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少阳之炎暑。冬气始于后。则五运六气。皆属太阳之凝寒。此四时六气。皆有定位之常。非若客气之环转也。此复结 
上文之义。)故风胜则动。火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泄。甚则水闭 肿。随气所在。以言其变耳。(首 
问五运六气之应。而上章独论六气之变。故复论其五运焉。风热燥寒。四时之气也。以湿土而列于四时之后者。谓土旺 
四季。先春夏而后秋冬也。随气所在者。随四时之气。而言五运之胜耳。在者。言风气在春。热气在夏。燥气在秋。寒 
气在冬。湿气在于四季。各主七十二日有奇。)帝曰。愿闻其用也。岐伯曰。夫六气之用。各归不胜而为化。故太阴雨化。 
施于太阳。太阳寒化。施于少阴。少阴热化。施于阳明。阳明燥化。施于厥阴。厥阴风化。施于太阴。各命其所在以征 
之也。(此论五行胜化之为用也。命其所在而征之者。太阴之气。在于长夏。太阳之气在于冬。少阴之气在于夏。阳明之 
气在于秋。厥阴之气在于春。如冬有雨化。以征太阴之胜。夏有寒化。以征太阳之胜。此与春胜长夏。长夏胜冬之义相 
同。徐振公曰。此即帝所问之有胜有复。在六气为胜复。在四时为胜化。)帝曰。自得其位。何如。岐伯曰。自得其位。 
常化也。帝曰。愿闻所在也。岐伯曰。命其位而方月可知也。(自得其位者。四时之六气。各自司其本位。此时化之常也。 
厥阴位于正月二月。少阴位于三月四月。各命其位而方之月。则可知六气之所在矣。)帝曰。六位之气。盈虚何如。岐伯 
曰。太少异也。太者之至徐而常。少者暴而亡。(此言主时之六气。亦有盛有虚。乃随岁运之太少也。岁运太过。则六位 
之气盈。岁运不及。则六位之气虚。盖太过之气。来徐而长。不及之气。来疾而短。故曰少者暴而亡。金西铭曰。太过 
之气。先天时而至。故徐而长。不及之气。后天时而至。故暴而短。譬如人之后至。则疾行而趋走矣。)帝曰。天地之气。 
盈虚何如。岐伯曰。天气不足。地气随之。地气不足。天气从之。运居其中而常先也。恶所不胜。归所同和。随运归从。 
而生其病也。故上胜则天气降而下。下胜则地气迁而上。多少而差其分。微者小差。甚者大差。甚则位易气交。易则大 
变生而病作矣。大要曰。甚纪五分。微纪七分。其差可见。此之谓也。(恶去声差叶雌。此论主时之六气。亦有天地盈虚 
之分。而上下相胜也。岁半以上。天气主之。岁半以下。地气主之。运居于天地之中。常先天地之气而为之胜。故曰。 
随运归从。而生其病。谓天地之气。归从运气。而彼此相胜也。气交、谓三气四气之交。如天气不足。地气随之。则四 
之土气。先交于三气之火。如地气不足。天气随之。则三之火气。先交于四气之土。此火土子母相合。谓之归所同和。 
乃胜之微者也。微者小差。小差者。在天之纪。仍居七分。而三分交于地。在地之纪。仍居七分。而三分交于天。此上 
下气交。不为民病者也。恶所不胜者。恶己所不胜之气也。太阳寒化。施于少阴。阳明燥化。施于厥阴。此下胜则地气 
迁而上。厥阴风化。施于太阴。少阴火化。施于阳明。此上胜则天气降而下。乃胜之甚者也。甚者大差。大差者。在天 
之纪居五分。而五分直降于下。在地之纪居五分。而五分反迁于上。故曰。甚则位易。气交易。则大变生而病作矣。位 
易者。谓越三气四气之位。而初气二气。行于五位六位。五气六气。行于初位二位。此所不胜之气胜之。故曰恶所不胜。 
越其位而加之。故曰大变。如归所同和。则不越位矣。)帝曰。善。论言热无犯热。寒无犯寒。余欲不远寒。不远热。奈 
何。岐伯曰。悉乎哉问也。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帝曰。不发不攻。而犯寒犯热。何如。岐伯曰。寒热内贼。其病 
益甚。帝曰。愿闻无病者何如。岐伯曰。无者生之。有者甚之。帝曰。生者何如。岐伯曰。不远热。则热至。不远寒。 
则寒至。寒至则坚痞腹满。痛急下利之病生矣。热至则身热吐下霍乱。痈疽疮疡。瞀郁注下。 螈肿胀。呕。鼽衄头痛。 
骨节变。肉痛。血溢血泄。淋 之病生矣。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时必顺之。犯者。治以胜也。(此言主时之六气亦 
当远寒而远热者也。按前章之所谓热无犯热。寒无犯寒者。论司天在泉。及加临之六气。此章论主时之六气。亦有寒热 
温凉之分。故帝复有此问。辛甘发散为阳。故有病而应发散者。即当远热而不远热矣。酸苦涌泄为阴。如有病而应攻里 
者。即当远寒而不远寒矣。如虽病而不宜发表攻里。若妄犯之。则寒热内贼。其病益甚。若无病而不远热。不远寒者。 
则坚痞腹满。身热吐下之病生矣。时、谓四时。治以胜者。如犯热则以所胜之寒治之。如犯寒则以所胜之热治之。张玉 
师曰。后之病生。与前章之客气。总论亦可。)黄帝问曰。妇人重身。毒之何如。岐伯曰。有故无殒。亦无殒也。帝曰。 
愿闻其故何谓也。岐伯曰。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过者死。(此言胎孕积聚。亦有阴阳寒热之分。所当远 
寒而远热者也。重身、谓妊娠而身重。毒者。大寒大热之药也。娠妇始结胎之一月二月。乃木气司养。三月四月主火。 
五月六月主土。七月八月主金。九月十月主水。至太阳而五行已周。阴阳水火分。而成后天之形身矣。然未生之前。五 
行之气。各有盛有虚。有胜有郁。宜以寒热温凉顺逆而调之。设或有病。而欲不远寒。不远热。亦无伤于胎气。所谓有 
故无殒。然亦无过之而致殒也。即如大积大聚。乃属脏腑之五行。尚其可犯寒而犯热者也。若过犯之则死。寒热温凉。 
是谓四畏。可不慎诸。此节大有关于治道。学人宜细心体会。附论。七月所生小儿能育。而亦多长寿者。盖七月乃肺藏 
司养。肺属天而主气主血。天一生水。感天地之气而生。故育。九月十月。乃少阴太阳所主。皆感阴阳水火而生。若夫 
八月乃阳明大肠主气。感阳明之府气而生。故虽生而不育。)帝曰。善。郁之甚者。治之奈何。岐伯曰。木郁达之。火郁 
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然调其气。过者折之。以其畏也。所谓泻之。帝曰。假者何如。岐伯曰。有假 
其气。则无禁也。所谓主气不足。客气胜也。(此言四时之郁。而有调治之法也。郁之甚者。太阴施于太阳。则水郁矣。 
太阳施于少阴。则火郁矣。少阴施于阳明。则金郁矣。阳明施于厥阴。则木郁矣。厥阴施于太阴。则土郁矣。调治之法。 
木郁则舒达之。火郁则发散之。土郁则疏夺之。金郁则泄利之。水郁则折流之。然调其所胜之气。太过者折之。以其畏 
而无复也。所谓泻之。谓泻其胜气也。假者。非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春胜长夏。乃主气不足。客气胜 
也。如厥阴风木主春。而值阳明金气加临。君相二火主夏。而值太阳寒水加临。长夏湿土主气。而值厥阴风木加临。阳 
明金气主秋。而值二火之气加临。太阳寒水主冬。而值太阴土气加临。有假其气。竟以寒热治客气之胜。而主气之寒热。 
则无禁也。按此篇所谓六元正纪大论者。六气谓之六元。五运亦感天元而化。首数章论六气之主岁。而五运化于其中。 
各有盛有虚。有胜有复。末章论六气之主时。随运归从。上下胜制。有胜有郁而无复。善养生者。皆当随时调养。以参 
天地之和。施于天下。流于无穷。乃调变之大关目也。)帝曰。至哉圣人之道。天地大化。营运之节。临御之纪。阴阳之 
政。寒暑之令。非夫子孰能通之。请藏之灵兰之室。署曰六元正纪。非斋戒不敢。示慎传也。 



卷八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属性:此篇论六气司天。六气在泉。有正化。有胜复。有主客。有邪胜。至真者谓司天在泉之精气。乃天一之真元。要者 
谓司岁备物以平治其民病。无伤天地之至真。乃养生之至要也。 
黄帝问曰。五气交合。盈虚更作。余知之矣。六气分治。司天地者。其至何如。(此承上章而言五运六气。互相交合。各 
有太过不及。彼此胜制。已详论于前矣。今欲分论六气之司天在泉。其气至之何如也。)岐伯再拜对曰。明乎哉问也。天 
地之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