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称,唐代人有时以“属国”代指使臣,如杜甫《秦州杂诗》“属国归何晚”,九家注引《汉书》苏
武归汉为典属国的事。这里“属国”指往吐蕃的使者。王维奉使问边,所以自称属国。 《王右丞集》
赵殿成注以属国指地方,引 《汉书·武帝纪》“五属国”颜师古注来解释。按“属国”在东汉是州下
的行政区名,凉州有居延属国(见《后汉书·郡国志》)。此诗“属国”指人指地均可通,但揩人句
法比较顺。“居延”,汉末设县,在今甘肃省张掖县西北。此二句一本作“衔命辞天阙,单车欲问边”。
'三'“征蓬”,言蓬草遇秋,随风远去。
'四'“孤烟直”,孤烟指烽火与燧烟,古时边塞告警或报平安的信号。燧烟燃狼粪,取其烟直
而聚 (见《酉阳杂俎》),故云孤烟直。“长河”,指黄河。
… 页面 49…
'五'这两句写在萧关遇到侦察的骑兵,得知首将(都护)正在前线。“萧关”,在令宁夏回族
自治区固原县东南。“候骑(音季)”,骑马的侦察兵。“都护”,当时边疆重镇都护府的长官、首
将。“燕然”,见前陈子昂《送魏大从军》注'六'。
积雨辋川庄作'一'
'二' '三'
积雨空林烟火迟 ,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
'四' '五'
鹏 。山中习静观朝谨,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
'六'
更相疑 。
'一'本篇写辋川久雨后的景象。“积雨”,久雨。
'二'这句写久雨后空气湿润,气压低而无风,烟火缓缓升起。“迟”,缓。
'三'这句写蒸藜炊黍送给在东边田里工作的人吃。“藜”,一年生草本,高五六尺,新叶嫩苗
均可食。茎坚老者可为杖。“菑(音资)”,已经开垦了一年的田地。这里泛指田亩。“饷”,送饭。
'四'“漠漠”,水田广布貌。“阴阴’”,幽暗。
'五'这两句说独居养性,常对朝槿冥想,或摘露葵以供斋食。“槿”,木槿,落叶灌木,夏秋
之交开花,有红、紫、白数种,朝开暮落,故称朝槿。古人常用来作为人生无常的象征。诗人结合佛
家思想而说“观”(参悟)。“清斋”,即斋食。佛家过午不食叫斋,世俗又以素食为斋。“露葵”,
即绿葵,一种素菜(见《颜氏家训·勉学篇》)。《旧唐书·王维传》:“维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
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这首待正是王维晚年生活的写照。
'六'末两句言自己与人不拘形迹,海鸥为什么还要猜疑呢?“争席”,《庄子·杂篇·寓言》
记载,阳子居 (杨朱)去见老子时,旅舍的人欢迎他,拿凳子给他坐,其他客人给他让座。他从老子
处学了道理返回时,旅客们不再给他让座,而与之“争席”了。郭象注云:“去其夸矜故也。”这里
用“争席罢”表示与人无隔膜。“海鸥”,《列子·黄帝篇》载,有人住在海边,与鸥鸟相亲相习。
他的父亲知道了,要他耙鸥鸟捉回去。他再去海边,海鸥便不飞近他了。
塞上作'一'
'二'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
'三'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
'四'
。
'一'本篇原注“时为御史监察塞上作”(参阅《使至塞上》注'一')。全诗借汉朝与匈奴的对
抗,以指唐朝对吐蕃的斗争。
'二'前四句写匈奴人打猎的活动,表现他们的强悍。“居延”,见《使至塞上》注'二'。“天
骄”,指匈奴。 《汉书·匈奴传》:“单于遣使遗汉书云:‘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
也。’”“白草”,产于北方关外的一种草,干时呈白色。“碛”,沙漠。
'三'这两句写汉人边将守卫疆土的紧张情况。匈奴以校猎为名,调动军队,有随时伺机进犯的
可能,须防守不懈。当时唐朝与吐蕃作战小胜,斗争并未结束,王维此诗有勖勉边将警惕敌人的意思。
“护羌校尉”,武官名,汉武帝时置,秩比二千石,持节以护西羌(见《后汉书·光武帝纪》注引《汉
官仪》)。“乘”,登。“障”,障堡,古代于关塞险要处筑堡设障以防御敌人。“破虏将军”,武
官名。将军有临时设置的,加以临时的称号,如破虏将军、度辽将军等。“辽”,辽河。这里是借用,
非实指。
'四'末两句说大将有功,朝廷将赐给玉剑、角弓和戴着珠勒口的良马。“玉靶”,镶玉柄的剑。
“角弓”,用角装饰的弓。“霍嫖(音飘)姚”,汉武市时霍去病曾为嫖姚校尉,此处借指崔希逸。
… 页面 50…
鹿柴 '一'
'二'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一'本篇为田园组待《辋川集》二十首的第五首。“柴(音寨)”,一作“砦”,栅篱。“鹿
柴”,辋川的地名。
'二'“返景”,夕阳返照的光。
白石滩'一'
'二' '三'
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 。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 。
'一'本篇原列《辋川集》第十五首。
'二'“蒲”,水草,可编席,嫩者可食。“向堪把”,言绿蒲眼看长得可以把握了。
'三'这两句说浣纱女子家住水东水西。
辛夷坞'一'
'二' '三'
木末芙蓉花 ,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
'一'本篇原列《辋川集》第十八首。“辛夷”,即木笔树。坞中有辛夷树,故名。
'二'“木末”,树杪。“芙蓉花”,指辛夷花。芙蓉与辛夷花色相近,故称。裴迪《辋川集》
和诗有“况有辛夷花,色与芙蓉乱”可证。
'三'末两句写坞中的寂静。
鸟鸣涧'一'
'二' '三'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
'一'这首诗是王维题友人皇甫岳所居诗《皇甫岳云谿杂题五首》中的第一首。
'二'“桂花”,亦称木犀,有春花、秋花、四季花等不同种类,此处所写当是春日发花的一种。
一说是冬天开花的桂,春深花落。“闲”,寂静意。在寂无人声人迹处,花开花落无声无息。参看《辛
夷坞》。
'三'末两句写只有被月色惊扰了的山鸟时鸣的声音,稍稍打破山涧中的沉寂。花落、月出、鸟
鸣都是动,却更深刻地表现了山林的幽静。
山中
'一' '二' '三'
荆谿白石出 ,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 ,空翠湿人衣 。
'一'“荆谿”,本名长水,源出陕西蓝田县西北,于长安东北方入灞水。后秦时避姚苌讳,改
名荆谿。又自后魏以来讹以为浐水。
'二'“元”,原。
'三'这句写山色浓翠,似欲流欲滴,故有湿衣之感。
少年行'一'
… 页面 51…
'二' '三' '四'
新丰美酒斗十千 ,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 ,系马高楼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