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谈判计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实上,某乙虽然可能答应过某甲,但那不过是某乙怕难为情不好意思拒绝而已,往后他仔细一想,便觉得这事根本不可能办到了,甚至某甲自己也知道这事实在强人所难的。但是某甲真的会自责而不责人么?恐怕不会的,而在旁人看来,也总是觉得某乙不对,因为到了那个田地,已经没人注意当初他的一切了。

    拿破仑说:“我从不轻易承诺,因为承诺会变成不可自拔的错误。”

    有人会发此疑问:当我们在朋友面前,被迫得非答应不可,而实际上明知这事不该答应时又怎样?

    人际关系学家告诉我们:“我们需要在聆听别人陈述和请求完毕之后,轻轻摇摇头,而态度并不强烈。”轻轻摇头,代表了否定,别人一看见你摇头,知道你已拒绝,跟着你可以从容说出拒绝的理由,使别人易于接受。

    自然,拒绝的理由必须充分。一个充分的理由,使人谅解你不能遵办的苦衷,就不会对你记恨在心。

    有许多事情常是这样看,看来应该做,但一做起来就有麻烦,比如你有一位好友做了人寿保险经纪,他来向你说了一大堆买人寿保险的好处,于是,他请你向他买100万元保险。你也明知此举真有益处,但是,后来当你细心一想,如果照他的要求,你每月要付出的保险费,等于你收人的l/3,而目前你的收入,也不过是仅可敷衍日常生活所需。而你一定明白这事很难办到,你就不妨轻轻地摇头,然后说出上述的理由。

    5、欲擒放纵,突发制人

    春秋初年,郑武公去世后,太子寤生即位,他就是郑庄公。郑庄公心里明白,自己虽然当了国君,但政敌们决不会就此善罢甘休,自己还得拼力争斗。不过,用什么方式与政敌斗争才好呢?他颇犯踌躇,因为那政敌不是别人,却是他的亲生母和胞弟!郑庄公出生时,因脚在先,头在后,让母亲武美几乎难产送命,所以武姜十分讨厌他,而偏爱他的胞弟公叔段。兄弟俩长大之后,武姜曾几次请求立公叔段为太子,但武公碍于传统习惯,没有答应。对于这事,武姜和公叔段一直心怀不满,所以武公一死,他们便加紧了夺权步骤。

    首先,由武姜出面,以母亲的身份为公叔段要求封地,要在公把制邑封给公叔段。制邑是军事要塞,庄公没有答应,武姜又替公叔段要求村在易守难攻的京城,庄公只好答应了。

    公叔段一到京城,就加高加宽城墙。郑国大臣们对此意见纷纷。祭件对庄公说:“丰等级都邑城墙的高度,先王都有规定。如今公叔段不按规定修城,您应及时阻止他,以免后果难以收拾。”在公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但他心里另有打算,所以说:“我母亲希望这样,我又有什么办法呢?

    公叔没看哥哥没有对自己采取限制措施,便更加放肆起来,下令让西部、北部边睡守军听命于自己,并私自收来了周围的城邑来作为自己的封地。这种举措使郑国将士们愤愤不平。大将公子吕对在公说:“应及早下手制止他,否则军队慢慢就会被他掌握了!”郑庄公还是不紧不慢地说:“用不着。不仁不义的事做多了,就会自取灭亡。”

    公叔段看到哥哥还没有反应,更加肆无忌惮起来,聚集粮草,修治武器,扩充步兵和车卒,准备攻打在公的国都,并约好了母亲作为内应。这下子举国上下的百姓都义愤填膺。在公高兴地说:“时机到了!”派人探听到公叔段起兵的日期,先发制人,提前派公子吕率领200辆战车向京城压过去。京城军民纷纷倒戈,公叔段跑到部地。庄公猛追穷寇,又打到鄙地,公叔段只好逃亡到共国去,庄公返回头来又对付母亲武姜,把她软禁在城池,并发誓永远不再拜见她。

    对弟弟的夺权野心和母亲的所作所为,郑庄公是了解于胸的。但他并不怜骨肉之情妥善调解,而是采用“引其发展,陷其不义,突发制人”的阴谋手段,先放纵对方,任其胡为,争取到巨心、军心、民心后再置对方于死地。

    欲擒敌纵的反悔方法适用于能压住局面的操纵者。它的妙处是使对方尽力表演,轻敌大意,将我之放纵误解为无能,使他人因为对手的过分行为而忽略或宽容对方的清算和反悔。

第四计—卖乖计:如何以最简单的方式打动人

    卖乖术是人情关系学中最为精明的一招。为人乖巧伶俐,做事多长眼色,谁都喜欢。而精明之人并不止于此,他们善于投机取巧,甚至能够制造错觉,像一个高明的魔术师。

    明明是在求人,而给人的感觉却是他们在施恩;本来了无功绩,却可两边落好,大落人情债权。 

    人际关系存在着一个“成本”,用术则能降低成本或不用投入也可获得人心。可扮可怜博得同情;用廉价的称赞赚取高贵之物;赏个虚头衔鼓励干劲;对名人强者明贬实褒加深印象,都是极妙的卖乖之法。

    商业领域中卖乖常会出奇制胜,以小换大。比如捐助、义卖、让利等等公益活动,表面上资助非盈利甚至“倒贴”的社会公益事业,“无私地”奉献出爱心,实际上所起的广告效应,会远远大于同等成本的“硬性”广告。并且,“硬”广告只是让人知道,而“软”广告却在出名的同时获得好感与支持。企业家也应善于操纵人心,学会卖乖。

    1、既占便宜,又落入情

    元末农民起义中,群雄割据,其中以朱元津、陈友谅和张士诚较为强大。他们都想吃掉对方,称王称霸,因而互相攻打。

    1366年5月,朱元章受到陈友惊和张士谈联合一起对应天的两面夹攻。在双方正进行一场血战的险恶形势下,江北形势骤变。小明王韩林儿和刘福通派出的三支北伐军,遭到元军反击而惨败。小明工退兵安丰后,张士诚却派大将吕珍围攻安丰,情况十分危急。小明王多次派人向朱元璋征兵解围。这天,朱元璋召开军事会议,讨论派兵解困问题,会上议论纷纷,众将都反对派兵,连军师刘基也坚决不同意。朱元璋这次力排众议,阴险地对大家说:“我自有安排!”他毅然派兵去救安车小明王。

    朱元璋为什么愿冒此风险?狡猾奸诈的朱元璋自有他的鬼算盘。他认为安丰是应天的屏障,安丰失守,自己的应天就暴露在敌方攻击下,救安丰就是保应天;至于小明王,他在红巾军和劳苦群众中影响最大,有号召力,是一面旗帜。他朱元璋尊小明王为主,打他的龙凤旗号,一来是利用小明王影响,争取人心,二来,敌方打击的矛头首先冲着小明王,是为了实现他今后的更大图谋。于是,他亲自率军北上,杀退目珍,保住了安丰。小明王对未感激零涕。朱元璋乘胜回师,和陈友该在部阳湖经过一场激战,陈友谅兵败身死。朱元璋获得大胜后,打着小明王的旗帜,又被封为吴国公。

    安丰城后,朱元璋决心把小明工控制在自己手中。他先处处卖乖,把小明王迎到滁州,在滁州给小明王建造了巍峨的宫殿,安排了威武的銮驾仪仗、丰厚的食物和华丽的服饰,背地迅速安排亲信,对小明正实行封锁、隔离,甚至把侍奉小明王的宫中人员全部换上自己的部下。从此,小明王的一切,统统在朱元璋的掌握之中。后来,朱元璋又以借刀杀人之计杀了已无利用价值的小明王,而临死时,小明王还念念不忘朱元璋的大恩大德。朱元津靠卖乖既得了江山又得人心。

    卖乖的至上功夫莫过于此:明明是在占便宜,甚至致人死地,而给人的感觉却是他们在给人施恩。他不让自己的利益明示于人,而是将其饰成其他人的利益,使他在受思时看起来好像在帮别人的忙。

    美国口才大王卡耐基的一次经历,可以做为卖乖的典范。他是这样请求一家旅馆经理打消增加租金的念头的:

    我每季均要在纽约的某家大旅馆租用大礼堂20个晚上,用以讲授社交训练课程。

    有一季度,我刚开始授课时,忽然接到通知,要我付比原来多三倍的租金。而这个消息到来以前,入场券已经印好,而且早已发出去了,其他准备开课的事宜都已办妥。怎样才能交涉及成功呢?他们感兴趣的是他们想要的东西。两天以后,我去找经理。

    “我接到你们的通知时,有点震惊。”我说,“不过这不怪你。假如我处在你的地位,或许也会写出同样的通知。你是这家旅馆的经理,你的责任是让旅馆尽可能地多盈利。你不这么做的话,你的经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