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诗鉴赏大典-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情,令人遐想 。待 到夜幕降落,江畔月落,四周杜鹃啼血,如果二妃有知 ,听着声声“不如归去”,她们将会感到怎样的悲切!她们纵欲归去 ,又能够归向何处呢?想到这里, 感伤之情油然而生 。诗人再次步入庙中 ,抬头凝望“啼妆俨然”的神像 ,“犹似含颦望巡狩,九疑如黛 隔湘川 ”,好像看出她们蹙着眉黛,隔着湘水,仍在 朝朝暮暮地遥望远处不可企及的九疑山,默默无言地翘盼着舜帝的归来!这样的形象更加激发诗人内心的波澜 :逝去千年,人世已非 ;恨重如山,心似金石啊 !这里的“犹似”二字,既把二妃的神态写活了, 流露出她们坚贞不渝、长恨绵绵的情怀,也寄寓了诗人无限的思念 。此时此地 ,诗人伫立野庙,萦绕湘浦,目遇神追,依恋感叹,不能自己。其下“九疑如黛”的结句,以一“隔”字,包含多少欲哭无泪的怨恨,全诗到此,辞虽尽而意未尽,如余音绕梁,回味无穷。就以诗中“月落山深哭杜鹃”中那一“哭”字来说,究竟是实写杜鹃的啼血,二妃的饮泣,还是诗人自己的一掬同情的泪水,抑或是三者合而有之,那就很难以分辨。    
  放 鱼  
  李群玉 
  早觅为龙去, 
  江湖莫漫游。 
  须知香饵下, 
  触口是铦钩! 
  李群玉诗鉴赏 
  这是咏物诗中一首富于哲理的佳作 , 篇幅虽短,意蕴隽永。我国古诗中,最早写鱼的诗句见于《诗经·卫风》中的《硕人》篇。汉魏六朝乐府诗中的《枯鱼过河泣 》,则是以鱼为抒写对象的完整 的全篇。唐代咏物诗不少,然而写鱼的专篇仍然罕见,所以这首《放鱼》是独具一格的可贵之作。 
  这首诗,题材独特 ,角度新颖 。作者既入乎其内 ,深入地体察了鱼的习性、情态和生活环境,作了准确而非泛泛的描写;又出乎其外,由尺寸之鱼联想到广阔的现实人生,言在此而意在彼,让读者受到诗中寓意的暗示和启发。这首诗从题目上看,是写诗人在将鱼放生时对鱼的嘱咐,全诗以呼告式结构成章。“早觅为龙去”,一开始就使用了一个和鱼有关的典故,妙合自然。《水经注·河水》: 
  “鱣鲤巩穴,三月则上度龙门,得度者为龙,否则点额而还 。”在我国古代富于浪漫色彩的神话传说 中,龙是一种有鳞有须 、能兴风作浪的神奇动物, 因此,为龙或化龙历来就象征着飞黄腾达。但诗人运用这一典故却别有新意,他是希望所放生之鱼能寻找到一个广阔自由的没有机心的地方。一个“早”字,更显示诗人企望之殷切 。接着以“江湖莫漫游”句, 顺承而下 。“漫游”本是为鱼所独有的生活习性,但 在这里,“莫漫游”和“早觅”的矛盾逆折 ,却又让 读者产生强烈的悬念 :为什么希望鱼儿要早觅为龙, 又劝其莫漫游于江湖之中呢?这就引发了下文 :“须 知香饵下,触口是铦钩 !”“香饵”与“铦钩”,也都 是和鱼的生活与命运紧密相关的事物。这两句诗一气贯注 ,分外醒人耳目。铦,是锋利之意,“铦钩”与“香饵”相对成文又对比尖锐,那触目惊心的形象可以激发人们许多联想 ,“须知”使诗人劝诫的声色更 加恳切动人 ,而“触口”则更描摹出那环生的险象, 传神地表现出诗人对鱼的怜惜、耽心的情态。寥寥二十字 ,处处围绕着题目“放鱼”来写 ,用语看似平易,运笔却十分灵活而巧妙。 
  “寄托 ”是咏物诗的灵魂 。这诗抒写的是鱼入水的题材,但它又不止于写放鱼入水。诗人的目光绝没有停留在题材的表面,而是在具体的特定事物的描写中,寄托自己对生活的某种体验和认识,使读者从所写之物 ,联想到它内蕴的所寄之意。这首《放鱼》 寄意深远。其特色一是小中见大地展开,二是由此及彼地暗示。写的是了具体的尺寸之鱼,却由鱼而社会而人生,抒发封建社会中善良的人们对于险峻的社会生活的一种普遍感受。所咏叹的是“放鱼”这一寻常事物 ;但诗人却手挥五弦 ,目送飞鸿,因而音流弦外 ,余响无穷 ,使人不禁联想到诗人自己和许多正直的人们的遭遇而深感同情 。正如陶明濬《 说诗札 记》所指出的:“咏物之作 ,非专求用典也,必求其 婉言而讽,小中见大,因此及彼,生人妙悟,乃为上乘也。”此诗可谓得其宗旨。 
  东坡说:“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何况是咏物诗。这首《放鱼》状物形象,含蕴深远,堪称咏物诗中的佳作。    
  火炉前坐 
  李群玉 
  孤灯照不寐, 
  风雨满西林。 
  多少关心事, 
  书灰到夜深。 
  李群玉诗鉴赏 
  这首诗写得含蓄深远,透露出作者的寂寞身世和内心的孤愤。 
  诗的起句描绘室内情形:一盏孤灯,照首无法成眠的诗人。灯是“孤”灯,已经表现出那种寂寥的情境;而青灯照壁,夜不能寐,更隐约透出一种莫名的愁情。这种在绝句中称为“写景陪起”的起句,在这里起了渲染气氛、烘托环境、刻画内心情态的作用 , 并点明时间,勾画出诉之于视觉的形象。第二句宕开一笔,由室内而室外 ,描绘出一个具有特征的空间, 构成诉之于听觉的形象 。“风雨满西林 ”,风声,雨声,林涛声,落木的萧瑟声,声声入耳。一个“满” 
  字,更笔酣墨饱地写出了雨烈风狂的情状。是西林的风雨声撩人愁思,使诗人长夜不寐?还是满林风雨象征着诗人难以平息的心绪 ? 从诗人情景交融之笔看来,恐怕是二者兼有吧。 
  第三句在绝句的写作中为很重要的一环,元代杨载在《诗法家数》中说 :“大抵起承二句固难,然不 过平直叙述为佳 ,从容承之为是 ,至于宛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若于此转变得好,则第四句如顺流之舟矣 。”这首诗的第三句就有转折得力、另开新境 之妙。在前面两句实以写景之后,第三句出之以虚以写情,使前面的形象描写具有思想意蕴的深度,并使全诗跌宕顿挫而逼出尾句。在这里,诗人点明“多少关心事 ”,然而,是家事?是国事?抑或家事而兼国 事?他都没有一字提到,只在第四句勾勒了“书灰到夜深”的诗人的形象 。这一句其妙有三 :一是点明“火炉前坐”的诗题;二是“夜深”照应起笔的“不寐”,开合有致 ;三是通过关于“书灰”动作的细节 描写,深入而含蓄地呈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构造了一个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情境 。“书灰 ” 是活用“书 空”的典故。《晋书·殷浩传》记载,浩为中军将军,受命领兵去平定“胡中大乱 ”,中途将领叛乱,功败 垂成。桓温就此“上疏告浩”,“竟坐废为庶人,徙于东阳之信安县。”浩被黜放,“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诗人未便明言的苦衷 ,也许可从此 典推知一点吧。    
  引水行 
  李群玉 
  一条寒玉走秋泉, 
  引出深萝洞口烟。 
  十里暗流声不断, 
  行人头上过潺湲。 
  李群玉诗鉴赏 
  唐代诗歌题材丰富 ,内容广阔,生动地反映出 社会生活的千姿百态 。但人民征服自然的方面,却 很少得到反映 。象李白的《秋浦歌》(炉火照天地) 这种描绘壮美的劳动场景的诗作,竟如空谷足音。正因为这样,李群玉的这首《引水行》便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诗里描写的是竹筒引水,多见于南方山区。凿通腔内竹节的长竹筒,节节相连,把泉水从高山洞口引到需要灌溉或饮用的地方,甚至直接通到人家的水缸里,丁冬之声不绝,形成南方山区特有的富于诗意画诗。 
  一、二两句写竹筒引泉出洞。一条寒玉,是对引水竹筒的生动比喻。李贺曾用“削玉”形容新竹的光洁挺拔(见《昌谷北园新笋》),这里用“寒玉”形容竹筒的碧绿光洁,可谓异曲同工。不说“碧玉”而说“寒玉”,是为了与“秋泉”相应 ,以突出引水的竹 筒给人带来的清然泠然的感受。寒玉秋泉,益见水之清沏,也益见竹之光洁。玉是固体,泉却是流动的液体,“寒玉走秋泉”,仿佛不可能。但正是这样,才促使读者去想象寻找原因。原来这条“寒玉”竟是中空贯通的。泉行筒中,是看不见的 ,只能自听觉得之。 所以“寒玉走秋泉”的比喻本身,就蕴含着诗人发现竹筒引水奥秘的欣悦之情。 
  “引出深萝洞口烟。”这句是说泉水被竹筒从幽深的泉洞中引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