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月14日晚上,阴谋者们聚集在卡西乌斯的家里,详细地讨论了第二天
的行动计划。他们知道,15日,凯撒会像往常一样,不带武器来到元老院,
而没参加阴谋集团的元者们也不会带武器的。他们自己则每人在身上暗藏匕
首、短刀等武器一见信号立即行动。为了防止发生意外,他们还在会议厅旁
边的房间里,埋伏了一队武装人员,在必要时可以出来助战。另外如果安东
尼伴随凯撒一起来,那么就派人假装和他谈话把他拦在门外。
就在同一天晚上,凯撒还到骑兵统帅雷比图的家里去赴宴。宴会上,朋
友们又劝告凯撤,叫他小心些,他们列举了许多“不祥的预兆”。凯撒虽然
表面上装得满不在乎,可是心里却感到不安了。
回到家里,凯撒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突然之间,走廊里“哗啦”
一声,凯撤急忙起身,出来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塑像倒在地上摔碎了。这使
凯撒更加闷闷不乐。后来才知道,这是仆人为了警告凯撒而故意摔坏的。
第二天清晨,凯撒的妻子从噩梦中惊醒。她告诉凯撒说,她梦见凯撒的
雕像上有许多孔,而且还往外喷着鲜血,有不少人在用这些血洗手。凯撒安
慰妻子说,这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缘故,不必大惊小怪。但是妻子
却说什么也不让凯撤去元老院开会了。在她的哀求下,再加上一夜的疲劳,
凯撒感到身体有些不舒服,所以他这一天不准备出门了。
元老院的议事厅里挤满了元老。阴谋者们暗藏着武器在等待凯撒的到
来。但是消息传来说,凯撒因为身体不舒适,今天不来了。这对阴谋者来说,
真是当头一棒。他们想,凯撒可能是真的身体不好,但也可能是知道了这件
阴谋。但无论如何,事情再也不能拖延了。否则,阴谋就可能败露。于是,
阴谋者们派了一个人去请凯撒。
… Page 16…
凯撒终于被来人的花言巧语说服了。他披着那件日常穿的红色斗篷来到
了元老院。
凯撒刚走到元老院的门口,就有一个陌生人拦住了他。陌生人把一个纸
卷塞到凯撒的手里,并且恳求凯撒必须在这儿打开来看。他说:“这事和你
关系很大,请立刻就看。”可是凯撒却回答说:“和我个人关系大的事就应
该最后办理。”说完就毫不介意地把纸卷放进了口袋。凯撒万万没有想到,
这是一封揭发即将刺杀他的阴谋的告密信!
陪伴凯撒的安东尼走到元老院议事厅的门口时,就被一个元老拦住了,
并和他海阔天空地聊了起来。
凯撒一个人走进了议事厅,坐到一把安乐椅上。阴谋者们跟了进来,把
凯撒团团围住。有人向凯撒诉说自己不幸的遭遇;有人要求凯撒恩赐田产;
还有一个元老要求赦免他的被放逐的兄弟,他甚至跪了下来,苦苦哀求。其
他人也纷纷挤上来,有的吻凯撒的手,有的吻凯撒的胸,要求凯撒答应。
这种反常的举动引起了凯撒的疑心。凯撒从安乐椅上站了起来,这时候,
一个阴谋者扯了扯自己的衣角,发出了行动的信号。
立刻,站在凯撒背后的一个人迅速地从衣服下面抽出剑,一剑刺了凯撒
的肩膀。凯撒转过身来,喊道:“你,你这是干什么!”一把握住了剑柄。
就在这时,另一个人用匕首刺中了凯撒的头颈。随着一声惨叫,凯撒的胸脯
上又挨了重重的一击。阴谋者们一拥而上,向着凯撒猛刺。
受了重伤的凯撒环顾四周,希望有个友好的人来解救他。当发现在刀光
剑影中站着手执利刃的布鲁图时,凯撒绝望地大叫了一声:“布鲁图,连你
也这样了!”说完,他不再挣扎,用大红的斗篷裹住了脸跌倒了。就这样,
凯撒带着23处伤痕死去了。这时他才56岁。
元老院里顿时乱作一团。屋里的人吓得逃得到了演讲台上,屋外的人也
纷纷逃到街上去了。安东尼一看情况不妙,就立刻逃出去躲了起来。阴谋者
们挥舞着血迹斑斑的刀剑,高呼着。“暴君死啦,罗马自由啦!”随即,他
们冲到街上游行去了。
阴谋者们本来以为人民会感谢他们“杀死了暴君,解放了罗马”,会把
他们称为“共和国的救星”的。可是情况完全相反,全城除了惊恐的气氛之
外,就是一片沉默。
尽管布鲁图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说:“不是我不爱凯撒,而是我更爱罗马,”
但是人民还是拒不拥护他们。因为人民虽然对凯撒的某些政策不满,可是他
们更不愿意恢复腐朽的贵族寡头统 治。
人民的态度迫使寡头集团让步,他们同意不称凯撒为暴君;让安东尼办
理遗留问题;并且在3月20日为凯撒举行火葬。
3月20日这天,正如这个故事开头看到的那样,安东尼发表了演讲。他
利用自己的演说天才,利用了凯撒在平民中的威望,热烈地赞颂了凯撒,猛
烈地抨击了阴谋者,发起了一场反对元老贵族的暴动。
凯撒死了,但是贵族的寡头共和统治却恢复不起来了。凯撒为未来的罗
马帝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罗马又前进了一大步。凯撒虽然有这样那样的
缺点和错误,但是在公元前那样的时代里,他仍不失为一位伟大的军事家和
杰出的政治家。
(贺兰)
… Page 17…
荆轲刺秦王
经过五百多年的诸侯混战,到春秋战国时代的后期,中国大地上逐渐形
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争雄的局面,在激烈复杂的政治、军
事和外交斗争中,地处函谷关以西的秦国的力量逐渐占据了优势,并开始实
施它统一中国的雄图大略。
公元前316年,秦国灭掉了巴、蜀两个小国,势力从陕西一带发展到四
川。公元前256年,秦国灭了西周,7年后又灭了东周,函谷关以西已成了
秦国的一统天下。公元前246年,赢政登上了秦王的宝座,更加快了统一中
国的步伐,不断向东扩展,攻击函谷关以东的齐、楚、燕、韩、赵、魏等“山
东六国”。
首先受到威胁的,是地理位置紧邻秦国的韩、赵,魏三国。因为秦国采
取的策略,叫做“远交近攻”,也就是说,对距离它较远的齐国和楚国,采
取友好交往的办法;而对靠近的邻国,采取武力侵略和占领的办法。这样既
破坏了“山东六国”共同抗秦的统一战线,又便于它的军事行动。
在这种情况下,韩国的君臣天天提心吊胆。打吧,韩国远不是秦国的对
手,投降吧,又不甘心。后来,他们发现秦国的君主很喜欢搞大规模的工程,
就想出了一个计谋,就是设法用一个浩大的工程绊住秦国的手脚,大量耗费
秦国的人力和财力,使秦国无力再向东扩展,韩国也就可以避免灭亡的危机
了。于是韩国把一位名叫郑国的水利专家派往秦国,向秦王建议,在陕西泾
阳境内开凿一条灌溉渠,把西边的泾阳水向东引进洛水,这样可以使秦国的
大片盐碱地得到改良,土地得到灌溉。秦王觉得郑国说得有道理,接受了这
个建议,投入大量人力和物资来开挖这条渠。工程进展很顺利,但是郑国的
身份和韩国的用意却暴露了。秦国的官员逮捕了郑国。在审讯时,郑国申诉
说:“一开始我是作为韩国的间谍到秦国来的。但是,如果这条灌溉渠能够
修成,对秦国的好处不但很大,而且是长远的。”秦王权衡利弊,作出了一
个英明的决定:让郑国继续主持修渠的工作。
这条长达三百余里的灌溉渠修成后,灌溉面积达四万余顷,大大增强了
秦国农业抵抗旱、涝灾害的能力,提高了粮食产量,使关中平原成为秦国的
一个大粮仓。秦国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但经济实力也由此得到一个
大发展,为它后来吞并六国奠定了经济基础。为了纪念这位水利专家,这条
灌溉渠被命名为“郑国渠”。
而韩国却没能逃脱灭亡的命运。公元前233年,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