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神奇与梦幻-外国神话传说史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波斯各地江河奔流,水源充足,使庄稼丰收。但恶神阿赫里曼不愿让世界这么美好,便降下旱魃阿普什在大地兴风作怪,他让土地变得干裂无水,让风里带上灼热的气流使江河干涸,庄稼枯萎。雨神眼看自己播撒的雨水为旱魃吸干,他一会儿化作容光焕发的青年,一会儿变为强有力的公牛,一会儿又成了一只白色的骏马,在天空飞驰,降下大水,于是形成法拉赫·卡尔特河。然而旱魃阿普什决不视弱,变成一只黑秃马前来迎战,雨神连续几天降雨,终因体力不支,败下阵来,世界又变得一片荒凉。雨神泰什塔尔悲痛万分,祈求神主赐其力量,助其威风,再战旱魃。终于在第二次交锋中雨神大胜阿普什,并将旱魃赶出卡尔特河千里之外。江河再次波涛滚滚。可事隔不久,阿普什重振威风,并得到魔鬼“斯平奇卡尔”的帮助,向雨神发起猖狂进攻,谁知雨神已得神主鼎立相助,他放出闪电之神阿塔什·瓦泽什特,将恶魔“斯平奇卡尔”一下击毙,为此恶魔发出声嘶力竭的鸣叫,这便是人们听到的霹雷声。雨神再次取胜,他连续十夜降下大雨,雨水停后流向四面八方,后来形成三大海洋,23条江和两大清泉及两股溪水。

  这个故事通过雨神与旱魃之间的反复斗争,生动反映了古波斯人对久旱不雨的夏季酷热难熬的情景,他们急切祈求普降甘霖,滋润大地。他们用泰什塔尔象征雨水,用阿普什象征干旱,当泰什塔尔初战失败后,他并没有退缩,而后重振雄风,再战旱魃,这反映了古代人对付自然,改造自然的决心。这个故事也充分体现了琐罗亚斯德教善恶二元论的宗教思想,泰什塔尔为神主霍尔莫兹德的下属,因而他也是善的后代,阿普什是恶神阿赫里曼的属神,因而他是恶的后代,最后泰什塔尔战胜阿普什,表明善战胜了恶,神主征服了恶魔。

  取材于《扎姆亚德·亚什特》的“灵光的故事”是反映古波斯人希求民族兴旺发达,赞美君王英勇无敌的颂歌。所谓灵光是琐罗亚斯德教的专门术语,它象征神主霍尔莫兹德的意志、力量及辅佐,谁要获得神主的灵光,谁便能成为超凡脱俗之人,谁便能万事顺当,不畏任何阻碍,任何帝王没有灵光的神助就不可能拥有王权,因而灵光历来为众神祗及波斯诸王们所看重。诸神要化险为夷便要向神主祈求灵光,如果神主愿意保护,便化为一道神奇的光圈套,或化为飞鸽,或老鹰,或山羊等为神助威。据说恶神阿赫里曼和妖魔之首阿库曼、怪物阿日达哈克等也极力想得到灵先,而神主及其众神、波斯君主们尽力保护灵光,为此引出了许多关于他们争夺灵光的神话故事。

  传说第1位与灵光结合的君主是卑什达德王朝的胡尚格,他曾依靠灵光的辅佐统治了地面上7个国家,并消灭了一切邪恶势力。第2位与灵光结合的是胡尚格之子塔赫穆雷斯,他执政13年,建立了丰功伟绩。贾姆希德是第三个与灵光合二为一的人,他在位900年期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曾将阿赫里曼及众妖打得一败涂地。传说神圣的灵光曾先后三次脱离贾姆希德的身体,而为几位英雄夺去,英雄们借助灵光而战胜了众妖。后来贾姆希德居功自傲,灵光便化为鸟飞离,当灵光脱离贾希德后,他被众妖打败。这个故事反映古波斯人对神主崇拜和敬仰,同时他们用神的灵光来寄托对美好事物、对英明君主的希望。

  《阿维斯塔》中的《万迪达德》有22章,主要内容是有关教徒的清规戒律,在解释这些教规中夹杂着许多神话故事,如一开始就有反映神主马兹达建立16个国家,恶魔降灾于世的故事;又如第19章提到之灵的归宿和恶魔阿赫里曼对琐罗亚斯德的诱骗等;特别是第2章详细叙述了传说中的英雄贾姆希德的故事。在前面已对此人作过介绍,他是古波斯的一位国君。在这里他被描写成神主创造的第一个人,并成为尘世间的救世主。他在位期间,得到神主赐予的金戒指和金手杖,因而使其他地盘一次次扩大,人类不断的繁衍,他修建的城堡牢不可破,能抵挡任何灾难性的风暴袭击,他的传说在古代波斯影响很大,这同样反映了古代人战天斗地的英勇气概。

  在属于《阿维斯塔》文献中,还有两种用帕拉维语保存的宗教典籍《班达赫申》与《丁·卡尔特》,两书皆由祭司所作,约成书于公元9世纪。

  《班达赫申》记述了神主创立天国和人间万物的经历,反映了传说中的帝王将相建功立业的故事。“班达赫申”意为“原始的创造”,因而这里收集的多是神主与君主建业初期的传说故事。例如《霍尔莫兹德与阿赫里曼》不仅表现了神主在与恶魔的斗争中创立光明之国的业绩,还充分阐明了善恶二元论的琐罗亚斯德教教旨。相传世界之初就存在着光明的世界,它是仁慈、智慧、善良的世界,也存在着黑暗的世界,它是邪恶、卑贱、阴险的世界。两个世界之间有个巨大的空间,彼此互不相连。光明世界之主霍尔莫兹德预感终有一天黑暗世界之首阿赫里曼会向光明世界发起进攻,于是建起一个理想的天国。3000年过去了,有一天恶魔阿赫里曼钻出黑暗的地狱,发现了光明的世界,他便暗自创造出许多妖魔,准备与光明世界神主较量。但光明世界之主霍尔莫兹德早已预知了未来9000年他们的斗争结局:即头3000年阿赫里曼将龟缩在黑暗的魔窟中束手无策,而霍尔莫兹德将独步天下;第2个3000年将是阿赫里曼与霍尔莫兹德争夺世界统治权的时期,善恶斗争,被称为混合时期;最后3000年,霍尔莫兹德将在人类的帮助下力克妖魔,战胜阿赫里曼。于是霍尔莫兹德向阿赫里曼提议将双方斗争的期限规定在9000年以内,阿赫里曼愚蠢地接受了。在第1个3000年中,霍尔莫兹德利用阿赫里曼居住魔窟营造妖魔之时,建立起牢固的防御工事,他创造出大天神和火、气、水、土四大要素,并降尘世人类和生灵,设计七重天,完成开天辟地。第2个3000年开始,魔王阿赫里曼在女妖贾赫的煽动下,带领众妖向光明世界杀去,他们一到,尘世便到处出现贫穷、灾难、暴虐、凶残等恶行,霍尔莫兹德奋力反抗,经多次交锋,仍不相上下。到最后3000年,光明终于战胜黑暗,霍尔莫兹德将阿赫里曼赶回魔窟,他修补好苍穹,并用琐罗亚斯德的灵体降服了恶魔造成的一切灾难,使人类重新走上真诚、纯洁、善良的光明大道。这个故事实际上反映了琐罗亚斯德教对创世的看法,所以它是古代波斯最重要的创世神话。琐罗亚斯德教认为:原始之始存在着两个互相分开、截然不同的世界,即善与恶的世界,它们分属霍尔莫兹德和阿赫里曼掌管。但阿赫里曼专施恶行,便向光明世界降下灾难,使世界混乱一片,最后霍尔莫兹德英勇奋战,将妖魔赶出光明世界,打入黑暗的地狱,世界重新成为美好、善良的居所。这个创世神话反映了早期波斯人对宇宙形成及人类创造的看法,其善恶二元论的教义与后来创立的波斯摩尼教 (公元240年创立)的“二宗三际论”教旨明显有异曲同工之处,可见摩尼教是深受琐罗亚斯德教影响。摩尼教主麾尼认为:宇宙原为光明和黑暗两个王国,他们互相对峙,互相分开,称初际阶段;当黑暗侵入光明,两国大战,于是世界人类出现,最后世界被大火毁灭,这是中际阶段;大火毁灭世界后,一切又恢复如初际阶段,这叫后际时期。摩尼教仍用光明与黑暗即善与恶二宗的行动来解释世界的本原、创立。他与琐罗亚斯德教有相似之处,又有本质区别,琐罗亚斯德教意在宣扬神主霍尔莫兹德的伟大,他是光明、善良的化身,世界一切美好和至高无尚的东西都是由他战胜恶魔而生,因而该教号召人们要信奉这唯一的神主。摩尼教用“二宗三际论”来说明我们现在的世界是在善与恶、光明与黑暗两大本质的斗争中产生的,当光明与黑暗再度分开,恢复原始的状态,我们的世界就不复存在了,它表明我们的世界始终存在着善与恶的斗争,摩尼教作为上帝的使者,他是专为人类百姓解救灾难的使者,他使人民相信在这善恶斗争的世界中,他是唯一能为民除害,解救人类的的先人,如果善恶的斗争结束,世界将随之消灭因而摩尼教在当时流传甚广,它甚至得到萨珊王朝国王沙普尔一世的赞赏,摩尼的经书《沙普尔甘》便是以国王名字题名的。该教后还传入中国,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