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声。
'三'“漠漠”,形容水气氤氲。两字衬出微雨无风。“帆来重”,形容布帆因被雨沾湿增加了
重量。“冥冥”,指天空高远之处。“鸟去迟”,因为飞远了,看起来好象飞行很慢。
'四'“海门”,长江人海处。“深不见”,写题中的“暮”字。“浦树”,水边的树。“远含
滋”,是说树远远地看起来含着水气。
'五'末句说别时眼泪如雨。晋张协 《杂诗》:“密雨如散丝。”这里以“散丝”作细雨的代称。
长安遇冯著'一'
'二' '三' '四'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 。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 。冥冥花正开 ,
'五' '六'
飏飏燕新乳 。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
'一'“冯著”,见后冯著小传。
… 60…
'二'“灞陵”,即灞上,汉文帝葬于此,改名灞陵,灞水源出陕西省蓝田县东。灞水灞桥都在
长安的东方。
'三'“采山”,采伐山上的树木。
'四'“冥冥”,形容静止的样子。
'五'“飏”,鸟飞去叫飏。此处“飏飏”形容燕飞行的姿态。
'六'这两句说年光之快好象昨日才分别一样,不觉又是一年春了,你的头发又白了几茎了呢?
观田家
'一'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丁壮俱在野,场圃
'二' '三'
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廪
'四' '五'
无宿储,谣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
'一'“惊蛰”,旧历节气名,在公历三月五日至六日。雷鸣春时。蛰虫惊动,正是耕种的气候。
'二'“景”,日光。“景常晏”,指天晚了。”犊”,小牛。
'三'“劬(音渠)”,过分的劳累。“膏泽”,雨水下到田里,象油脂一样润泽着土地。
'四'“无宿储”,没有积存的粮食。“徭(音摇)役”,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
叫“徭役”。“犹未已”,还不停。
'五'“闾里”,民间或乡里之通称。这两句说自己做官不下田劳动,得到农民供应的食米,感
到羞渐。
滁州西涧'一'
'二'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鹏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一'这诗是作者在滁州刺史任上所写。“滁州”,今安徽省滁县。“西涧”,俗名上马河,在
滁县城西。据欧阳修说,西涧无水,大约在宋时即已淤塞。
'二'“怜”,爱怜。“黄鹂”,即黄莺。“深树”,树丛深处。
听莺曲'一'
'二'
东方欲曙花冥冥,啼莺相唤亦可听 。乍去乍来时近远,才闻南陌又东城。
'三'
忽似上林翻下苑,绵绵蛮蛮如有情 。欲哦不喉意自娇,羌儿弄笛曲未调
'四' '五'
。前声后声不相及,秦女学筝指犹涩 。须臾风暖朝日墩,流音变作百
'六'
鸟喧 。谁家懒妇惊残梦?何处愁人忆故园?伯劳飞过声跼促,戴胜下时桑
'七' '八'
田绿 。不及流莺日日啼花间 ,能使万家春意闲。有时断续听不了,飞
'九' '十'
去花枝犹袅袅 。还栖碧树锁千门,春漏方残一声晓 。
'一'这首诗描写莺声娇婉好听,变化极多,最宜于春天的气氛,能使懒妇惊晓早起,旅客减少
愁思,人人听来愉快。本篇强调莺啼及时,着重“春”和“晓”。
'二'这两句是说天刚亮未亮的时候,花容暗淡,不很鲜明,莺鸣就开始了。
'三'“上林”、“下苑”,汉代苑名。“苑”,是培植花木、畜养禽兽的大园子。“忽似”句
和“才闻”句本是好对偶,但以声韵关系,拆开分为上属“乍去”句,下属“绵绵”句,句法错综变
化。“绵绵蛮蛮”,鸟声。《诗经·小雅·绵蛮》:“绵蛮黄鸟,止于丘阿。”黄鸟,即黄莺。
'四'这两句形容黄莺要叫又不痛快地叫,好象羌儿吹笛还不成调。下句为上句设喻。“啭”,
鸟鸣。“羌儿弄笛”,传说笛原是古代西域地方羌族的乐器。汉马融《长笛赋》:“近代双笛从羌起,
… 61…
羌人伐竹未及已。”
'五'“筝”,是秦地(陕西古称秦)的乐器。这句为上句“前声后声不相及”设喻,形容莺声
有时滞涩而不流滑,仿佛秦女初学弹筝,指法还不熟练。
'六'“暾”,日初出。“流音”句是说莺叫了之后,使得百鸟都跟着喧吵起来。
'七'“伯劳”、“戴胜”,承上句“百鸟”来。“伯劳”,鸟名,一名博劳,又名鵙。仲夏始
鸣。“跼促”,短促之意。“戴胜”,鸟名,夏北来,冬南去,体长尺许,色黄褐或红灰,头顶有黄
金色的大羽冠。“戴胜”意为戴着华胜(首饰名)。
'八'这两种鸟鸣声既不美,鸣得又不及时,都不如莺。
'九'这句说鸟去而花枝犹颤动。
'十'末句与篇首“东方欲曙”句相呼应。
… 62…
张潮
张潮(一作张朝),曲阿(今江苏丹阳县)人,主要活动于唐肃宗李亨、
'一'
代宗李豫时代 。他的诗在《全唐诗》中仅存五首。其中《长干行》一首,
亦作李白或李益诗。不仅下面所选 《采莲词》、《江南行》,明显地受民歌
影响,其余三首也全采用白描手法和歌行体。主要写商人妇的思想感情,说
明他对当时的城市生活比较熟悉。
'一'《唐诗纪事》和《全唐诗》说他是大历(七六六——七七九)中处士。《闻一多全集·唐
诗大系》将他排列在张巡前,常建后。
采莲词'一'
'二'
朝出沙头日正红,晚来云起半江中。赖逢邻女曾相识,并着莲舟不畏风 。
'一'“采莲词”,六朝乐府已有《采莲曲》、《江南可采莲》等。唐代《采莲子》七言四句带
和声,从内容到形式都可以看出受民歌的影响。
'二'“沙头”,即江岸,因为江岸常有河沙淤积。全诗从采莲妇女早晨出发时的红火太阳写到
晚来归途中遇到的风云,抓住了江上气象多变的特点,显得形象生动。小诗以精炼的语言表现了采莲
妇女的勤劳勇敢。
江南行
'一'
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不见还 。妾梦不离江上水,人传郎在凤凰山
'二'
。
'一'“茨菰”,植物名,即慈姑。茨菰叶烂当在秋冬之际,荷花开放已是夏天了。两句写离别
之久。
'二'末两句紧接前两句,说女子盼望的人不仅长期不见回还,而且行踪不定,音问不通。因为
别离在西湾,所以做梦也梦到水路上,而传说“他”却在陆路滞留。“凤凰山”,杭州、成都、福建
沙县等地都有同名的山,这里不详何指。
冯著
冯著,不详其字与籍贯,和韦应物是同一时代的人。《韦苏州集》中有
《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