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萧颖士 《送刘方平、沈仲昌秀才同观所试杂文》:“山东茂异有河南刘方平……”(文见
《唐诗纪事》卷四十七“沈仲昌”条)。
夜月'一'
'二' '三'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
'四'
纱 。
'一'题一作 《月夜》。
'二'这句说更深之时一大半的人家都有月色照临。
'三'“阑干”,横斜貌,形容北斗星即将隐没。北斗横,南斗斜,正是更深时的景象。
'四'“新”,初。
李华
李华,字遐叔,赵州赞皇 (今河北省赞皇县)人。开元二十三年(七三
五)进士及第,天宝二年又举博学宕词科。他曾弹劾过杨国忠党羽为非作歹,
为权幸所嫉。安禄山陷两京,李华接受了伪职;贼平,贬杭州司户参军,大
历年间卒。
李华的诗名不及文名,文章与萧颖士并称。有《李遐叔文集》。所存诗
无论咏史、记游,都能抒发怀抱,有所讽托,不只是形式的流丽而已。
春行即兴'一'
'二'
宜阳城下草萎萎 ,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一'“即兴”,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乘兴而作。
'二'“宜阳”,古县名,唐时改称福昌,在今河南省福昌县附近。
岑参
岑参 (七一五一七七○),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人,先世居南阳棘
阳(今河南省新野县东北)。出身于官僚贵族家庭,天宝三年(七四四)进
士,天宝八年 (七四九)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中掌书记。天宝末,封常清
… 页面 91…
任安西节度使,岑参摄监察御史,充安西、北庭节度判官。肃宗在凤翔时,
任右补阙,后出为虢州(令河南灵宝县南)长史。五十五岁左右升为嘉州(今
四川省乐山县)刺史。罢官后客死成都旅舍。有《岑嘉州集》,存诗三百六
十首。
岑参几度出塞,久佐戎幕,对边地征战生活和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
体会。他曾以激越的情思歌颂了边防战士英勇的战斗精神,描写了多种多样
的边塞生活。他的边塞诗大都即事命题,绝少因袭。从他的诗里我们可理解
到古代远征者的理想:他们远涉沙碛,不只是为了勤王报国,更重要的是为
了保卫边地人民的和平生活。他描写了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也写到苦乐悬
殊的官兵生活。与所写的内容相适应,他采取了不同韵律的歌行体,使声调
与内容相互适应,相互发挥。他的诗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诗风奇峭,远播
异域,是盛唐的一位重要作家。最得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称赞,“以为太白、
'一'
子美之后一人而已” 。
'一'见陆游《渭南文集》卷二十六《跋岑嘉州诗集》。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
'二'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然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三'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
'四' '五'
瀚海阑干千尺冰,愁云惨谈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
'六'
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
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一'天宝十三年 (七五四)岑参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宫。这诗是他在轮台幕府雪中送人归京之
作,表现了边防军营中的奇寒与天山、瀚海的壮丽雪景。
'二'这四句写边塞北风猛烈,飞雪来得很早。 “白草”,《汉书·西域传》颜师古注:“白草
似美而细,无芒,其干熟时正白色,牛马所嗜也。”王先谦补注谓白草“春兴新苗与诸草无异,冬枯
而不萎,性至坚韧。”“忽然”,一作“忽如”。“梨花”,指雪。
'三'这四句写苦寒。“角弓”,见王维《观猎》注'二'。“控”,引弓。“都护”,见王维《使
至塞上》注'五'。
'四'这两句写塞外大雪时景象,前句写地,后句写天。“瀚海”,沙漠。“阑干”,纵横貌。
“千尺”,一作“百丈”。“惨谈”,阴暗。
'五'这句说到送归。“中军”,古时多分兵为中、左、右三军。中军为主帅发号施令之所。这
里指轮台节度使幕。
'六'这两句写近处的风雪:因为下雪时间较久,辕门外的红旗已经僵硬得不能飘扬。隋虞世基
《出塞》:“雾暗烽无色,霜旗冻不翻。”不及岑诗生动。“辕门”,见王昌龄《从军行》(“大漠
风尘日色昏”)注'二'。“掣”,极写风吹,仿佛把风拟人化了。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一'
'二' '三'
侧闻阴山胡儿语 ,西头热海水如煮 。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
'四'
肥。岸旁青草常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蒸沙烁石然虏云 ,沸浪炎波煎汉
'五'
月。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隅 。势吞月窟浸太白,气连赤坡通单
'六'
于 。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见夕阳海边落。柏台霜威寒逼人,热海炎气为之
… 页面 92…
薄 '七' 。
'一'“热海”,湖名,即今苏联啥萨克境内的伊塞克湖,唐时属安西都护府辖。“诗御”,官
名,侍御史的简称,居殿中,纠察非法。
'二'“侧闻”,表示作者并未去过热海,诗中所写都是得之传间。“阴山”,自古即为匈奴常
居之地,这里泛指边地的山,不一定指令人蒙古的阴山。
'三'这句以下都是描述热海奇景。“西头”,西边地尽头。古代一般人无地圆观念,以为地有
尽头。
'四'“然”,同“燃”。
'五'这两句说地下的阴火(对太阳的阳火而言)燃烧着。“天地炉”,用贾谊《鹏鸟赋》“天
地为炉”句意,是说天地好象都被阴火燃烧。“何事”句意谓它为什么偏偏烘烤西边这个角落呢?
'六'这两句写热海的热力上侵太空的星辰,远及汉、胡各地。“月窟”,月中,或用以指极西
之地。梁简丈帝 《大法颂》:“西逾月窟,东渐扶桑。”“大白”,即金星,亦名启明,晨出东方。
“赤板”,在陕西省洋县东龙亭山。“单于”,指单于都护府所在之地。
'七'这四句说举杯送君于天山城外,见夕阳落于热海之边,侍御是那么威严、冷峻,连热海的
炙成都要为之消减。“郭”,外城。
“柏台”,《汉书,朱博传》:“御史府中列柏台。”又以御史纠弹不法,有秋霜肃杀之气,
故说“霜威寒逼人”。“之”,一作“君”。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一'
'二'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族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干已在金山西。
'三'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 '五'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 ,战场白骨缠草
'六'
根。剑河风急雪片阔 ,沙
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