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见山川驱。昨日次雎阳,今夕宿符离”,韩翃的诗句就见得爽决利落,互能传达“便”和“驱”的
情味。
送孙泼赴云中'一'
'二' '三' '四'
黄聪少年舞双戟 ,目视傍人皆辟易 。百战能夸陇上儿 ,一身复作云
'五'
中客。寒风动地气苍茫,横吹先悲出塞长 。敲石军中传夜火,斧冰河畔汲
'六' '七' '八'
朝浆 。前锋直指阴山外 ,虏骑纷纷胆应碎。匈奴破尽人看归 ,金
印酬功如斗大'九'。
'一'本篇一作韦应物诗,“孙泼”,作“孙征”。“云中”,见陈子昂《送魏大从军》注'四'。
'二'这句把孙泼和南北朝勇将裴果相比。 《北史·裴果传》说裴果“乘黄马,衣青袍,每先
登陷阵,时人号为 ‘黄年少’”。
'三'这句把孙泼和项羽相比。 《史记·项羽本纪》记项羽为骑将所追,他“瞋目斥之”,那个
骑将“人马辟易数里”。“辟易”,是惊退的意思。
'四'“陇上”,指陇山地区。陇山,起陕西省陇县,长百八十里,是唐代军事重地。这句说孙
泼曾在陕西立过功。也许“陇上儿”还暗用晋代民谣的成语:“陇上壮士有陈安”(《晋书·刘曜载
记》)。
'五'“横吹”,乐府曲名,是军乐。“长”,久远。
'六'这两句说晚上敲石取火;早晨把斧头斫开河而的冰取水。“斧冰”,本曹操《苦寒行》:
“斧冰持作糜。”
'七'“阴山”,见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注'四'。以下四句语气一变,和前
四句衬托对照。
'八'“人看归”,也作“始看归”、“看看归”、“看君归”。
'九'“金印”,印章是古代官爵的一种标志,黄金铸成的印愈大,表示宫位愈高。这句说以斗
大金印酬功,表明卫国的功绩不小。全诗十二句,起四句“壮”,中间四句“悲”,结四句又回复到
“壮”,恰象交响曲的三个乐章,正反而合,首尾衔接。
送客水路归陕'一'
'二' '三'
相凤竿影晓来斜 ,渭水东流去不赊 。枕上未醒秦地酒,舟前已见陕人
'四'
家 。春桥杨柳应齐叶,古县棠梨也作花。好是吾贤佳赏地,行逢三月会连
… 56…
'五'
沙 。
'一'“陕”,唐代州名,今属河南省三门峡市。所送的客从长安坐船,沿渭水东归。
'二'“相凤竿”,即古人诗词里常说的“樯乌”(一称风信鸡),船上所竖预测风向的竿,顶
刻乌形。此句言顺风,下句言顺水,逗出三四句写船行的迅速。
'三'“不赊”,不迟缓、水流迅急。
'四'这两句极写“不赊”:船行迅速,饯行的别酒未醒,早已故乡在望。
'五'“吾贤”,指“客”。杜审言《晦日宴游》:“日晦随蓂荚,春情着杏花:解绅宜就水,
张幕会连沙。”韩翃割裂了杜审言的诗句,意思说:到家时恰逢三月赏花,沙滩上接二连三都是春游
者休息和宴会的帐幕。参看仕甫《丽人行》注'八'。
寒食'一'
'二'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人五侯家
'三'
。
'一'“寒食”,节名,见孟云卿《寒食》注'一'。
'二'“御柳”,指御苑之柳。当时风俗,每于寒食日折柳插门,以示纪念,所以待中特意写到
柳。
'三'“汉宫”,实指唐宫。“传蜡烛”,《唐辇下岁时记》:“清明日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
烛用以燃火,元模《连昌宫词》所谓“特敕宫中许燃烛”的便是。时方禁烟火,可是宫中传烛以分火,
却先及“五侯”之家,这是因为他们近君而多宠。“五侯”,指宦宫。《后汉书·单超传》载:桓帝
封单超新丰侯、徐璜武原侯、具缓东武阳侯、左琯上蔡侯、唐衡汝阳侯,因诛梁冀及其亲党有功,“五
人同日封,故世谓之五侯”。唐肃宗、代宗以来的宦宫,权盛可比汉之未世,朝政日乱,韩翃对此深
致忧愤。这首诗借汉讽唐,寓意明显。
戎昱
戎昱,荆南 (今湖北省江陵县附近)人。举进士,不第,曾在颜真卿幕
下做过事'一'。德宗时任虞州刺史,道人陷害,被贬为辰州刺史。诗见《全
唐诗》。抵御少数民族统治者的侵扰是他的诗歌的主题之一,例如《和蕃》、
《苦哉行》、《赋得铁马鞭》、《泾州观元戎出师》、《从军行》等。此外
大多感伤身世,是些悽苦缠绵的哀叹。
'一'《唐才子传》卷三:“初事颜平原(真卿),尝佐其征南幕,亦累荐之。”作者《闻颜尚
书陷贼中》:“闻说征南没,那堪故吏闻。”
塞上曲'一'
'二'
胡凤略地烧连山,碎叶孤城未下关 。山头烽子声声叫,知是将军夜猎还
'三'
。
'一'安史之乱破坏了唐朝大统一的局面,吐蕃统治者乘机扩大势力范围。戎昱这首可能写得比
较早的小诗,以碎叶城为题材,讽刺边地将军不知戒备而沉湎于狩猎。
'二'“胡风”,借喻吐蕃统治者的武装势力。“碎叶”,见李白小传。“下关”,闩上城门。
'三'“烽子”,瞭望敌情、守卫烽火台的士兵。
… 57…
桂州腊夜 '一'
'二' '三' '四'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 。雪声偏傍竹 ,寒梦不离家。晓角分残漏 ,
'五' '六'
孤灯落碎花 。二年随骡骑 ,辛苦向天涯。
'一'“桂州”,今广西省桂林市。
'二'“赊”,远。
'三'这句说有竹子的地方,下雪时声音特别清晰。
'四'“残漏”,是夜将尽时的铜壶滴漏声。这句说天明时的号角声和滴漏声同时并闻,搀合一
起。
'五'“落碎花”,指灯的余烬落下。古代油灯用灯草点燃,灯心余烬常结为花形。
'六'“骤骑”,将军的称号。汉代霍去病始为膘骑将军。《新唐书·乒志》:“武德初,始置
军府,以骠骑、车骑两将军府领之。”此处“骠骑”指当时卫国有功充任荆南节度使的卫伯玉而言。
卫伯玉曾提拔戎昱在他幕下做“从事”。
韦应物
'一'
韦应物(七三七——约七八九) ,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玄
宗时,曾在宫廷中任“三卫郎”,后宫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有《韦
苏州集》。
'二'
他早年宿卫内廷,任侠使气,生活颇为放浪。安史乱后,“折节读书” ,
'三'
变为闲静清雅的诗人、对民生疾苦表示一定关心的地方宫 。然而,他在刺
'四'
史任上,也遭人指斥,说他太严刻、“刚略”、“取威于懦夫” ;而他
的恬淡诗风,却常常流露出少年时代豪放的气势。他的《听嘉陵江水声寄深
上人》诗说:“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很
可以借喻他自己的和平而时露愤激的诗境。
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