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世人若为病所缠 於诸事业无能力
如是愚昧所缠心 於诸事业亦无力
世若为病所缠扰,耕种等悉无能力。如是若心为昧於取舍之不正知所缠,於一切善业皆无能力也。
卯二般若不能清净
若时心不具正知 虽有闻思修等善
宛如罅漏瓶中水 空穷汲引难贮积
若离正知,般若不能圆满。具不正知之心,先从精勤闻思修,譬如罅漏之瓶水,不能贮终归漏失,失坏正知之后不能安住正念,般若终失坏也。
卯三律义不能清净
虽具多闻及净信 常时奋勉勤精进
由不正知之过患 终为罪堕所染污'SUN1'
虽具多闻,於法净信,多方奋勉勤修善法,若於取舍处,昧无正知,由斯过患,相续便为罪堕所染,故应励力守护正知也。
卯四失坏先所积之善法
不正知如诸窃盗 随於坏失正念起
虽勤积集诸福德 如被盗劫趋恶趣
不正知之人,为诸烦恼贼,随忘善所缘坏失正念之后,劫先所集诸福德财,近所积集亦被劫夺,如人被盗,便趋贫因,善法贫困,便趋恶趣也。
卯五障未作善法成就
如斯烦恼劫贼群 常时乘隙伺人便
遇隙乘机劫善根 能坏一切善趣命
若不以正知守护,此烦恼劫贼群,正寻求劫夺善财之机会,若得其便,即劫夺善法,且摧坏其善趣及解脱果之命根,如是思维不正知之过患已,应励力守护善观三门所作之正知也。
寅二守护正知之方便为守护正念分二 卯一总明 卯二别释 今初
故须常以正念力 护意根门无暂舍
若稍从念急摄心 正念恶趣诸损恼
不正知过失甚多,故为守护正知,应将不忘善所缘之正念,闭置心房之中,任何时中,不许越其门间一步也。若失正念,亦应念恶趣诸损恼,无问收回安住心中。
卯二别释分三 辰一外缘依心善知识 辰二内缘如理作意 辰三由正念生正知之理 今初
或从师长或善友 或复依心亲教师
具足善根能畏敬 正念无难自生起
守护正念之方便,依自和尚阿阇梨同梵行诸尊重者;或诸善友,或依亲教所说教授,知惭识愧,由惧他诃厌故,具足善根之特补伽罗恭敬学处,不忘善所缘相之正念,自易生起,於闻思修三任有所作,悉应善护正念也。
辰二内缘如理作意
诸佛如来及菩萨 常时具足无碍眼
我身恒时正安住 诸佛菩萨圣目前
如是思维具惭耻 恭敬怖畏如是思
复次诸佛菩萨,於诸时处,一切所知,具无碍见,我常安住一切诸圣目前无有覆藏,如是思维,观自羞愧,恭敬大师及法,怖畏异熟,当如是思维具足正念也。
辰三由正念生正知之理分二 巳一生正念之理 巳二由彼生正知之理 今初
如是亦能数数生 正念随念於诸佛
如是思维,随念诸佛并法僧功德之正念,於彼补特伽罗数数生起,故亦易能生三宝正念也。
巳二由彼生正知之理
若为守护意根门 其时正念能安住
尔时正知即现前 从或暂失能复生
由斯正念,何时为守意根门防护烦恼正念安住,其时即有观察是时非时应不应作如实而知之正知,偶一失坏,亦能回复。修行善不善巧,视守护正念正知之法如何,故於此应善巧也。
子三以正念知守护心学行之理分三 丑一学律义戒之理 丑二学摄善法戒之理 丑三学饶益有情戒之理 初中分二 寅一於三门串习励力 寅二守护勿失 初中分三 卯一观察身语串习 卯二观察意串习 卯三释应心应作分齐 初中分四 辰一身有所作先观其意乐 辰二属於瞻视等之所学 辰三配合别余威义 辰四观察心住串习 今初
初以如是正知心 若知此事有过失
尔时即应舍所作 寂然而住如侏杌
於往还等时,若先了知如是发起心此有过失,此无过失,其时若见发起心有过失,即应正念对治法,持心而住,不为罪力所动。
辰二属於瞻视等之所学分四 巳一总明眼瞻视之诸行 巳二疲劳时应如何 巳三他补特伽罗来前时当如何 巳四憩息之时当如何 今初
见之无义唯散乱 我终不应观此境
常时如是应思维 目不他瞬正瞻视
我於何时终不散乱观无义境,令心失坏故。决定思维唯,善所缘,恒时瞻视,目光所及唯应及一中轭许。
巳二疲劳时应如何
若为暂息疲劳故 偶一入目瞻诸方
为调身界或作观疲劳,为息劳倦故,应偶一放目观诸方隅。
巳三他补特伽罗来前时当如何
若见有人来目前 舒顔平视赞善来
谛察道途怖畏故 亦应数数观四方
如是瞻视之时,若见有人在目及处,或行来至前,应舒顔瞻视,赞言善来。又复行道之时,为观道中有无怖畏,亦就数数观察四方。
巳四憩息之时当如何
憩息之时应回顾 审谛观察於后方
前后审视谛观已 或当前进或退行
又憩息已起行之时,面当向后,观察后方有无他物等。既观前后有无坑坎险地等,知其所应而后进退也。
辰三配合别余威仪
如是一切时处中 知所当为而后行
如是於身语所作一切时中,应知是自他利益所须而后行也。
辰四观察止住诸行
是否身应如是住 当於事先预思惟
今我此身如何住 复应时时勤观察
坐於何处之时,应预思维身之所作,知身应如是住,次於当时,复应观察,此身安住如何威仪,勉成无过之习惯也。
卯二观察意串习分二 辰一系心善所缘境 辰二观察於善法能否专注一心 今初
心如狂象未调驯 正法於心如大柱
云何系心令不逸 如是常时应练修
心如狂象醉傲难调,自所承许专修之法,心所缘境犹如大柱,云何能系心所缘令不从逸,即应勉力为之,常应如是练修也。
辰二观察於善法能否专注一心
若人勤修三摩地 终勿刹那从放心
今我此心何所行 应当如是勤观察
我今正勤修三摩地,无论如何於善法不应动摇,虽一刹那亦不许驰散余境,应再再分别观察此心,所修仪轨是所应修抑不应修也。
卯三释应止应作分齐
怖畏大施会等俱 若力不能许听便
是故佛言行布施 应当舍置於律仪
害自生命之怖畏,及供三宝等之大施会,彼关系多数有情义利等故,若自身心极小细行有力不能及者,开许听便。无尽慧请问经云:“如是布施之时,持戒所摄法应当暂舍”。言二者若不能同时并行,以学布施为主之布施时中,於微小律仪不能修者,当舍置也。
思应先作当从事 此外更不思余法
即於此事系其心 唯求成办於此事
如是所作皆善妙 并修余法非所能
不正知之随烦恼 如是能令不增长
经文所说是应先於道之次第善巧,再依次修令圆满之义。由布施故,戒转殊胜,云何言舍置耶?凡定须依次而学之事,先以慧心思维而从事其事,此外更不思维余法,谓最初从事布施,即於彼系心思维,立求此布施即时成就。若如是於道次第而学,一切悉皆善巧成就。若不然者,前后次第颠倒,二者皆不能究竟成办也。若能如是无倒了知道之次第,不知次第之不正知随烦恼,即不能增长,故於道之次第应善巧也。
寅二守护勿失分二 卯一身之所学守护勿失 卯二心之所学守护勿失 初中分三 辰一勿随散乱自在 辰二断无义行 辰三作所作时观察发起意乐 今初
戏笑谈论有多门 希有奇观亦多种
若时趣入此等事 於彼贪著应断离
王贼谈论等种种戏笑之语,及歌舞等多种希有奇观,悉皆不应趣入。若有必需或为他所使,应於其事断离贪著,
辰二断无义行
克故掘地断生草 或复占相观星宿
应念如来制学处 即时恐惧而弃舍
无故掘地断草,及占相观星等,虽非比丘,亦应正念如来所制学处,恐惧过患,即时舍弃也。
辰三作所作时观察发起意乐分三 巳一总明 巳二别释 巳三摄义 今初
若於何时欲动身 或於何时欲发语
先应审观於自心 具足正理坚毅行
若於何时欲动身或欲发语,应先观察自心,勿随罪恶自在如何进退应依正理坚毅而行。
巳二别释分五 午一欲生烦恼之时当如何 午二掉举等时当如何 午三得利养恭敬时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