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诗鉴赏大典-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魈逵肟凸坌饕恢拢缤硪黄队涑【埃顺┻'的欢快心情,也跃然纸上。 
  此诗前半部分写入寺撸凸偶#阈词硕陨倭置驳木囱鲂那椤:蟀氩糠质鲞'赏过程中景色变化,以及归路晚景之绮丽,显示诗人敏锐细致的观察力和写景抒情的精巧笔致。沈佺期是唐初有名的宫廷诗人,也是完成律诗定型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们写诗的特点是:“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新唐书·沈佺期传》)按此标准与前代山水诗比较,无论从构思、写景、音律,形式和语言各方面看,这首诗都可说达到后来居上的胜境,实为唐初和沈氏五言律诗的代表佳作。    
  早发昌平岛 
  沈佺期 
  解缆春风后, 
  鸣榔晓涨前。 
  阳乌出海树, 
  云雁下江烟。 
  积气冲长岛, 
  浮光溢大川。 
  不能怀魏阙, 
  心赏独泠然。 
  沈佺期诗鉴赏 
  这首诗作于诗人赴贬地驩州途中。诗人在《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中,曾有“南浮涨海”之语。翻过大庾岭后,诗人进入今广西境内,取道海上,向流贬之地前进。这首诗便是写“南浮涨海”前经昌平岛时的所见所感。 
  首联点出题目中“早发”二字,并暗示时值春天。在春风吹拂的早晨,诗人乘坐的船儿解开了缆绳,扬帆出海。船工们以长木叩船,以协调动作。“晓涨”的“晓”字,暗示船儿解缆启程之早。从解缆于春风之后,鸣榔在晓涨之前所传达出的心境看,诗人并没有什么“南浮涨海人何处”的孤寂感,反而使人感到呈现于眼前的是一种明丽景象。接下来的四句,描写早发昌平岛时所见。“阳乌”即太阳,以传说日中有三足乌而得名。“积气”,指天。一轮朝阳从海上升起,北归的大雁落在烟波浩渺的江边;放眼海上,天地相连,波光粼粼,水天相接。对于一个赴贬地途中的人,欣赏到如此美景,确实是不容易的。诗人在结尾二句却说:“不能怀魏阙,心赏独泠然”!意思是说,对于一个去国离家的人来说,如果他失去了身在江湖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的崇高节操,而沉浸在眼前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色中,那是多么让人伤心的啊!言外之意则是表明,自己身在江湖、心存魏阙,所以,眼前的景色虽然美丽,但自己心头终有一种寂寞清冷之感。 
  这首诗和诗人遭贬前在宫廷中所创作的诗歌相比,形式上已经摆脱了浮华艳丽的弊病,给人以清新明丽的感受。            
乔知之诗鉴赏 
  生平简介 
  乔知之初唐著名诗人,生平事迹不详。 
  绿珠篇 
  乔知之 
  石家金谷重新声, 
  明珠十斛买娉婷。 
  此日可怜君自许, 
  此时可喜得人情。 
  君家闺阁不曾关, 
  常将歌舞借人看。 
  意气雄豪非分理, 
  骄矜势力横相干。 
  辞君去君终不忍, 
  徒劳掩袂伤铅粉。 
  百年离别在高楼, 
  一代红颜为君尽。 
  乔知之诗鉴赏 
  据《晋书·石崇传》载,石崇有宠妓名绿珠,容颜美艳,善吹笛,权臣孙秀索求不得,于是假借诏书搜捕石崇,绿珠跳楼自尽。历代以绿珠为题所作歌咏甚多,或咏赞石崇重情,或惋叹绿珠命薄,不过发思古之幽情而已。乔知之作此诗,却大不一般。因为绿珠与石崇的悲剧,又在二、三百年后同样发生在乔知之身上。据《旧唐书·乔知之传》记载:“知之时有侍婢曰窈娘,美丽善歌舞,为武承嗣所夺。知之怨惜,因作《绿珠篇》以寄情,密送与婢,婢感愤自杀。 
  承嗣大怒,因讽酷吏罗织诛之。”可知,本诗虽咏绿珠,实则借以抒发诗人对其侍婢窈娘的爱恋和对武承嗣的怨愤。 
  诗共十二句,分三段,四句一意。 
  首四句忆昔,叙述绿珠初进石家并倍受石崇的怜爱。石崇为东晋豪富,金谷园是其私家苑囿,其中蓄养了很多歌伎舞女,因为金谷园主人石崇“重新声”,故以“明珠十斛买娉婷。”娉婷,原指女子体态优美,这里代指绿珠。据《岭表录异》记载:“梁氏有女容貌,石季伦(石崇字)为交趾采访使,以真珠三斛买之,即绿珠也。”“此日可怜君自许,此时可喜得人情。”“此日”、“此时”,都是指绿珠初入金谷园;“可怜”,即可爱;“得人情”,得到怜爱,指受到石崇的宠爱。次四句指出绿珠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君家闺阁不曾关,常将歌舞借人看。意气雄豪非分理,骄矜势力横相干。”东晋士大夫不喜欢金屋藏娇,反而喜好斗富摆排场,常以家伎侑酒劝客,正所谓“不曾关”、“借人看”。“意气雄豪”、“骄矜势力”,明指孙秀,暗射武承嗣,他们骄纵跋扈,为所欲为,蛮横霸道,强行夺人所爱,毁灭了绿珠与石崇的爱情并夺去了绿珠生命。最后四句,紧承前诗,叙写绿珠的惨死。“百年离别”,指永别,“高楼”,暗示绿珠跳楼身亡的悲剧结局。这一段虽是直陈其事,但语言中充满悲愤。 
  诗全写古人古事,无一句涉及己事,但由于遭遇相似,读来又字字句句不离己事,实以血泪写成,以致窈娘看后,效绿珠而“感愤自杀”。诗到关情处皆缠绵悱恻,“此日”二句,将一个普通下层歌女的可喜可爱,由外表到内心,都加以生动展现;“辞君二句,使绿珠面对孙秀的威逼、痛苦无奈、伤心落泪的形象跃然纸上,感情细腻真挚。怨愤之处,直接指斥当权的孙秀、武承嗣辈,“意气”二句,义正辞严,毫不留情,以至“承嗣见诗大恨”(《唐诗纪事》卷六),终将诗人置之死地。 
  乔知之以文词知名,其所作篇章,时人多讽诵之。 
  初唐之际,七言古诗逐渐由四杰们描写京都市井生活的长篇诗行演化为抒情短制,本诗正是这一趋势中的较具代表性的作品。            
韦承庆诗鉴赏 
  生平简介 
  韦承庆字延休。初唐人,著名诗人。武则天长安年间为相。附于张易之。则天死,张易之败,韦承庆被流放到岭南。 
  南中咏雁 
  韦承庆 
  万里人南去, 
  三春雁北飞。 
  未知何岁月, 
  得与尔同归? 
  韦承庆诗鉴赏 
  据《旧唐书·韦承庆传》载,神龙初年,韦承庆在核审张易之弟张昌宗罪行的过程中,“失实,配流岭表。”诗当作于被贬途中,借咏雁抒发贬谪之悲。 
  本来,武后时期,承庆颇受宠幸,在任雍王府参军期间,府中文翰,皆出自其手,可谓文采风流,声名远扬;掌天官选事时,也能做到“铨授平允”,颇受好评。如今徇私犯法,发配岭南,诗人心中的追悔、痛苦自不言而喻,因此在被贬途中,当他看到成群的大雁向北飞去,不禁睹物伤情,悲从中来。“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春暖花开,群雁北归,而自己却要跨越千山万水,远赴万里之遥到那险恶湿热的南方瘴疠之地,春雁都能回到自己的乐园,我却身不由己,沦落偏僻的异地。首两句,由雁及人,在人雁对比中,那种人不如雁的感慨深蓄其中。 
  末二句,“未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紧扣归雁,进一层抒发内心的悲愤与痛悔。雁在北方安家落户,因此,古人称北飞的雁为归雁。诗人此时身处南地,凝望那阵阵北归的群雁,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不知什么时候,我才能和你们这些自由的大雁同返家园? 
  古时北方人不适应南方的湿热气候,被贬谪南地的人往往凶多吉少,加之路途遥远艰辛,更是生死难料。 
  诗人那绝望、负罪的悔恨,都交织在这末二句上了。 
  这首诗情真意切,出语自然。诗人通过描写在贬谪途中看到的春雁北归,寄托和抒发自己的思乡之苦和失足之恨。使一个在漫漫谪迁之旅中驻足长叹、仰天北望的旅人形象跃然纸上,末二句自然、真挚,脱口而出,毫无矫揉装束之态,沈德潜评云:“断句以自然为宗,此种最是难到。” 
  这首诗,通篇用叙述的笔调,语言直白、通俗,如话家常。短短二十字中,运用对比手法,把作者那深切的贬谪之痛,完满地表现了出来,自具动人的力量。            
宋之问诗鉴赏 
  生平简介 
  宋之问( 656—712)一名少连,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县)人,父名令文,高宗时为左骁郎将,东台详正学士,善文辞,工书法,膂力过人,时称“三绝”。之问受其父影响,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