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这里有一个伟大的秘密,就是:快乐并不是某种状况所产生出来的结果,而是某种状况是快乐所创造出来的结果。
这是个很重要的声明,值得再重述。
快乐并不是某种状况所产生出来的结果,而是某种状况是快乐所创造出来的结果。
这个声明通用於每个存在的生命状态。
爱并不是某种状况所产生出来的结果,而是某种状况是爱所创造出来的结果。
慈悲并不是某种状况所产生出来的结果,而是某种状况是慈悲所造出来的结果。
丰足并不是某种状况所产生出来的结果,而是某种状况是丰足所创造出来的结果。
你可以以任何你能想象或发明的存在状态去替换上面的句子,而存在先於经验并且产生经验仍然是对。
但是你并不是了解这一点,你便想象有某些事必须发生,你才可能快乐;而你认识为也是有一位这样的神的。
然而,如果神是“第一因”'译注:所谓的“第一因”,不是排列中的每一,而是除它以个没有背後之因',那有什么是神还没有先引发就发生的呢?如果神是全能的,又有什么是神没选择要它发生,它就能发生的呢?
可能有什么事情的发生是神无法阻止的吗?如果神选择了不去阻止它,那发生本身不也就是选择的某件事情。
当然是的。
然而,神为什么会选择让神不快乐的事发生呢?答案是你所无法接受的,那就是没有一件事能使神不快乐。
你无法相信这一点,是因为它要你相信有一位没有需要或审判的神,而你无法想象有这样的一位神。你无法想象有这样的神的理由是,你无法想象能有这样的一个人。你无法相信你能那样活着——你无法想象有一位比你更伟大的神。
当你终于了解了你能那样的活着时,你也就知道所有你得知道的关于神的一切了。
你也会知道你的第二个评定是对的。神并不比你更伟大。神怎么可能呢?因为神即“你之为你”,你即“神之为神”。然而,你是比你以为你是的更伟大。
大师们有些正在你们的星球上。这些天师来自各种的传统、宗教和文化,然而他们全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没有一件事能让大师们不快乐。
在你们原始文化的早期,大多数人都还没到达这种大师的地步,他们唯一的欲望就是避免不快乐或疼痛。他们的觉知狭隘,以至於他们无法了解疼痛并不会产生不快乐,因此他们的人生战略是围绕着后来被描写为“快乐根源”的东西建造起来的。他们朝着会带给他们快乐的东西移近,而远离那些会剥夺他们快乐(或引起痛苦)的东西。
故此,第一个幻觉——需要存在的概念——便诞生了。它也可以称为第一个错误。
需要是不存在的。它是个错觉。事实上,你并不需要任何东西才能快乐。快乐是一种心态。
但这不是早期的人类所能理解的。由于他们觉得必须有某些东西才能带来快乐,因此他们就假定了这对所有的生命而言也同样是对的。这个假定也包含了对他们后来所理解的一个“更大力量”的生命的那个部分——那後继的世世代代都将之概念化为一个“活的存在”的力量,被以阿拉、上帝、耶和华及神等种种不同的名字来称呼的力量。
对早期的人类而言,想像有这么一位比他们自己更强大的力量并不难。实际上,那还是必要的。因为他们必须对那些全然超乎他们所能控制的事之发生有个解释。这里的错误并不是在假设有像神(“一切万有”总合的力量与总合的能量)。这样的一个东西,而是在假设这个“全面力量”与“完整能量”是需要某些东西,假设神在某些方而是需要依赖某事或某人,才能快乐或满足、完全或圆满。
这就像在说“圆满”是不满的,它需要某物来让它圆满。这是个矛盾——但他们不明白这一点。许多人到今天仍然不明白这个道理。
由于创造出这么一个具依赖性的神,因此人们制作出神是有所谓议程的文化背景:换言之,就是有些事是神想要和需要它发生的,而且一定会以它们该发生的方式发生,因为只有这样,神才会快乐。
人类已将这文化背景转化为一个迷思,将它具体化为:尔旨承行。
你们认为我是有意旨要你们去遵行的想法,使得你们去猜测我的意旨是什么。但这个做法很快的澄清了一件事:就是,以这点来说,你们人类并没有普遍一致的同意。而如果并非每个人都知道或同意神的意旨是什么,那么也就并非每个人都能承行神的意旨了。
于是,你们中最聪明的那些,就利用这理论基础去解释为什么有些人的人生似乎比别的人要顺逐。但由此,人又不得不产生一个新的问题:如果神是神,那么神的意旨又怎么可能无法实行?
很显然地,这第一个幻觉是有瑕疵的。这显示了“有需要”这个概念本来就错的。但在某个很深的层面,人类知道他们不能放弃这个幻觉,不然有某个非常重要的东西会因此而结束。
他们是对的。但他们犯了一个错误。他们并没有把这幻觉视为幻觉,并以它本来的目的去加以利用,反之,他们却以为他们必须去改正这瑕疵。
以致,为了改正在每一个幻觉里的瑕疵,又创造出了第二个幻觉。
2、失败的幻觉
第二个幻觉是:
失败的存在
神的意愿(假设神有一个意愿“是有可能会无法实现的这个想法,与你们所以为对神知道的一切——神是万能的、无所不在的、至高无上的造物主——正相反,但那仍是你们狂热地紧抱着的观念。
因此这产生了极不确实但却非常强有力的幻觉,就是:神是有可能失败的。神有可能想要某样东西却得不到。神可能会希望某样事情但却无法达成。神有可能需要某样东西但却没有。
简而言之,就是神的意愿是可能受挫的。
这个幻觉相当的夸张,因为即使是人类心智狭隘的觉知也能看出这个矛盾。然而,你们人类却有非常丰富的想像力,竟能极轻松地将这个可信度拉张到极限。你们不但想像有这么一位有所需的神,而且还是一位不一定能让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的神。
你们怎么会这样呢/没错,又是经由“投射“的运用。你们将自己投射到了你们的神身上。
然后再次的,你们所归诸在神的能力或其存在的特质,是直接由你们自己的经验所引申出来的。由于你注意到你是有可能得不到你有才能快乐的东西的,你就宣称神也是如此。
而由这样的幻觉,你创造了一个文化故事,故事的教诲是:生命的结果是不确定的。
生命可能有好结果,也可能没有。它可能没什么问题,也可能有。最终的一切并不是都是好的。
将怀疑——怀疑神是否能达到他的需求(假设我是有需求的话)——添加进来,你们与恐惧的第一次接触于是产生。
在挖空心思去有这么一位无法永远随心所欲的神的故事以前,你们是没有恐惧的。没有什么可害怕的事物。神主宰着一切,神是全能的,集荣耀与奇迹于一身,而世上的一切都是恰当的。有什么可能会出错呢?
但你们却兴起了这样的想:神可能会想要什么东西,而实际上却得不到。神可能想要他所有的子女都回到天堂、回到他的身边,但他的子女们却可以藉着他们自己的行为来阻碍这事。
这个想法也让可信度打了折扣,使得人类的心智又再次看见了矛盾。如果造物主与被造物是一体的话,神的造物又怎么可能挫折造物主呢?如果产生结果的“一”与体验结果的“一”是同一个的话,人生的结果又怎么可能是不确定的呢?
很显然,在这第二个幻觉里有瑕疵。这显露出了“失败”这个概念本来就是错的。但人类知道,在某个非常深的层次,他们是不能放弃这个幻觉的,不然会有某个非常重要的东西会因此而结束。
再次的,他们又是对的。但再一次地,他们犯了一个错误。就是他们没有将那幻觉视为一个幻觉,并且以它本来应有的目的去利用它;反而,他们认为必须去修正那瑕疵。
第三个幻觉就是为了修正在第二个幻觉里的瑕疵而产生了。
3、分离的幻觉
第三个幻觉是:
分离的存在
要逃离“第二个幻觉”的迷题,唯有创造第三个幻觉:造物主与受造物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