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平的亲属代指贵戚。
'十'这两句慨叹贫女虽美,却无人怜爱。“越女”,指西施,春秋时越国美女,被越王勾践献
给吴王夫差。西施贫贱时曾在江头浣纱。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一'
'二'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
'三' '四' '五'
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 ,狂歌五柳前 。
'一'“辋川”,水名,在今陕西省蓝田县南终南山下。山麓有宋之间的别墅,后归王维。王维
在这里住了三十多年。“裴迪”,诗人,王维的好友,与王维唱和较多。
'二'“转苍翠”,一作“积苍翠”。“潺湲”,水流声。
'三'“墟里”,村落。“孤烟”,炊烟。
'四'“接舆”,春秋时楚国隐士陆通,字接舆,佯狂遁世。参见陈子昂 《度荆门望楚》注'四'。
此处以接舆指裴迪。
'五'“五柳”,即陶潜。见《老将行》注'八'。此处王维以陶潜自比。
… 页面 47…
山居秋瞑 '一'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
'二' '三'
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一'“瞑”,夜,晚。
'二'这两句说,竹林间人声喧闹,是浣衣妇女归来;水上的莲花摇动,有渔船沿流而下。
'三'末两句说山中春天的花草即使消歇,也还可以留在山中。
《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原来是淮南小山为淮南王刘安招致
隐士之词,这里王维反其意而说,暗寓自愿归隐山林的意思。
终南山'一'
'二' '三'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
'四' '五'
阴暗众壑殊 。欲投入处宿 ,隔水问樵夫。
'一'开元末至天宝初,王维在他的终南别业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本篇可能即作于这一时期内。
终南山在陕西省长安县南五十里,又称秦岭,延绵八百余里,为渭水与汉水的分水界。
'二'“太乙”,即终南山。“天都”,指唐朝的首都长安。“海隅”,海边,海角。终南山并
不到海,这里说山峰相连直达海隅,是夸说终南山之宏大。“山”,一作“天”。
'三'这两句形容山高:四望白云缭绕,远处似有青青的烟雾,渐近之后,又看不见了。“入”,
有接近、进入的意思。
'四'这两句说终南山很大,一峰之隔便属于不同的分野;同一时间内,各山谷间的阴暗也有不
同。与上面两句都是写山中景象变化不一。“分野”,古人以二十八宿星座的区分标志地上的界域叫
“分野”。
'五'“人处”,有人居住的地方。
过香积寺'一'
'二'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迳,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
'三' '四'
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
'一'《文苑英华》作王昌龄诗。此诗写山林幽邃,古寺深藏。“香积寺”,故址在今陕西省长
安县南。
'二'前四句追述初入山中时,并不知为白云所缭绕的山峰间尚有古寺深藏,故曾讶异何以在罕
无人迹之处,竟然传出钟声。
'三'“咽危石”,流泉经过高险的山石发出幽咽之声。“冷青松”,写深山树木葱郁,连照到
松树上的日光也有寒意。两句都是倒装句法。
'四'前面写由远而近经过寺外所见的景物。末两句借一个佛教典故想象寺内僧人的禅修生活。
意谓潭曲本是毒龙的窟宅,现在空无所有,想必是毒龙已被高僧所制服了。“安禅”,僧人坐禅时心
身晏然入于禅定,谓之“安禅”。“制毒龙”,《涅槃经》:“但我住处有一毒龙,其性暴急,恐相
危害。”“毒龙”作“妄想”解亦可通,说高僧能坐禅入定,克服妄想。
观猎'一'
'二' '三'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
… 页面 48…
'四' '五'
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
'一'这是一首描写将军打猎的诗。题一作 《猎骑》。宋人郭茂倩摘前四句编入《乐府待集·近
代曲辞》,题作 《戎浑》。按唐人姚合《极玄集》及韦庄 《又玄集》均以此诗为王维作,较可信。
'二'“角弓鸣”,劲风吹动角弓的弦发出鸣声。“角弓”,用角作装饰的硬弓。“渭城”,秦
时咸阳城,汉改称渭城。在今西安市西北,渭水之北。
'三'这两句写原平草枯,积雪已消。由于草枯,雉兔之类无处藏躲,便觉得鹰眼更为锐利;由
于雪尽,马奔驰时便少沾滞,更觉轻快。
'四'这两句是夸说驰骋之疾速。“新丰市”,故址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北,是古代产美酒的地
方。“细柳营”,在今陕西省长安县,是汉代名将周亚夫屯军之地。
'五'“雕”,猛禽,飞得很快,不易射中,古时常用射雕来较量本领,称赞会射箭的人叫“射
雕手”。
汉江临泛'一'
'二'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
'三' '四'
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
'一'“汉江”,即汉水。发源于陕西省宁强县嶓冢山。初名漾水,经褒城会褒水后才称汉水,
入湖北省至汉阳流入长江。“临泛”,临流泛舟。元方回《瀛奎律髓》题作《汉江临眺》。
'二'“楚塞”,指楚国地界。“三湘”,湘水合漓水称漓湘,合蒸水称蒸湘,合流水称流湘,
故又称三湘。“荆门”,见陈子昂《度荆门望楚》注'一'。“九派”,九条支流。《文选》郭璞《江
赋》:“流九派乎浔阳。”李善注引应劭《汉书》注:“江自庐江浔阳分为九。”这两句写江汉相通
之广,南连三湘,西起荆门,东达九江。
'三'这四句写江水的浩渺。因江水无际,好象流出天地之外;远山亦若隐若现,若有若无。水
势盛,便觉郡邑若浮;江水流向天际,远处的天空好象也在浮荡。
'四'末两句说襄阳风景好,愿与山翁一起,留在这里酣饮。“山翁”,指山简,晋竹林七贤山
涛之子,曾为征南将,镇守荆襄,常去郡中习家池 (荆州豪族习氏的园池)宴饮,每饮必醉。这里借
指当时襄阳的地方官。
使至塞上'一'
'二' '三'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四' '五'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一'开元二十五年(七三七)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王维奉使出塞宜慰,并在
河西节度使幕兼为判官。本篇即写出塞时沿途景色。
'二'前两句写轻车出使,慰问塞上将士。“单车”,轻车简从。“属国”,典属国(秦汉官名)
简称,唐代人有时以“属国”代指使臣,如杜甫《秦州杂诗》“属国归何晚”,九家注引《汉书》苏
武归汉为典属国的事。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