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天,我们四五点就起床,从京北开车八九十公里到了位于大兴的中国瑰宝藏獒养殖中心。
这么早到,为的是看看马俊仁的中长跑运动员训练。
上次九点多钟到,运动员已经跑回来了。这次赶了个大早七点来钟到,没想到又没赶上。寒冷的晨风中,远远看见他的中长跑队正从马路那边顶着风跑过来。
马俊仁那辆尾数888的中巴正开过来。他从车上下来,告诉我,这两天调整了训练时间,增加了运动量,运动员早晨三四点就起来了,活动活动先跑了半个马拉松20多公里,这是已经跑回来了,下午再跑20多公里,加起来50多公里,一个多马拉松。
马俊仁解释完了,站在路边,看着跑完也放松完的运动员们从面前走过。每过一个就给上一两句话,说这个“今天跑得很不错”,说那个“有提高”,对一个女孩说“摆臂再充分一点”,对另一个女孩说“今天跑步技术动作掌握得好”,还对一个女孩说“你妈这两天又来电话想你了吧?”女孩快活地一笑。
作者看着这些女孩男孩在眼前经过,年纪大多十六七岁,神情还多腼腆。想他们一天跑50公里,差不多等于从北三环路一直开过来的距离,不由得暗叹他们了不起。看着他们一个个瘦条条的样子,甚至可以用单薄来形容。很难想像马俊仁对他们的描述:跑起来都很凶。
我问马俊仁:今天上午我能不能插空采访一下运动员?
马俊仁说:不好安排。这些孩子吃了早饭,一上午要让他们睡觉。运动员训练不能少,饭不能少,觉也不能少。他看着二十来个男孩女孩先先后后进到院里,对我说:看这样子,运动量上得正合适,还算到位。
作者问这话从何谈起?
马俊仁指着男孩女孩进院子的背影说:你没看见他们没有被累着?一看这样子,知道下午再跑20多公里没问题,也知道这一天一个多马拉松没伤着他们。
马俊仁说:训练一定要到位,该上运动量要上运动量,该上强度要上强度。量不够,强度不够,叫不到位,练不出成绩来。过位,也绝对不行。擦边球再过一点,就成出界了,最要不得。过位伤了人,连休整带恢复,就比什么都慢。
马俊仁最后说:教练一定要把每个运动员都看在眼里。教练要会看,一眼就看出谁的运动量还不够,谁的运动量已经够了,谁的有点过。
作者问:怎么看?
马俊仁说:天长日久的要有感觉呀。训练完了,放松过了,有的人说笑打逗还调皮,那他的运动量绝对没过火,甚至还有富裕劲儿;有的走路说话挺正常,脸色不错,眼睛有光,也不哈腰塌背,那就运动量合适;要是人显得没精神,走路拖步子,平时爱说话的现在不爱说话,你逗他笑不起来,那可能就有些累着。这些道理你不能让我一二三四给你说清楚。不同人不同的性格,你要结合他平常的情况一眼就该看个八九不离十。要不,心里一锅糊涂账,把运动员练坏了都不知道。
作者当时还来不及梳理马俊仁这番话中所包含的训练学奥秘,只知道这里有一个基本精神,就是教练员要十分了解运动员。马俊仁说教练要善于用眼睛看。运动员没说什么,你就要看出什么。运动员的状态要活生生地显示在教练心中。
没有一眼看准的本领,很难想像马俊仁能够采取那样严酷的训练方案。
冬日的清晨十分严寒,看着旁边的马路、村落和远处晨霭迷蒙的景物,我们似乎都没有马上进到院子里的意思。我看了看表,问:他们回去就吃早饭了吧?“他们”当然是指那些中长跑运动员。这不过是随口的一问,没想到却问出点运动训练学的一二三四来。
马俊仁说:哪能回去就吃饭,那就叫不合理地吃。
作者知道马俊仁要发挥了。
马俊仁说:他们回去要先休息一下,落落汗,洗洗澡,换换衣服,闲一闲,饿劲儿上来了才开饭。这才叫合理地吃。凡是到饭点饿劲儿没上来就吃,全是不合理的吃。不合理的吃搞严重了会吃坏人。你当是合理地吃就那么容易呢。不光是吃什么,还有怎么吃的问题。再说合理地睡也有讲究。他们待会儿吃完饭了,也不能躺倒就睡,也是先闲散一会儿,洗洗衣服,说两句闲话,然后好好睡,往足了睡。个别醒得早了,实在睡不着了,再领着狗出去遛遛玩玩儿。合理的东西一定是要顺着来,不能拧着来。当然,有的时候又要拧。当教练一个要会顺,一个要会拧。就这两下子。
马俊仁的运动训练学,常常就是这样只言片语地闪露出来。因为说到哪儿是哪儿,所以平时并未被周围人多注意。孰不知,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有时这些看来只言片语的论述却包含着高人一筹的真才实学。
我说:你先讲讲怎么个顺。
马俊仁原本看着院子里又有饲养员领着藏獒跑出来,准备往那儿转思路,一听我问话思路转了回来。他说:什么事你不顺着来行啊?就像刚才说的,刚跑完,人还没歇过来,饿劲儿还没起来,你就让吃,这叫不顺人的生理规律。又比如,你没做准备活动,一上来就大运动量,那不也叫不顺吗?说来容易,真正做到顺是大学问。运动员没醒够呢,能一上来就跑吗?没热身呢,就打比赛,多不顺哪。这些是往浅了说。往多了说,顺的道理多得很。你没上小学呢,就让你上中学,这能顺吗?运动训练没到那个水平呢,急着上那个水平,这多不顺。他爹他妈得大病了,你还让他像往常一样跑运动量,他可能就下不来,把人伤着了,那能叫顺吗?这道理不凭说,全凭实际中掌握着来,绝不能生掰硬拧。
作者又问:怎么叫拧?
马俊仁说:该顺的顺,可该拧的地方还就得拧。运动员有恶习了,半夜三更不好好睡觉,听着音乐吵自己还吵别人,瞎吃乱喝,思想上了邪道,你就得及时拧、拧得利索,绝不让它造成破坏性。
作者对马俊仁有关一顺一拧的说法十分感兴趣。
这或许是天下做很多事情的道理。
一条条藏獒如狮如虎地奔腾着被饲养员女孩们牵着跑出院门来。作者决定这次采访也先从藏獒说起。我重提上次采访时的最后一个话题:马俊仁倘若驯狗,将会如何?
马俊仁一摆手:也别绕着来回说养狗了,真要光写本马俊仁养狗的书那成什么了?
采访调查无疑出现了转机。
一个意外却使话题再次在犬停留。
远远地有一辆豪华吉普停下,有人从车上牵下一条狼犬,大概也是到郊外遛一遛的意思。这边院子里一条追一条跑出来的藏獒朝那边狼犬吠叫起来。狼犬东张西望了几下,站在主人一旁也冲这边吠了几声。突然,一条黑獒挣脱饲养员女孩的牵领一路烟尘朝狼犬狂扑过去。饲养员女孩一边喊一边追,马俊仁也冲那条藏獒大声吆喝,那边主人见势不好,赶紧将狼犬牵上车,开车跑了。
黑獒不依不饶地站在那里,冲着远去的吉普车狂吠不止。
饲养员女孩跑过去将它牵回来。马俊仁厉害了女孩几句:你是咋牵的?又指着惹事生非的黑獒训斥一番,吩咐把它牵回养殖场关起来,停遛三天。自知做错事的女孩脸涨得通红,自知做错事的黑獒也在马俊仁的训斥下舔着舌头低头耷脑。
作者指着牵回院子的黑獒问:这么罚它一下,能记住吗?
马俊仁说:藏獒记性非常好,一罚就能记住。狗要是记吃不记打,那就是一条赖狗。只有又记吃又记罚,才是好狗。
马俊仁接着告诉我,他担任中国藏獒俱乐部主席后,曾告知会员们,除了要遵守国家养犬的有关规定外,还要遵守俱乐部有关规定,特别要注意三年之内不能伤人。藏獒野性大,几千年来在高原放牧用,基本还保留着它原始自然的不少野性。养藏獒和准备养藏獒的人,一定要注意防范这一点。弄不好,藏獒容易伤人。
作者问:为何是三年之内不要伤人,三年之后呢?
马俊仁说:头三年保证了,就能养成规矩和习惯,以后就都注意了。不强调这一点,养藏獒还要养出麻烦来。
不远开阔处,养殖场在沙地上碾压出了一圈跑道。一条条领过去的藏獒黑的黄的,拉着铁链尼龙绳奔跑起来。我和马俊仁一边往那边走,一边谈起了驯狗话题。
马俊仁说:真要驯狗,首先要了解狗性。
作者说:你说说狗性有哪些主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