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朱泚、李怀光乎后,天下略得安息,所谓‘劫灰飞尽古今平’者是也。”如作“今太平”,王说
亦可从。
'五'从“龙头”句以下写宴饮歌舞。唐太极宫正殿前有铜龙,长二丈。又有铜尊,容四十斛。
大宴群臣时将酒从龙腹装进,由龙口泻到尊中(见《北堂书钞》)。“酒星”,一名酒旗星。《晋书·天
文志》说酒旗星主飨宴饮食。
'六'“金槽琵琶”,琵琶上端架弦的地方嵌檀木一块,称檀槽。嵌金就称“金槽”。“枨枨(音
… 1…
橙橙)”,琵琶声。
'七'“雨脚”,雨点。“来吹笙”,因吹笙而来。这句是说笙的声音如洞庭湖上的雨声。
'八'“银云”,月光照着的云成银色。“栉栉”,排比紧密貌。
'九'“宫门掌事”,指掌管内外宫门锁钥之事的宫门郎。
'十'这三句写歌舞。“花楼玉凤”,指歌女。以凤为比,言歌声婉转。“佇”,细弱。“海绡
红文”,指舞衣。“海绡”,即鲛绡纱,出于南海(见《述异记》)。“黄娥”句言黄衣美女捧杯舞
蹈献寿。“觥”,是角制的酒器。“千年觥”,祝千秋的寿酒。
'十一'“烛树”,南宋叶廷硅《海录碎事》云:“仙人烛木似梧桐,其皮枯剥如筒桂,以为烛,
可燃数十刻。”未知所据。疑唐代已有“仙人烛树”这个名词。作者在这里借用来称秦宫的烛火。
'十二'“青琴”,古神女名,这里借指宫女。“泪泓泓”,犹言泪汪汪。
南园
一'一'
'二'
男几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三'?
'一'“南园”,李贺家住福昌县的昌谷,其地依山带水,有南北二园。南园是李贺读书之处。
他的 《南园十三首》足一一些写景物和杂感的诗。本篇原列第五首,写弃文就武,为国家统一事业尽
力以建树功名的愿望,也有失意的感慨。
'二'“吴钩”,刀名,刃稍弯。“关山五十州”,指当时中央不能指挥的藩镇地区。《通鉴·唐
纪五十四》载唐宪宗元和七年李绛语云:“令法令所不能制者,河南北五十余州。”唐宪宗即位后决
心用武力恢复统一,削乎藩镇,取得一些成就。本篇表示了拥护的态度。
'三'“凌烟阁”,在长安,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在阁上画开国功巨二十四人。“若个”,哪个或
几个。“万户侯”,指很高的爵位。汉朝制度,列侯大者食邑万户。末两句说请看本朝凌烟阁上的功
臣画像中哪几个是书生呢?
'一'
二
'二' '三'
寻章摘句老雕虫 ,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
'四'
风 ?
'一'本篇原列第六首。诗中慨叹文学不切合实用。
'二'首句是说自己老于书生,一辈子在文词上消磨了精力。“寻章摘句”和“雕虫”都是成语,
前者见 《三国志》裴松之注引《吴书》,后看见扬雄《法言》。这里用来指文学事业。
'三'这句说读书或写作直到天晓。“玉弓”,指下弦后的残月。
'四'末两句是说边疆只需要武人,文士没有用处。“辽海”,指辽东。“哭秋风”,即悲秋。
古代文人宋玉以能赋悲秋著名,但辽海征战之地哪里用得着悲秋的辞赋呢?
三'一'
'二' '三' '四'
长卿牢落悲空舍 ,曼倩诙谐取自容 。见买若耶溪水剑 ,明朝归去事
'五'
猿公 。
'一'本篇原列第七首,言文人如司马相如和东方朔尚且不定得志,可见学文无益,不如学剑。
… 2…
'二'“长卿”,司马相如的表字。“牢落”,失意貌。“悲空舍”, 《汉书·司马相如传》说
相如“家徒四壁立”,就是四壁之外空无所有。
'三'“曼倩”,东方朔。晋夏侯湛《东方朔画赞》:“大夫讳朔,字曼倩,平原庆次人也。以
为……慠世不可以垂训也,故正谏以明节:明节不可以久安也,故诙谐以取容。”
'四'“见”,拟议之词。“见买”,犹拟买或冀买。“若耶溪”,在今浙江省绍兴县南若耶山
下。春秋时欧冶子在这里用溪底所出铜铸成名剑 (见《吴越春秋》)。
'五'“事猿公”,言从猿公学剑。《吴越春秋》卷九载越王勾践曾聘请一位善剑的处女到王都
去。他在途中遇一老翁,自称袁公,与处女以竹竿试剑术。后来这老翁飞上树梢,化为白猿。
'一'
金铜仙人辞汉歌 并序
魏明帝青龙九年八月'二',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三',欲立置前殿。
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四'。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
'五' '六'
茂陵刘郎秋风客 ,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
'七'
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
'八' '九'
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
'十'
波声小 。
'一'本篇咏魏人迁移汉宫铜人事,写兴亡盛衰的感慨。
'二'“九”,今本作“元”。据《三国志·魏书·明帝纪》注,魏改育龙五年三月为景初元年
四月。徙长安铜人承露盘就在这一年。旧本作“九年”显然错误,因为魏代没有青龙九年。今本作“元
年”也和记载不符,应作“五年”。
'三'“捧露盘仙人”,此物在汉建章宫。见卢照邻《长安古意》注'五'。
'四'“潸然泪下”,《三国志·魏书·明帝纪》裴注引《汉晋春秋》:“帝徒盘,盘拆,声闻
数十里。金狄 (铜人)或位,因留于霸城。”
'五'“茂陵”,汉武帝刘彻陵,在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茂陵刘郎”,指刘彻。“秋风客”,
犹言悲秋之人。刘彻曾作 《秋风辞》,有句云:“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本篇所写
的事发生在秋天,诗中“桂树”、“衰兰”等语也点明秋景。
'六'这一句写汉武帝的魂魄出入汉宫,在夜中有人听到他的马嘶。
'七'这两句写汉宫荒废。“桂树悬秋香”,切“八月”。“三十六宫”,张衡《西京赋》:“离
宫别馆三十六所。”“上花”,指苔。
'八'这四句写铜人被移出汉宫的情况。“牵车指千里”,铜人被装车送往魏都邺城(今河北省
临漳县)。“东关”,指明所去的方向。“眸子”,眼珠。“酸风射眸子”先为下文“清泪如铅水”
垫一笔。“汉月”,指汉宫的铜盘,与“魏宫”对照。“君”,指汉主。“铅水”,切“铜人”。
'九'“哀兰”,切秋,和“不老”的“天”衬托(人事有代谢,草木有盛衰,而天却不老)。
“客”,指铜人。下句是说天公不断看到这种兴亡盛衰的变化,如果它是有情感的,也会因为常常哀
伤而衰老。
'十'末两句设想铜人抛下“三十六宫”,独自带着铜盘入魏,渐行渐远,渭水的波声也就渐渐
地听不见了。“渭城”,秦都咸阳,汉改为渭城县。这里用来代指长安。
马诗
一'一'
… 3…
'二' '三'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