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神奇与梦幻-外国神话传说史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史诗的中心故事不过占全诗的一半,另一半则是大量的故事插话,它们包括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神话传说包括《沙恭达罗传》、《那罗传》、《罗摩传》、《莎维德丽传》、《苏格尼雅》等。其中《沙恭达罗传》讲述了俱卢和般度族的共同祖先婆罗多的诞生,而有关婆罗多的父母豆扇陀和沙恭达罗的爱情故事后被迦梨陀娑扩展,写成了著名的戏剧《沙恭达罗》。《那罗传》描写国王那罗受恶神捉弄而输掉国土的故事。《罗摩传》是《罗摩衍那》的题要。《莎维德丽传》叙述摩德罗国王的独生女莎维德丽自愿选择遭到侵略而流亡森林的一个瞎子国王的儿子萨谛梵作丈夫。但他们结婚一年后,丈夫就死了。莎维德丽为了让丈夫复活,就去求阎摩,由于她的忠贞和智慧打动了地狱王,阎摩让她丈夫复活,她的公公也恢复了视力,他们重新收复国土,建立功业。

  除了这些插话,史诗中还有一首最长、最重要的插话《薄伽梵歌》。这首插话具有很强的宗教哲学思想,他集中体现了对黑天薄伽梵(即毗湿奴神)的崇拜,不过这首诗虽表现神的崇拜,但已不完全是神话的故事了,而是宗教哲学的说教。

  与《摩诃婆罗多》一样,《罗摩衍那》也是表现英雄传说的史诗,中心故事讲述的是十车王宫廷阴谋和罗摩与悉多的悲欢离合的事情,反映了印度古代宫廷内部和列国之间的斗争。传说阿輮陀城十车王有三个王后,生有四个儿子,即罗摩、婆罗多、罗什曼那和设睹卢祗那。罗摩长大后,为帮众仙人降魔,来到密提罗国,爱上该国公主悉多。国王遮那竭允诺:只要能拉开他家祖传的神弓,便能娶悉多为妻。罗摩拉开神弓,娶悉多为妻。十年老后,立长子罗摩为王太子。小王后吉迦伊十分不满,便利用国王以前的许诺,挟国王,十王被迫同意小王后的条件,罗摩流放十四年,期间让她的儿子婆罗多执政。罗摩为让父亲不失信,便甘愿流放,其妻悉多和兄弟罗什地也随之流放。后来婆罗多被召回宫内,他得知母亲的行为后非常生气,于是找到罗摩,愿让与其位。但罗摩一定要等十四年后再回,婆罗多只好代他摄政。罗摩与悉多、罗什曼那在外流浪,他们生活艰辛,还屡次历险。在流亡第十年时,椤伽城十首魔王罗波那掠劫了悉多,罗摩和兄弟为寻悉多与罗波那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后来罗摩在猴神哈奴曼等猴子的帮助下,经工巧大神的儿子那罗助威,终于杀死罗波那,救出悉多。当罗摩见到悉多时,却怀疑她的贞操,悉多伤心不已,愿投火自明,火神将悉多从火中托出,证明她的贞节,夫妻终于团聚。十四年后,罗摩等回到国内,婆罗多把王位让给罗摩,罗摩统治时期,天下太平,可有一天来了一密探,告知国王他的妻子悉多曾在魔王宫中居住,已不是贞女。为顺民意,罗摩忍痛将有孕的悉多弃之恒河边。悉多却为蚁蛭仙人救护,不久悉多生下一对双胞胎,蚁蛭仙人作了长诗《罗摩衍那》,教两孩子背诵。当罗摩举行马祭时,蚁蛭让两孩子当众歌唱这段长诗,罗摩终于认出自己的儿子,但悉多仍不为民众接受。后悉多向大地母亲求证,顿时大地裂开,悉多投进母亲的怀抱,大地母亲终于证明悉多忠贞无瑕。罗摩也将王位交给自己的儿子,自己与兄弟一起升入天国。

  与《摩诃婆罗多》相同,《罗摩衍那》也塑造了一系列理想的人物,歌颂了正义、道德,而抨击了邪恶的势力。以罗摩为代表的英雄形象既是正义的象征,又是大神湿奴的化身,他为民众的利益,勇敢地消灭邪恶的魔王,甚至抛弃心爱的妻子;而为遵守诺言,也情愿流亡国外,过着艰苦的生活,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善良、仁慈、道德、正义、勇敢、信念等精神,是当时印度社会所崇尚的品质,同时作品也表现了印度先王勇敢顽强的建国业绩。这部史诗同样也是为当时帝国统一歌功颂德的产物。

  在《罗摩衍那》中也有一些插话值得重视。全诗分七个篇章,其中穿插了许多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例如在《童年篇》中有众友仙人苦修成梵仙(婆罗门)的故事,还有罗摩(刹帝利)和持斧罗摩(婆罗门)决斗的故事;在《森林篇》中有罗刹妖魔与罗摩的战争;《猴国篇》中还有神猴哈奴曼巧飞大海,后来他又帮罗摩救出悉多。这些故事都非常生动有趣,给全诗增添了活跃的气氛。史诗中的蚁蛭仙人被认为是该作品的作者,实际上他只是《罗摩衍那》的收集、整理和编撰者。

  古典梵语时期的神话传说

  古典梵语时期的神话传说主要收集在往世书里。往世书是梵语文学中以“往世书”命名的一些神话传说作品的总称,其意为“古代传说”或“古事记”,可是为了与历史传说相区别,往世书实际指的是神话传说。

  在古典梵语时期,婆罗门教继续发展,但佛教势力的兴起,使婆罗门教的势力大减,为了吸收更多的民众信仰这种宗教,婆罗门开始注意与民间流行的信仰相结合,并取其所用,后来,它逐渐变成新婆罗门教,即现在通称的印度教。印度教仍崇拜多神,但把毗湿奴、湿婆和梵天奉为了三大主神,围绕这三大神,印度教又分为毗湿奴教、湿婆教和舍格提教三大教派,这些教派在印度社会中有很大的影响。

  属于印度教神话系统的往世书共有三十六部之多,分 18部大往世书和18部小往世书。大往世书包括《梵天往世书》、《莲花往世书》、《毗湿奴往世书》、 《湿婆往世书》、《薄伽梵往世书》等约四十多万颂,小往世书实际不止18部,它究竟包括哪18部,各家说法不一,大小往世书的主题思想基本一致,都采用的是史诗式的“输洛迦”诗体,用梵语写作。

  印度人在7世纪左右将往世书的主题归纳为“五相”,即世界的创造;世界毁灭后的再创造;天神和仙人的谱系;各个摩奴时期;帝王谱系。以后往世书的内容又经扩充,按 《薄伽梵往世书》记载,其主题增至“十相”,除以前的“五相”,还包括由神确定的规律和秩序、保护、行动欲望,物质寂灭、解脱等。各种往世书不仅有丰富的神话传说资料,还掺进了许多宗教、法律、医学、天文、手工艺和科学等方面的内容,所以也被视为古代印度的百科全书式著作。

  在现存18部大往世书中,与梵天、毗湿奴、湿婆三神有关的各有6部,三神分别主管创造、保护、毁灭。梵天虽被尊为创造神,但他的实际地位和作用却比不上毗湿奴和湿婆,不过有关他的创世神话都十分有趣。按一般说法,世界之初是一片汪洋,而至高的存在将自己的种子撒在大海里,长成了一个金蛋,金蛋打开,里面躺着的就是梵天。1000年时代之后,梵天醒了,于是蛋分作两半,就成天和地。接着梵天创造出神、仙人、凡人、妖魔、动物等生灵和物质。后来梵天又创造了第一个女人婆罗室伐蒂 (文艺女神),他为自己所造的女神的美所吸收,就狂热地盯着她,女神害羞,就躲到了梵天的左右及后面,梵天为看女神,便生出另外三张面孔。女神不得已跳往空中,梵天又在头顶上长出一面孔,成了五面孔神,婆罗室伐蒂无耐嫁给了梵天,与他繁衍后代。后来梵天头顶上的面孔被湿婆砍掉,梵天成了四张面孔的神。对于梵于的出世,神话中有各种说法,《莲花往世书》称,梵天生于莲花之中;《那罗陀往世书》中说大毗湿奴是最高之神,梵天出自他的右肋。但无论怎样,梵天他为创世神是一致公认的。

  毗湿奴是三大神中地位最高的,他在往世书中常被描写成全能的神,但主要职能还是保护神,他曾二十多次化身下凡,从罪恶和灾难中拯救了世界和人类。著名的《薄伽梵往世书》就是颂扬毗湿奴大神的,这部书的地位仅次于两大史诗。有关他的功绩主要有十次。一是当洪水降临人间时,毗湿奴化身为头上长角的鱼,牵引了一条船,拯救了人类的始祖摩奴;二是天神和妖魔阿修罗搅乱海时,他化身为海龟,作了天神搅捧的底座。天神和阿修罗用一条巨蟒作绳索缠在搅棒上,每揽一次就会搅到一件宝物,有一件宝物是吉祥天女,她成了毗湿奴的配偶。最后他们搅出甘露,这时毗湿奴化作美女摩希尼引走了阿修罗,而天神则独享甘露。三是他化身为野猪,杀死阿修罗希罗尼亚刹,托住了大地。四是他化身为人狮,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