治谓菩萨离罪,其果不生苦受,於轮回苦,坚固证知性空如幻,心亦无苦,身心安乐增长,则虽住轮回中,何用厌患。应如是思维,则断怯弱也。
摄颂云:为求解脱恭谨起修行,最初趣入中住后究竟,依於励力勤修精进力,应起四力完备精进行。
壬二出品名
入菩萨行论广解佛子津梁释明精进品第七
入菩萨行论广解卷八
寂天菩萨造颂 杰操大师注释
辛三学共不共止所摄禅定之理分二 壬一释论文 壬二出品名 初中分三 癸一教修禅定 癸二断止之相违品 癸三如何修止之理 初中分二 子一应修止之因 子二教断止之相违品 今初
如是精进生起已 应当心住三摩地
人若其心极散乱 如居烦恼齿隙中
由于身心寂静故 种种散乱不能生
如前所说于善踊跃之精进发起已,心应安住三摩地,心为沉掉所散乱之人,如居烦恼毒兽之齿隙中。云何断除散乱耶?由于身心愦闹诸欲分别竺寂静故,三摩地相违品之种种散乱则不生也。
子二教断止之相违品
是故应断世间法 亦当舍离诸分别
是故身寂静之方便应离世间亲友等愦闹。心寂静之方便,应悉舍五欲等一切分别。经云:诸散乱者世间禅定尚罕能生起,何况无上菩提。故乃至未得无上菩提心不应散乱也。
癸二断止之相违品分二 子一离世间愦闹等 子二断邪分别 初中分二 丑一辨世间贪著之事 丑二如何断之 今初
由贪染著财利等 故于世间不能离
依于我我所执,内贪著有情,外贪名利文词等故,即不能离世间染著,故于彼诸染著之事,应断离也。
丑二如何断之分四 寅一辨对治相 寅二生起对治方便 寅三愦闹之过患 寅四依阿练之功德 初中分二 卯一劝应断贪著 卯二辨能断贪著之对治法 今初
是故欲尽断贪著 知者应当如是知
是故为尽断外内诸贪等,于取舍善巧之智者,如下所说,应明辨思维也。
卯二辨能断贪著之对治法
已知先须具足妙止已 始生妙观遍估诸烦恼
故应最初行勤求妙止 现前成就不贪世间心
行于随一善法所缘,修专注一境,远离沉掉,引生身心极其调柔之乐,是为止。次各以通达常遍具足空性之见,遍伏三界烦恼及其种子,以观察实际法义之力,能引身心极其调柔是为观。当修如是止观时,应先求止。若不先成就止,妙观不起故,止者,亦以于外内世间身财等无贪,现证喜乐而成,贪身财,即随沉掉自在转故。
寅二生起对治方便分二 卯一离内贪有情 卯二断内贪名利 初中分二 辰一贪之过患 辰二知过应舍 初中分五 巳一勿遇可乐事 巳二诃五欲诳惑 巳三得已仍不知足 巳四障碍解脱 巳五虚度暇满 今初
若人自性是无常 现前复贪无常法
彼于千生流转中 欲见所爱不可得
贪之过患者,谓自身速死无常之者,若复正贪著亲友等无常法彼贪著所爱者,由彼异熟,千生之中,或能一见所欲可爱之境耶?不能见也。
巳二诃五欲诱惑
若不见时心不欢 不得平等安乐住
若不见悦意者,又复如何?若不见彼,则不欢喜,意不安乐令心散乱,不能平等住三摩地,亦不能得安乐乐也。
巳三得已仍不知足
见已仍复无厌足 如前贪爱所逼恼
从见所爱之法,由贪著故仍无厌足,还如前欲见未见之时,仍为贪爱所逼恼也。
巳四障碍解脱
若其贪于诸有情 能令真性遍盖覆
亦能损坏厌离心 终为忧苦热恼逼
以此之故,若贪著于诸有情,亦于真性普遍盖覆,为现量亲见胜义谛之障。由贪著有漏法故,亦能坏厌离生死之心,不能得解脱。悦意之人,最后亦决定相离,终为忧恼所逼也。
巳五虚度暇满
若人如是邪思维 能令此生无义逝
若唯于欲境,思之不忘此生当无义空过,暇满便成虚度也。
辰二知过应舍分二 巳一思维过患 巳二断彼之理 初中分二 午一广释 午二摄义 初中分三 未一失坏大义且引入恶趣 未二忽近愚夫难与为侣 未三依彼无益有损 今初
由于无常亲友故 卐字法轮亦能坏
善根相等诸愚夫 同行定趋于恶趣
善根不等能相引 依止愚夫何所为
为速散无常之亲友,不变卐字之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