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验的法则,我把它们都应用在我的爱弥儿和其他人的身上,并且使人们在极其详尽的
情节中看到我拟定的方法是能够付诸实践的;我准备实行的计划至少要做到这个样子。
至于说我是不是做得成功,那就要由读者判断了。
由于这个原因,我在开始的时候便很少谈到爱弥儿,因为,我对教育采取的首要准
则,虽同大家公认的准则相反,然而是非常明白的,凡是通情达理的人都很难说是不赞
成的。可是,当我继续说下去的时候,我的学生由于跟你的学生所受的教育不同,因此
他已经不再是一个一般的儿童,必须对他采取一套特殊的教法。从此以后,他就频频出
场,到结尾的时候,我没有一刻工夫不见到他,以致不论他说什么话的时候,都不需要
我替他说了。
我在这里没有论述一个好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才能,我假设了这些才能,并且假设我
自己具有这一切才能。在阅读本书的时候,人们将看到我对自己是多么落落大方。
我只谈一下我跟一般人意见不同的地方。我认为,一个孩子的教师应该是年轻的,
而且,一个聪慧的人能够多么年轻就多么年轻。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他本人就是一个
孩子,希望他能够成为他的学生的伙伴,在分享他的欢乐的过程中赢得他的信任。在儿
童和成年人之间共同的地方不多,所以在这个距离上永远不能形成十分牢固的情谊。孩
子们有时候虽然是恭维老年人,但从来是不喜欢他们的。
人们也许希望他的教师曾经是教过一次学生的,这个希望是太大了;同一个人只能
够教一次学生,如果说需要教两次才能教得好的话,那么他凭什么权利去教第一次呢?
一个人有了更多的经验,当然可以做得更好些;但他是不可能这样做下去的。不论
是谁,如果他相当成功地把这种事业完成一次之后,他就会感到其中的辛酸,因此就无
心再从事这样的工作了;至于说他头一次就做得很糟糕,那就可以预断第二次也一定是
很坏的。
我也认为,跟一个青年人相处四年,或教他二十五年,其间是有很大的差别的。你
是在你的儿子已经成长的时候才给他找一个教师的;而我则希望他在出生以前就有一个
教师。你所请来的这位教师每五年可以换一个学生;而我请来的这位教师则永远只教一
个学生。你把教师和导师加以区别,这又是一种愚蠢的想法!你还区别不区别门徒和学
生呢?只有一门学科是必须要教给孩子的:这门学科就是做人的天职。这门学科是一个
整体,不管色诺芬对波斯人的教育说了些什么,反正这门学科是不可分割的。此外,我
宁愿把有这种知识的老师称为导师而不称为教师,因为问题不在于要他拿什么东西去教
孩子,而是要他指导孩子怎样做人。他的责任不是教给孩子们以行为的准绳,他的责任
是促使他们去发现这些准绳。
如果说一定要十分仔细地挑选一个老师,那么,也必须容许老师去挑选他的学生,
尤其在打算挑一个学生来做样子的时候更是如此。不能根据孩子的天赋和性格来挑选,
因为,一方面只有在我的工作完成的时候才知道他有怎样的天赋和性格,另一方面我是
在他出生以前就接受了他作为学生的。假如我能够选择的话,我便照我假想的学生那样
选择一个智力寻常的孩子。我们要培养的,只是一般的平常人;只有他们所受的教育才
能作为跟他们相同的人的教育的范例。
地方对人们的教养并不是没有关系的;人们只有在温带才能达到十分健全的境地。
在两极地区显然是不利的。一个人并不象一棵树木那样栽在什么地方就永久留在那个地
方;从地球的这端走到另一端的人,就不能不比从中部出发到达同一个尽头的人多走一
倍的路。
一个温带地方的居民接连走过地球的两极,他所占的便宜更可以看得出来,因为,
虽然他所受的变化同那个从地球的一端走到另一端的人是一样的,但他的自然的体质起
变化的地方是不到一半的。一个法国人可以生活在新几内亚和拉普兰,但一个黑人却不
能同样地生活在托尔尼欧,一个萨摩耶人也不能生活在贝宁。此外,头脑的组织似乎在
两极地方也是不够达到完善的。无论黑人或拉普兰人都没有欧洲人那样聪慧。因此,如
果我希望我这个学生是居住在地球上的人的话,则我将从温带的地方挑选这个学生,例
如说,在法国,就比在其他地方挑选的好。
在北方,人们在不毛的土地上消耗的东西多;在南方,他们在富饶的土地上消耗的
东西少。因此又产生了另外一种差别,使北方的人十分勤劳,南方的人耽于沉思。在同
一个地方,我们看到社会上穷人和富人之间也有类似这样的差别。穷人住的地方很贫瘠,
富人住的地方很肥美。
穷人是不需要受什么教育的,他的环境的教育是强迫的,他不可能受其他的教育;
反之,富人从他的环境中所受的教育对他是最不适合的,对他本人和对社会都是不相宜
的。自然的教育可以使一个人适合所有一切人的环境,所以,与其教育穷人发财致富,
不如教育富人变成贫穷;因为,按这两种情况的数字来说,破产的比暴发的多。所以,
我们要选择一个富有的人;我们深信,这样做至少是可以多培养一个人的,至于穷人,
他是自己能够成长为人的。
由于以上的原因,所以我不认为爱弥儿生长名门有什么不好。这毕竟是抢救了一个
为偏见所牺牲的人。
爱弥儿是一个孤儿。他有没有父母,这倒没有什么关系。我承担了他们的责任,我
也继承了他们的全部权利。他应该尊敬他的父母,然而他应该服从的只是我。这是我的
第一个条件,或者说得确切一点,我唯一的条件。
我对上述条件还要附加一点,其实这一点也只是以上条件的继续而已。那就是,除
了我们两人同意以外,谁也不能把我们分开。这一条是极关紧要的,我甚至希望学生和
老师也这样把他们自己看作是不可分离的,把他们一生的命运始终作为他们之间共同的
目标。一旦他们觉察到他们以后是要离开的,一旦他们看出他们有彼此成为路人的时刻,
他们就已经成为路人了;各人搞各人的一套,两个人都一心想到他们将来不在一块儿的
时候,因此,只是勉勉强强地相处在一起。学生把老师只看作他在儿童时候遇到的灾难,
而老师则把学生看作一个沉重的负担,巴不得把它卸掉;他们都同样盼望彼此摆脱的时
刻早日到来;由于他们之间从来没有真心诚意的依依不舍的情谊,所以,一个是心不在
焉,一个是不服管教。
但是,当他们象从前在一起生活那样,彼此尊重,他们就会互相爱护,从而变得十
分的亲热。学生不会因为在儿童时曾跟着的而到成年时又结为朋友的人学习而觉得羞愧;
老师也乐于尽心竭力,等待收获果实,他赋与他学生的种种德行,就是他准备他老年时
候享用其利益的基金。
这个预先做好的约定,假设了分娩是很顺利的,而且孩子也长得很好,又活泼又健
康。一个做父亲的,在上帝赐与他的家庭中不能做任何选择,也不应该有偏心,所有他
的孩子,都同样是他的孩子;他对他们都要一样地关心,一样地爱护。不管他们是不是
残废的,不管他们的身体是弱还是强,他们之中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寄存品,他应当考虑
他手里的这个寄存品。婚姻不仅是夫妇之间的一项契约,也是同大自然订立的一项契约。
不论是谁,只要承担了不是大自然硬要他非承担不可的任务时,就应当先弄清楚完
成这个任务的方法,否则对他将来办不到的事情也要承担责任。凡是照料体弱多病的学
生的人,就把他所担负的老师的职责转变成护士的职责了;他把他应当用来增加生命的
价值的时间都浪费于照料这样一个没有作用的生命;他将看到一个哭哭啼啼的母亲有一
天会因为她儿子的死而责备他,其实他已经替她把那个儿子的生命保全了很长的时间。
一个身体多病的孩子,即使他能够活八十岁,我也是不愿意照管他的。我不愿意要
一个对自己和对他人都一无用处的学生,因为他成天耽心的,只是怎样保全自身,他的
身体损害了他的精神的陶冶。我在他身上那样白白地大费心思,岂不是使社会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