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是供口腹享受的荔枝,欣然而“笑”。《新唐书·杨贪妃传》:“妃嗜荔
支,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苏轼《荔
支叹》云“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把此诗第三句的含义对比
得更强烈;“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支龙眼来”,反用第四句,指斥得更
直露。
二
'一' '二'
新丰绿树起黄埃 ,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
'三'
来 !
'一'“新丰”,唐县名,在陕西临潼东北,与华清宫相距不远。
'二'原注:“帝使中使辅璆琳探禄山反否,璆琳受禄山金,言禄山不反。”“探使”,指璆琳。
'三'“霓裳”,即《霓裳羽衣曲》,见《长恨歌》注'十三'。“千峰上”,指骊山上。这两句
说唐玄宗纵情声色,醉生梦死,直至安禄山叛军攻破中原大地,才罢歌舞。
三
'一'
万国笙歌醉太平 ,倚天楼殿月分明。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二'
。
'一'“万国”,指全国各地。
'二'“乱拍禄山舞”,《旧唐书·安禄山传》载,安禄山体肥,重三百三十斤,但能在唐玄宗
前作 《胡旋舞》,其“疾如风”。“乱拍”,指安禄山舞时在旁的宫人们拍掌表示节拍,因为舞得快,
拍乱了。“下”,落下。说笑声从骊山高处吹落下来。“乱拍”引起笑声。安禄山肥胖,舞态滑稽也
引起笑声。这两句写华清宫中的狂欢也有安禄山参加,讽刺更尖锐。
读韩杜集
… 08…
'一' '二'
杜诗韩集愁来读 ,似清麻姑痒处搔 。天外凤凰谁得髓?无人解合续弦
'三'
胶 !
'一'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曾说:“李杜泛浩浩,韩柳摩苍苍。近者四君子,与古争强
梁。”此句即谓杜甫、韩愈的作品气势雄伟,振奋人心,能使人解愁去忱。
'二'“麻姑”,仙女,《太平广记》卷六十引《神仙传》:“麻姑鸟爪(指爪长如鸟)。蔡经
见之,心中念言,背大痒时,得此爪以爬背,当佳。”此句称赞杜、韩作品善于描写难言之情和难状
之景,言人所欲言而不能言者。
'三'“续弦胶”,亦作鸾胶,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由夙凰嘴等制成的胶,能使断弦粘合如新。《汉
武帝外传》即记“西海献蛮胶”。据《海内十洲记》,传说续弦胶由风喙麟角合煎而成。这两句慨叹
杜、韩高度的文学成就后继无人。
长安秋望
'一' '二'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
'一'上旬说楼高出树上;下句说天空澄净得象一面镜子,丝毫的云也没有。
'二'“南山”,指终南山。“两相高”,秋季气爽,寥阔的天宇显得比平时高,山峰也显得比
平时高,二者象是互相竞赛,这样说实际上是賛美终南山有欲与青天比高的气概。
江南春绝句
'一'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二'!
'一'“南朝”,宋、齐、梁、陈四朝。“四百八千寺”,南朝皇帝及世家大族都崇信佛教,梁
武帝尤甚。参看 《南史·郭祖深传》:“时帝大弘释典,将以易俗,故祖深尤言其事,条以为都下佛
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
'二'“楼台”,即指寺院的建筑。末两句写景如画,景中寓情,凭吊南朝的覆亡,并讽其迷信
佛教,广建佛寺。唐代君主也崇信佛教,寺字奢丽,杜牧写此诗含有现实的讽谕意义。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一'
'二'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三'。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四'
。
'一'本篇当作于开成三年(八三八)。时杜牧任宣州(州治在今安徽省宣城县)团练判宫(团
练使幕中的僚属,掌管文书工作)。“开元寺”,建于东晋,初名永安。杜牧在宣州时常游此寺,见
《题宣州开无寺》、《开成三年宣州开元寺作》、《宣州开元寺南楼》等诗。“宛溪”,一名东溪,
在宣州东。参看李白 《秋登宣州谢朓北楼》注'三'。
'二'首二句以文物不见、风景依旧寄慨。“六朗”,指吴、东普、宋、齐、梁、陈。
'三'这句说人们世代厨住溪边。 《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张老曰:‘美哉轮(高
大)焉!美哉奂 (众多)焉!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
'四'《史记·越世家》:“范蠡事越王勾践,既苦身戮力,与勾践深谋二十余年,竟灭吴,报
会稽之耻。……还反国,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乃装
… 09…
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又,《吴越春秋》卷六《匀践伐吴外传》,“(范
蠢)乃乘扁舟,出三江,人五湖,人莫知共所适。”这两句用范蠡泛舟五湖的故事来抒写感慨。“五
湖”,太湖及其相属的四个小湖,因而也可作太湖的别称。参看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注'十
九'。
早雁'一'
'二' '三'
金河秋半虏弦开 ,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 ,长门灯暗数声
'四'
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
'五'
苔 。
'一'本篇以早雁喻兵乱中的流亡者。武宗会昌二年(八四一)八月,回鹘南进,诗中所说的“虏
弦”、“胡骑”或许是指回鹘。
'二'前四句叙述“早雁”南飞时的惊恐散乱。“金河”,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秋
半”,指八月。
'三'“仙掌”,西汉长安建章宫内设承露盘,下有铜铸仙人伸掌捧托。参看李贺《金铜仙人辞
汉歌》。
'四'“长门”,宫名,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后幽居之地。
'五'后四句嘱咐“早雁”不要飞回战乱的北方,江南有“菰米”、“莓苔”为食,尚堪留居。
“流湘”,水名,见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注'十四'。“菰米”菰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浅水中,花
谈紫色,嫩茎叫茭白,果实呵菰米。“莓苔”,蔷薇科植物,种类很多。常见者花白色,子红色,味
酸甜。
赤壁'一'
'二' '三'
折戟沈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
'四'
乔 。
'一'本篇一作李商隐诗。“赤壁”,今湖北省蒲析县西北,长江南岸,相传是三国时吴、蜀联
军火烧魏军之处。
'二'“折戟”,折断的载。“将”,拿起。
'三'“不与”,等于“若不与”。“周郎”,即周瑜。“便”,方便。
'四'“铜雀”,台名,建安十五年(二一○)曹操建于邺城 (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以楼顶
铸有大铜雀而得名。“二乔”,即大桥、小桥姐妹。分嫁孙策和周瑜。《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孙)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