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针办学,按《教育法》行事,在我们学校 自主权力范围内的所做工作,不应当受外界的影响。我们期末考试,有两科开卷有什么不可 以的呢?我们期末考试,继续实行无人监考,这又有什么不好的呢?你们放心地继续干吧,出 了事我宋晓丹一个人负责。要处分,先撤我的职。”
宋晓丹能挺住,学校能挺住,可市政府却挺不住了。考试的第二天,何副市长就带着尚 主任等一班人马,还跟着一大批各类新闻记者,来到了一高中。
“何市长,我们学校一次普通的期末考试,怎么把您给惊动来了?”一见到市长的面, 不等他开口,宋晓丹首先发问。
“你还说呢。你一个校长开卷不要紧,我这个副市长,在市政府都坐不住了。不赶紧来 亲眼看看,我是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呀!”何副市长直言相告。
一旁的尚主任也赶紧说话:“晓丹啊,你说期末考试要搞个开卷试点,我也就点头同意 了。我以为你拿一两个班试一试,谁曾想,你把全校都给试起来了。弄得市长坐立不安,我 这个教委主任的心也是悬着的。下次再搞这样的考试,可要把事情说明白。”
宋晓丹忙说:“这怪我。请示、汇报的不细。领导批评,我承担责任。”
何副市长说:“先别讲责任不责任,快领我进考场看看吧,我心里没底呀!”
宋晓丹在前面领着,一个班级一个班级地看。考场秩序真是没的说,没有监考的,也没 有照样的。这时正在进行的是语文考试,允许同学看书,查字典,允许看任何参考资料。当 他们一行走进“志气”班的时候,四十四名同学突然一齐鼓掌,弄得何副市长非常惊讶,他 问:“为什么鼓掌?”
班长站起来回答:“感谢学校给予我们这些特殊学生的关心和信任。”
“特殊?你们特什么殊?”何副市长不解地问。
宋晓丹在一旁忙说:“这四十四名同学,是重读生,是今年高考雷同卷的参与者。现在 ,他们班的任何考试都是无人监考,没有一个学生违纪的。”
听了宋晓丹的话,何副市长高兴得连连点头。他记忆犹新,这四十四张雷同卷,让他在 市政府党组民主生活会上做了深刻的检讨,还向市委写了一份深刻的检查。
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走完了所有的考场,挑不出一点的问题。记者们又是照像,又是 摄像,忙着采访。何副市长并不想马上走,他说:“你把开卷的两科试题拿来,我看看。”
“行。”宋晓丹马上派人去取。
何副市长坐在小会议室里,看着语文的试卷。看了半天,他突然问:“这试卷是谁给出 的?”
“我们学校的一个语文老师。”宋晓丹回答。
“把他给我请来。我要和他谈谈。”何副市长突然提出了新的要求。
“这……”
“怎么,找不来吗?”何副市长问。
“能。”宋晓丹回答,并马上派人去找。
不一会儿,李振东走了进来。他看着屋里的一帮人,问宋晓丹道:“宋校长,您找我? ”
“嗯。这是何副市长,这是教委尚主任,他们要找你了解一些情况。”宋晓丹说完这些 ,又对何副市长说:“这位就是出题的语文老师李振东。”
一听李振东三个字,何副市长不由得心头一动。他记得,有封没署名的上告信,告宋晓 丹 和李振东关系不正常。他仔细地打量着李振东,上上下下看了足有一分钟,然后笑着说道: “你请坐吧,我要了解一点试题的问题。”
“可以。”李振东回答着,坐到了他对面的椅子上。
这时,考试结束的铃声响了。一位随行的晚报记者问:“宋校长 ,我能不能看看学生的作文,看看学生语文的真实水平?”
宋晓丹想了想说:“行。开卷的东西不怕看。”
“那您派个人,跟我去看看吧!”记者说。
宋晓丹派教务处的一个干事,跟着记者去看学生的作文。
何副市长问李振东,为什么要进行语文科的开卷考试?这次出的试题有什么特点?语文的 教学改革应当如何进行等一系列问题。李振东侃侃而谈。从现行考试的弊端,讲到死记硬背 的危害,从开发学生创新能力,讲到世界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何副市长完全没有想到 ,一个高中的普通语文老师,会有这么高的理论水平,会有这么深刻的分析能力,会有这么 好的条理性、实践性。他一边听着,一边记着,不时插话,不时点头,看来很兴奋,很满意 。
那位记者回来了,手里拿着两篇作文,进了屋门就喊:“这两篇作文写得太好了,我要 在报纸上发表。”
大家围过来一看,一篇是高三一班李文勇写的《爸爸的三轮车》,一篇是高一二班孙文 玉写的《有妈真好》。记者说:“我看了这两篇作文,都流泪了,写得真情实感,生动感人 。他们的语文老师是谁呢?”
宋晓丹用手指了指正在谈话的李振东说:“他就是李文勇的语文老师,也是高三一班的 班主任。”
记者走上前去,不顾何副市长正在谈话,他一下子抓住了李振东的手:“李老师,感谢 您,您教的这么好的学生。李文勇的作文,写得棒极了。”
“不是我教的好,是这个学生学的好。他是一个好苗子,极有可能考上北大、清华。”
“是吗?让我看看,让我看看。”何副市长不容分说,夺过记者手中的作文,认真看了 起来。
爸爸的三轮车
我的爸爸是一个人力车夫,或许在许多人眼中,这「ZH(」是一个令 人鄙视的职业,但是在我的眼中,爸爸是无比的伟大,无比的高尚。
大约五年前,爸爸下岗了,家里的生活条件更差了,母亲一年后也下岗了,这样,一家 三口全靠爸爸来养活。虽然我还小,但是我知道我和别人家的孩子不一样,家里供我念书 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所以我从不花零钱,说出来也许没有人会相信,我到现在连荔枝都没吃 过,这听起来,好像真的有点滑稽。
因为有许许多多的无奈,爸爸只好买了一台人力车,当起了人力车夫。酷热的夏 天,外面像下火一样,马路被烤得煞白,好像要把地上所有的东西都烤熟一样,树叶一动不 动,打着卷儿,行人打着太阳伞遮住火辣辣的太阳,天地间像个大火 炉。中午我放学回家,刚走两步汗就下来了,好在有同学同行,边走边聊,也就比较轻松。 十字路口人特别多,转弯处我看见爸爸正在拉着两个客人拼命地蹬着车,他脸上的汗珠汇成 一条汗线向下流,背心贴在后背上,头发打着绺,那两个客人却有说有笑地谈话,爸爸没有 看 见我,我站在那儿看着爸爸远去的背影,这眼泪也不知怎么的,就像有人叫它出来似的,哒 哒地 往下掉。同学问我怎么了,我哽咽着,就像有千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儿一样,难受极了,什么 话也说不出来。那时我就想,我难道真的是个长不大的孩子吗?现在我只有学习这个任务, 如果我念不好书,我对得起谁呀?不用说别人,就说这个蹬人力车,辛辛苦苦挣钱供我念书 的爸爸,我对得起他吗?秋去冬来,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从天而降,雪花那么自由自在地飞舞,但是爸爸可惨了 , 这么大的雪走路都难,怎么蹬着车拉别人?我便劝说道:“爸,别出去了,出去也蹬不了车 ”“怎么蹬不了,今天活儿一定好,大雪天人都不爱走……”于是爸爸又出车了。上学路上 ,我看见了一个人力车夫,地上积雪太多,车轮打滑,怎么也不走路,那人帽子上落满了雪 ,眉毛和胡子都是雪,我走上前去推了一把,那个人很感激地说了一声“谢谢!”看见他, 让我想起爸爸,这么滑的路,爸爸的车也一定打滑,不走路吧?脸上都是雪吧?蹬不动的时候 , 有没有好心人上去推一把呢?想着想着不争气的泪又出来了,滴在围巾上,一会儿便成了“ 冰花”,我能为他做什么呢?我只能在心里默默地祈祷:“爸爸,一路平安!”
爸爸就这样,为了我们一家人辛勤地耕耘着,每当在大街上看见别的人力车夫在费力地 蹬 车时,我都会想到爸爸。冬天他生冻疮,夏天他满头大汗,只为了那两三块钱。每当我晚上 学习到深夜,困得坚持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