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99年1月26,由于德勤和SAP双方在付款条件方面未达成一致意见,咨询顾问撤离联想,项目处于停滞状态。3月最后一天,咨询顾问与联想ERP项目组共同提交了第二阶段交付成果报告,才标志着目标确定阶段正式结束。
王晓岩在4月初成为替代朱立南的项目总监,她被要求投入50%以上的时间,增加对项目的推进力度。她在5月带领人马到处巡回演讲,试图改变子公司对ERP项目不了解、不认知的现实。
那个月,在联想集团助理总裁以上干部和项目组动员会上,柳传志以一段媒体报道为引子:“(联想ERP项目)实施到年底,就会发现,旧的已破,新的难立,媒体跟踪,苦不堪言……”他一字一顿地念给全体干部听,他激动地再次表达了联想必须将ERP做成的决心。李勤则代表执委会决定,如果ERP做不成,从执委会开始,各级干部都要受到处罚,扣奖金、扣工资、甚至降职处理。
寻找突破口(3)
媒体压力和习惯性势力的反动使柳传志痛下决心,他的怒气产生强大震撼不可避免地使那些人惊惧,“促进了高层领导和子公司对ERP项目的关注和投入。”
2000年1月5日,联想ERP系统正式上线。5日早9∶00,李勤、朱立南、王晓岩举行了简短的ERP上线仪式。2月14日,联想ERP系统正式独立运行。“业务的顺利进行和财务结账的结果与预期相符标志着ERP系统上线的成功。”
在一份138507字的ERP的总结报告中,那些在辛苦中熬过一年半的人说:“2月14日,参加ERP实施的每个联想人都忘不了这一天。”
王晓岩后来觉得联想上ERP系统是柳传志对管理的认识:“柳总很奇怪,联想其实不是很张扬,特别是ERP这样的事,还没做成就开发布会,还大规模实施。当时也问为什么,柳总说不做ERP等死,做了ERP,做不好,可能是早死,死得更快,做ERP必须做成,就是在悬崖边上,联想没有退路,只能成,不能败。上ERP的企业,不管怎么样,它一定会遇到困难,关键是领导者的信念、信心。”
ERP使王晓岩得到很多,其中有赞美和掌声,也有怨恨和口水,是其“心灵路程上很痛苦的一件事”。ERP刚上线不久,王晓岩特别怕别人提到ERP,他们总跟她说:“连保安今天说那事做不好都会说:都是ERP给闹的。”她回到“电脑公司”,每次开总裁室会议,都怕听到ERP这个词,因为她知道“绝对不会有好话,什么事都说是ERP上线造成的”。半年之后,一切都改变了,若是王晓岩提出撤除ERP系统,那她一定会像ERP刚刚上线时一样,成为整个联想的敌人。
心理学家调查的结果是,一种变革出现时,拼命反对和拼命拥护它的人,各占5%,一般反对和一般拥护的各占25%,无所谓的占40%,然而一旦变革发生动荡,那些无所谓的人便会投靠反对者的队伍中。
ERP刚上线,王晓岩觉得所有人都以她为联想罪人,等到ERP实施成功,她则又成为联想功臣。2001年秋天联想已经完成分拆,那时候很多人才真正理解ERP到底为联想带来了什么。他们那时候才相信,信息化是联想的竞争力之一;联想不再是“土八路”,而是正规军了,不再靠鸟铳打仗,而是装备了真正的冲锋枪。
“柳总也好,元庆也好,都是希望看到企业问题在哪儿,好找出解决方案,”王晓岩说,“等于假如你现在你觉得你胖,但是你不知道你到底体重多少,你也不知道你采取的方案是不是起到了减肥的作用。怎么办呢?其实ERP就是那个体重计,你到底比标准体型胖了多少,你知道了,你就开始采取措施。”
王晓岩总是担心人们将ERP理解为官僚化的、死的系统,而非有生命力的管理思想。她说:“它是大量的参数。简单一点说,它是布料,它不是成衣。ERP本身做出衣服合不合适,是你裁缝的本事。裁缝就是管理者,别指望拿来布料就漂亮了,但是没有布料不行。”
外界很少知道ERP到底为联想带来了什么,但数据可以说明一切。在一项关乎未来的斗争中,柳传志赢得了观念,王晓岩赢得了信任和权力。他们永远也赢不了时间,但奇怪的是,他们真的曾与时间较量,并且将时间牢牢控制在手中。
作为一个承前启后的行动,联想推行ERP为其成长赢得了空间。我们今日很难判断ERP到底能够为联想带来什么,但几年来ERP为联想节省的近10亿资金却使联想有实力面对足够芜杂的历史局面。照这样的逻辑推衍,则ERP虽未达到设计时尽心竭力的完美,却至少在今天被证明发挥了功效。
就在ERP推进的时候,柳传志开始策划一个惊天动地的行动。多年后,他依旧觉得自己将联想集团分拆的行动是一个伟大的创举。这个创举解决了杨元庆与郭为的冲突,曾一度被认为是“完美分拆”,直到杨与郭重新面对各自的难题。
【注释】
[1]《中科院党组扩大会议审定试点实施纲要,联想集团与计算所的整体改革成为1998年试点工作的重点》,《计算所改革工作简报》第三期,1998年8月27日。
[2]参考《将ERP进行到底》,联想控股公司ERP项目小组。
[3]联想档案,A01…1998…5…22。
《联想局:一家领袖企业的中国智慧》 第73节
《联想局:一家领袖企业的中国智慧》 第73节
作者: 迟宇宙
完美或不完美的分拆(1)
早在1997年春天的时候,柳传志便称赞杨元庆是个“发动机”。“他驱使下面的每一个部门的头头是小发动机,而这些头头驱使下的小部门的头头是小小发动机,一直驱使到每一个员工。”他说杨元庆同志“功不可没”,“已经成为一个基本上能经得起批评同时也经得起表扬的干部了”。[1]
因为杨元庆成为“发动机”,柳传志得以在1997年联想集团的圣诞讲话中宣告:“现在联想集团经过了一年的努力,内地和香港两部分业务有机结合在一起,五千多员工精神抖擞,准备大干一场!”
联想集团组成了新的董事会,香港著名律师曾宇佐和香港中银集团港澳管理处的高官赵建平成为非执行董事,李勤、曾茂朝、杨元庆、马雪征、郭为与柳传志一起成为董事会成员,柳传志是主席,李勤是副主席。柳传志说李勤“和我一起经历无数次的惊涛骇浪,也一起共享登上一个比一个更高山峰的欢乐”,介绍曾茂朝“现在公司负责监察、审计工作”,说杨元庆“主管联想品牌电脑业务战功赫赫。1996年担任北京联想集团副总裁。前天股东通过,担任香港联想控股执行董事”,说马雪征“是公司的大管家”,郭为“有丰富的管理经验”。[2]
细心的人从他们的排名中看到了杨元庆的成长轨迹,他事实上已经成为联想新一代的“代言人”和“仲裁者”,他甚至超过了联想集团的CFO而成为最受镁光灯偏爱的年轻人。这些处心积虑的细节在后来得以证实。
成长
1997年8月下旬,李勤访问了韩国,他回国后说他感触很深:“在每个城市都能在显著的位置看到三条标语,上面的韩国字念成汉字的音就叫做:‘身土不二’,‘农都不二’,‘劳资不二’……‘身土不二’是说要买国货,‘农都不二’是说要吃国粮,‘劳资不二’意思是劳资团结一致。通过观察和接触,我感到韩国人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们不仅是这样说的,而且也是这样做的……我被韩国人这种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所深深地感动。正是在这种强烈的民族意识的氛围中,韩国的民族工业才得以迅速腾飞,国家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并且造就出三星、现代、LG、大宇这样的世界级大公司。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管国家大小,资源多少,有了这种精神,就能创造出奇迹,就是不可战胜的。”[3]
自联想诞生之日,柳传志就为联想借“民族”之势,到了联想危机四伏的1994年,他更是要“扛起民族计算机产业的大旗”。联想的借势使杨元庆获得了机会,在一场场角逐之后,他牢牢地盘踞了自己在联想的位置,不可动摇。
1997年4月10日,马雪征出任企划办主任,杨元庆出任电脑公司总经理,郭为出任联想科技发展公司总经理,吴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