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诗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 
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十一'。鸿雁长飞光不度,鱼 
龙潜跃水成文'十二'。昨夜闲潭梦落花'十三',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 
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十四'。不知乘月几 
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十五'。 

      '一'“春江花月夜”,乐府旧题,属《清商曲·吴声歌》,相传创自陈后主(见《旧唐书·音 

乐志》)。本篇除描写花月春江绚烂的景色之外,极写民间的离别相思之苦,和旧时供宫廷娱乐的歌 

曲便不相同了。 

      '二'开头两句写长江下游水面宽阔,春潮高涨,江海不分。明月升于东方,恰遇涨潮,似从浪 

潮中涌现。 

      '三'“滟滟”,水面闪光貌。这句写月渐升高,清光似随潮水从东海涌进江来,照射四方。 

      '四'“芳甸”,遍生花草的平野。 

      '五'“霰(音现)”,雪珠。 

      '六'这四句写月满光盛,一片皎洁。霜在古人想象中以为象雪一样从空中落下,所以常说“飞 

霜”。这里是以霜比月色,所以说只觉其“流”而不觉其“飞”;虽然不觉得霜飞而汀洲之上却象是 

盖了一片浓霜,使得白沙“看不见”了。 

      '七'这六句写诗人以大自然和人生对照而产生的感慨。 

… 页面 22…

      '八'这四句落到“白云”、“扁舟”,引出客思离愁。前二句写白云离开青枫浦而去,象征着 

人的分别。后二句以“扁舟子”和“楼头妇”对照,显出两地相思。“青枫浦”,今湖南省浏阳县有 

此地名,一名双枫浦,但此处只是泛指。“扁(音偏)舟”,孤舟。 

      '九'从“可怜”句以下都是设想闺中女子的相思之苦。“裴回”,同“徘徊”。曹植《七哀诗》: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十'这两句写月光来照闺中和砧上,挥遣不去,好象对人有情。 

      '十一'这两句写闺中女子的痴想,要随着月光照见在外地的丈夫。“相闻”,互通音讯。“逐”, 

跟从。“月华”,月光。 

      '十二'这两句写月光的普照和深照。鸿雁是飞得远的,但也不能逾越月光。江水是深的,但水 

底的鱼龙也因月光的照射而活动起来。 

      '十三'这句说昨夜梦见花落江潭,感到一番春事又将过去,引逗下文“江水流春去欲尽”。 

      '十四'“碣石”,山名,在今河北省。“潇湘”,水名,在今湖南省。这里以碣石代表北方, 

潇湘代表南方。“无限路”,言离人相去之远。 

      '十五'本篇以月生起,以月落结。结句言江树满挂着落月的余辉,仍然牵引人的情思。“摇情”, 

激荡情思,犹言牵情。 

                                          张说 

      张说 (六六七——七三一),字道济,一字说之,洛阳人。历仕武后、 
中宗、睿宗、玄宗四朝。他在武氏朝因不附和张易之兄弟,忤旨,配流钦州。 
中宗即位,召还。玄宗时张说为中书令,封燕国公,后为集贤院学士。尚书 
左丞相。有 《张燕公集》。 
      张说能文辞,与苏颋 (许国公)齐名,时号“燕许大手笔”。其文有意 
矫正陈隋以来浮丽的风气,讲究实用,重视风骨。长于碑志,大都刚健朗畅。 
他也好做诗,篇什不少,但应制之作占了很大比重。他的诗不追求华丽。抒 
情的作品往往悽婉,所谓“得骚人之绪”,贬官岳阳时这个特色比较显著。 

                                     蜀道后期'一' 

                              '二'                                 '三'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 

      '一'这首诗写作者从蜀中归洛阳,落后于预定的日期。作者有 《被使在蜀》、《再使蜀道》等 

诗,说明他曾两次到四川,但是《旧唐书》和《新唐书》的《张说传》都不曾记载。《被使在蜀》和 

本篇在张说的诗集中编次挨近,可能写作的时间也相近,可以参看。 

      '二'“争日月”,争取时间。“预期程”,预先定下期限。这两句说旅途来往本来是抓紧时间, 

预定程限的。 《被使在蜀》云:“即今三伏尽,尚自在临邛(今四川省邛崃县)。归途千里外,秋月 

定相逢。”末句即所谓“预期程”。 

      '三'这两句表示归期迟干预定的时间,不说未能赶在秋前到达洛阳,却说秋风不肯等待,抢先 

到洛阳去了。 

                                      邺都引'一' 

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眦相驰逐。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 
   '二'                                            '三' 
屋  。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漫漫漳河曲 。城郭为墟人代改,但见西园 

… 页面 23…

         '四' 
明月在  。邺旁高冢多贵臣,蛾眉曼睩共灰尘。试上铜台歌舞处,惟有秋风 
         '五' 
愁杀人  。 

      '一'“邺都”,指三国时代魏国的都城,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作者于开元元年(七一三)迁 

相州刺史。相州就在这地区。“引”,诗体名。元稹《乐府古题序》:“《诗》讫于周,《离骚》讫 

于楚。是后诗之流为二十四名,……而又别其在琴瑟者为操、引。” 

      '二'“魏武”,即曹操。曹操在汉末封魏王,他的儿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武帝。“草创”, 

开始创立基业。“天禄”,天赐的福禄,古代迷信思想认为人的遭遇都由天帝的意旨决定。“争天禄”, 

犹言争取天命。“群雄”,指当时和曹操争夺霸权的人。“睚眦(音涯自)”,怒目而视。“赋华屋”, 

作赋于华屋之中,或为华丽的建筑作赋 (例如《铜雀台赋》)。这四句概述曹操的文武事业,措语很 

简括。 

      '三'“都邑”,大小城市。“缭绕”,屈曲环绕。“漳河”,水名,源出山西的清漳水和浊漳 

水,到河南林县合流为漳河,经过临漳。这两句写邺都的形势和繁盛景象。 

      '四'“人代”,人事、朝代。“西园”,亦称“铜雀园”,曹操所建。曹氏父子常在这里和文 

士宴会赋诗。因为他们常作夜游 (曹丕《芙蓉池作》“乘辇夜行游,逍遥步西园”:曹植《公宴》诗 

 “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明月澄清影,列宿正参差”)。所以本篇特以“但见西园明月在”表示 

怀吊。这两句写邺都今昔环境的变化。 

      '五'《楚辞·招魂》:“蛾眉曼睩(音禄),目腾光些。”“蛾眉”,漂亮的眉毛。“曼”, 

美。“睩”,是“矑”字之变,“矑”即瞳子。“蛾眉曼睩”,形容女子眉眼的美,用来代指美女。 

 “铜台”,铜雀合的省称。汉建安十五年(二一○)曹操造台,高二丈五尺,楼顶置铜雀。曹操“遗 

令”叫他的歌伎定时登台歌舞,娱乐他的魂灵。这四句写邺都繁华销歇,高台只剩悲风,贵人、美人 

早已化为尘土。这首诗开端写魏武草创,最后写铜台秋风,诗的一起一结就是曹操的一始一终。 

                                         张九龄 

      张九龄 (六七三——七四○),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 
人。擢进士后又以“道侔伊吕科”策高第,为左拾遗。累官至中书侍郎同平 
章事,迁中书令。他是唐玄宗朝有声誊的宰相之一,在朝直言敢谏,曾预料 
安禄山的反叛,主张早除祸患。唐玄宗后来深悔不曾听他的忠告。九龄被李 
林甫所忌,终于受他排挤,罢政事,贬荆州长史。有《曲江集》。 
      张九龄的文学为当世所推重,他的文章不求富艳,超越当时的风气。张 
                                        '一' 
说评为“如轻缣素练,实济时用” 。他的诗和雅清淡,有人认为他开了王、 
                   '二' 
孟、储、韦一派  。《感遇》等作运用比兴,寄托讽谕,继承了魏晋的优良 
传统。 

      '一'见唐刘肃《大唐新语》文章类。 

      '二'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九:“张子寿首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