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1世纪基督徒装备100课-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是圣父为我们的罪受苦而死在十字架上。故此,很快地,初代教会便拒绝了圣父受苦派及撒伯流主义,并公开宣判之为异端。

    圣父与圣子同本质

    那么如何正确地解释主耶稣所说的:「我与父原为一」呢?首先,「原为一」应解释为「就是一」,因为动词是现在时态;在希腊文中表达持续性的就是「一」。故不可解释在天上时父与子原为一,在地上父与子不为一。圣父与圣子应该永远为一。不过,重要的问题是「一」的解释。

    希腊文之文法十分谨慎,不但名词、代名词有阳性、阴性、中性之分别,连形容词及数目字都有性别之分。例如:「他是一位优秀的男选手」,则名词「选手」、代名词「他」、形容词「优秀的」、数目字「一位」都要用阳性的词句。而在希腊文中,若要申论与「位格」有关之事,要用「阳性」的用词,否则就是论到与「位格」无关之事了。

    《约翰福音》第十章三十节即主耶稣所用的「一」字是「中性」的数目字,正如《约翰福音》第十七章十一节、二十一至二十三节所用的,故并非说主耶稣与圣父是同一位格,更不是说圣子就是圣父,否则众圣徒与圣父及圣子都是同一位格了。从上下文来看,是论到圣父与圣子在保守羊群永生的意旨上是同一的,在护卫羊群的安全的权能上是同一的,在拯救羊群事工的运用上是同一的。再由圣经许多其他经文可以推论出这也是指「本质上的合一」。圣父是完全的神,圣子也是完全的神,圣父与圣子一同行事,一同运用权能,一同保守羊群,圣子所作的就是圣父所作的,圣父与圣子除了在十字架上赎罪的时刻外,是永不分离的。父在子里面,子在父里面,世人看见了圣子,就是看见了圣父,故可以说从本质、权能、意旨、事工、计划等方面来看,圣子与圣父「就是一」,但并非「位格」上的同一。

    这样的概念在《约翰福音》第一章一节也很清楚地表达了出来:「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太初有道」这四个字将于下文讨论。但「道与神同」在希腊文之意义乃是「道与神面对面的同在」或「道与神面对面交谈地同在」。故道与神必是两个「位格」,不可能是一位。但下一句「道就是神」需要特别解释:在希腊文圣经中「神」字是放在句首,但没有冠词,而「道」字是有定冠词,却是放在后面。如此特殊的文法是有双重含义:其一,是不可译成「道是一位小神」;其二,是应该译成「道就是神」,但其意义不是说道与神是同一位,乃是指道与神是同一的,道的「存在内容」就是神的「存在内容」,或说道的本质就是神,故道就是神。神(圣父)是完全的神,道(圣子)也是完全的神。故接下来说:「这道太初与神同在,万物是藉着他造的……道成了肉身……正是父独生的荣光。(约一2、3、14)故圣父与圣子虽不同位格,却是同本质、同现存、同等、同尊、同荣、同工等,三个位格,一个本质,三位一体之真神。

    「父是比我大的」(约十四28)

    「父是比我大」的这句话也被许多人所误解。初期教会中有部分信徒只尊圣父为至高完全的神,而圣子只是次等的神、是被造的神、是有「开始点」的神。圣父大于圣子,不仅在事工的秩序上,更是存在的本质上。因为主耶稣是圣父的独生子,而按照世理之推论:「生者早于被生者」,故圣父的存在应该先于圣子。只有圣父是永恒的存在,而圣子却是在创世以前「某一时刻」被圣父所生。因而圣父与圣子存在的本质不同;只有圣父是永恒的,而圣子是有开始的。

    主后三百年左右,埃及亚历山大城的亚流长老,是集此说法之大成者。他强调「曾有一段时间是圣子尚未存在的时候」,并认为圣子无论如何地「被生」,也都等于「被造」。故大胆宣告圣子是被圣父所造的「次等神」,圣子的次等神性本质是与圣父的完全神性不同。加上圣灵又是被圣子所造,故其神性本质又更低一等。因之形成了三个位格又三种本质的「三位三体论」。教会当时为了解决此项争议而召开「尼西亚大会」,至终将亚流派判作异端。极其遗憾的是,近代的异端「耶和华见证人」又重蹈此一覆辙。

    「尼西亚大会」中,以亚他拿修(Athenasius)为首的教会领袖,极力反驳亚流之错谬。强调圣子是「被生」而非「被造」,并采取是「永恒的出生」,正如阳光生出于太阳之生,绝非「生者早生于被生者」之「生」。圣子与圣父是同永恒,也是同本质而非相似本质的。凡圣父所具有的完全神性,也是圣子所同样具有的完全神性。这重要的主张就成为《尼西亚信经》(TheNiceneCreed)的核心,也是直到如今众教会所持守之三位一体信仰的基础。

    此外,《约翰福音》开头的「太初有道」四个字,也需要仔细探索。由于「太初」二字在希腊文中既是「起初」。若按常理推论,「起初」必有一起开始点,若「道」是从该起始点才开始存有,则必有起始点之前的时刻是「道」尚未存在的。如此一说又再度陷入亚流派之错谬。

    「太初有道」正解之关键乃在「有」这个字。「有」字的希腊文时态是「不完成式」,也就是所谓的「过去进行时态」。其意义为「在过去某一时刻已经一直继续不断地存有了」。故即使「太初」有起始点,但在那起始点时,道已经继续存在了,并且是无始永恒地先存了。所以「道」就是「神」,道就是与父神有完全相同的本质。

    圣子虚己而顺服圣父

    那么耶稣所说「父是比我大的」是什么意思呢?其实从该段上下文即可看出,那是指救赎事工计划之安排。主耶稣说:「父怎样吩咐我,我就怎样行。」(约十四31)话说不久,主耶稣要上十字架受难,尔后复活升天,并要回到父那里去。按照救赎计划所安排,圣子一直凡事甘愿顺服天父的旨意。由他的降世、事工、受难、复活、升天等,莫不遵照圣父的旨意来成就救世的大功。故圣经中皆以「圣父差遣圣子降世,圣子顺服圣父行事」的说法作记载,从未有相反之用法。

    例如,保罗论到基督说:「他本有神的形象,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象,成为人的样式,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腓二6~8)。这段经文的解释虽有争议,但最好是将「神的形象」和「与神同等」都指主耶稣降世之前之尊荣。有神的形象就是有神的本质,因旧约中多处论到神彰显其荣耀的形象,都是其本质之彰显,而与神同等就是与神同永恒、同权能、同荣耀、同事工、同地位等。但是圣子甘愿「虚己」——不是在道成肉身时虚掉了任何神的本质、性情、权能、尊荣等,乃是把完全的神性「隐藏」在一个卑微人子的里面。除非有信心的眼睛,否则一班人是看不到主耶稣的荣耀。但圣子在世时,可随时行使神迹和异能。诸如,医病、赶鬼、水面行走、变水为酒、把鱼饼变多、让死人复活,或显出比日头更亮之荣光等。然而,圣子一直甘愿自己卑微,存心顺服圣父,甚至舍命流血而死在十字架上,等候圣父叫他的身体由死复活并升上高天(参徒二24、32、33,三15,四10,五30、31,十40,十三30、34、37,十七31等)。故由此角度来看「父是比子大的」,然而这并非论到神性本质上之差异。

    再者,圣经中有十九次提到主耶稣复活升天后,坐在神的右边,或说高天至大者的右边(参诗一一零一;太二十二44,二十六64;可十二36,十四62;路二十42,二十二69;徒二34,七55、56;罗八34;弗一20;西三1;来一3、13,八一,十12,十二3,彼前三22),并且圣父将天上地下一切所有的权柄都赐给了圣子(参太二十八18);又将他升为至高,赐给他超乎万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无不口称为主(参腓二9、10);将来还要把一切仇敌都放在他的脚下。纵然如此,在永恒之中,圣子终究甘愿服在圣父之下,使圣父在万物之上,为万物之主(参林前十五25~28)。

    这些经文一方面强调圣父与圣子「位格」不同,一方面也说明圣子甘愿虚己顺服圣父直到永远。故虽然圣父与圣子在「本质上」完全相同,但在「事工秩序」之安排上,圣父乃是大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