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丁奎山奇道:“短刀就是短刀吗,就是平时人们用的短刀吗,一面刀背一面刀刃,还有什么特殊的吗?”
丁十三道:“我要的短刀的刀背要做成锯齿状,锯齿要细密,刀身不要太宽,侧面要开两个细槽。”
丁奎山道:“小子,你说的这是什么短刀啊,我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样子的短刀。你是从哪见过这种短刀的?”
丁十三心想,我这是按照原来世界的军队特种作战的军用匕首的样子设计的,你当然没有见过了。
这话却是没法和丁奎山明说,只说道:
“爹。你就别管了,你就按照我说的样子打造就行了。对了!刀不要打造的太大了,我不好携带。”
丁奎山道:“行!你小子净是一些奇怪的点子,我就按你说的样子打造,看看打造出来是个什么样的东西。”
顿了顿又道:“这可是块接近上品的精铁啊!我好多年没有用这么精纯的精铁打造兵器了,让我好好准备准备,挑拣一些精纯的黑石出来,明天从新开炉,给我的好儿子打出一柄出类拔萃的利器来。”
夕阳西坠,天色慢慢地黑下来。
丁家庄的上空冒出袅袅的炊烟。
农人们结束了一天的劳作,三三两两的结伴走回家来。
丁奎山家。
王氏已经把丁十三捕获的两只野兔、三只野山鸡收拾干净。那只白尾猊鼠则被丁十三用一根锁链锁住,那锁链是用精铁打成的,原来是为一只凶猛的黑熊特地打造的,这白尾猊鼠破坏力极强,丁十三只有用精铁锁链锁住它,再关进一个笼子里。
丁十三还带回来一布兜的野生山菌、蘑菇之类,由于油不富裕,所以王氏只是分别用蘑菇炖了一只肥大的野兔、一只山鸡。
在山村里这已经是非常丰盛的菜了,一般平时村民们都是很难吃到肉的。
余下的一只野兔和两只山鸡则用盐腌制风干,做成腊味,以备以后食用。
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
主屋里点起了油灯,桌子上摆上了几只陶瓷碗。
丁奎山取出一个陶制的酒坛子,把里面的酒每个碗里都倒了半碗。
“哈哈!二哥的酒好香啊!我们有口福了。”门外传来一个粗大的嗓门。
随着声音,院子里走进3个人来,其中两个都是灰布短衣襟的打扮,头上挽着发髻,眉眼之间和丁奎山倒有几分相像。
另外一个身材矮着一头,却是穿着一件蓝色的长袍,圆脸大眼,正自哈哈笑着,刚才的话就是他说的。
《炼阳》外篇八 林中练拳
丁奎山抬头一看,哈哈一笑:“老三、老四来了。”
猛地瞧见长袍男子,大喜道:“呦!这不是成志吗,你从外面游商回来了?怎么样?发财了吧。”抢出屋来,抱住男子肩头,十分的亲热。
来人正是丁奎山的两个弟弟:丁奎良、丁奎猛。而那个矮一点的长袍男子则是他们本家的一个堂兄弟,叫做丁成志。
丁成志是丁奎山二叔丁占光的独子,自小读过几年书堂,参加官府府试总是不中,又不愿再做农活,于是干脆做了游商,四处行走。
丁成志岁读过书堂,却并没有读书文人的酸腐,弟兄几个关系非常亲密。
丁成志已经出门游商将近一年未归,今日突然归来,当然让丁奎山十分的高兴。
将弟兄几个人让到屋里,王氏已经将蘑菇炖兔肉和蘑菇炖野鸡端上,还有一盘青菜、一盘咸菜。
丁奎良把鼻子凑在盆边深深的吸了口气,叹道:“啊!真香啊。真是好久没有闻过这么香的味道了。二哥,你平日里的生活真是羡煞我们啊。”
丁奎山笑道:“老三真是说笑了,我哪能日日都有肉吃啊,这东西也是碰机会的,不过这也都是十三的功劳啊。”
丁成志道:“对呀。怎么看不见十三呢?多日不见了,我都想他了,看看他长高了没有?”
正说着,丁十三端着一萝玉米团子从门外进来。看到丁成志来了也说道:“成志叔来了,什么时候回来的?这次游商还顺利吗?”
丁成志仔细端详了端详,点点头道:“不错!小子个头又长了不少,也壮实了,二哥养了个好儿子啊。”
嘴里说着,从怀里摸了摸,拿出一块带着红绳的玉石小吊坠来,说道:“十三,来,这是成志叔给你的礼物。虽然不是什么很名贵的玉,但是雕功还不错,带着它,能够保佑十三平安吉祥。”
丁奎山一眼瞥去,见是一块不大的玉,却是相当的晶莹,玉面上雕刻着一座人像,人像盘膝端坐,宽袍大袖,袒胸露乳,头上一片宝光祥云缭绕,玉虽不大,这人像却是雕的清晰逼真,栩栩如生。
于是对丁十三说道:“你成志叔这份礼物可不算轻啊,你要谢谢成志叔。”
丁十三把玉托到手心,一瞥之下却是一愣,这玉上雕刻的却是像极了原来世界的弥勒佛的形象,却不知道这是这个世界的什么神邸。
难道在这个世界里也有佛教的存在?
心里疑惑着,正要询问这尊神像的来历,就见丁奎山把酒碗平端到胸前道:“成志,老三,老四,咱们先干了这一碗,再慢慢说话。”说着率先将碗里的酒一饮而尽。
丁奎良、丁奎猛、丁成志也都把碗里的酒喝干,丁奎山又给每个碗里倒上酒。
丁成志道:“十三,你把这块玉戴在脖子上吧,以后就经常戴着。”
丁十三嘴里应着,却没有立刻将玉戴上,他摸了摸脖子里的青铜雕片,触手一丝清凉。
这时丁奎山向丁成志问道:“成志,你这一去游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收获如何?”
却见丁成志的面色一垮,叹了一口气道:“哎别提了。不怕二哥知道,这外面的情景现在却是不太妙啊。兄弟这次回来暂时不打算再外出了。”
觥筹交错间,丁成志将他这一年来的经历慢慢的述说了一遍。
丁成志一年前从青阳镇采购了一批特产山货,随着镇上一支商队到五百里外的江州州城去交易,交易还是很顺利的,一笔交易下来,抛去一些开支费用,也净赚了大概一倍的利润。
后来他又顺着原路走了两次,挣了不少钱。本来想顺着原路再多跑两次,多挣一些钱,然后就回来。
这时候商队的一个大商主也是组织者之一叫做关胜天的,是江州三大家之一关家的第三子,跟他们这些游商说要去江州州城之南八百里的紫荆关。
关胜天说那里由于是边境重镇州城,经常有小股匈武帝国的敌军渗透进关内,所以游商去的很少,如果把货物贩运到那里则最起码能得到五倍之利。
关胜天自称曾经去过数次,收获非常的可观,丁成志等人因为关胜天是豪门公子,实力雄厚,和关家拉上关系好处不小,再加上远景利润诱人,就把全部的资金全都换成了货物,一行人
就出发往紫荆关去了。
不过到达了紫荆关的城外却进不了城,紫荆关城门紧闭,禁止出入。结果还是关胜天报出关家的名号,城上的守城将领正好有一个统领是关家的旁支,这才被允许进入。
本来还以为进了城能够快速把货物出手,获得想象中的五倍之利。哪知道城里已经没有多少平民,大部分都是军户的家眷。
一打听才知道,最近匈武帝国大军正向紫荆关附近集结,可能要进犯大夏。紫荆关正处于紧急备战状态,平民都转移到内部去了。
丁成志等人带来的货物虽然都是一些必须的用品,但是军眷们的日常生活食用都是统一配给的,所以他们的货物别说五倍之利了,就是按原价都很难销出去。
幸亏还有个关家三少,关键时刻关胜天和紫荆关的军队后勤拉上了关系,最后决定按原价把货物卖给紫荆关的守军。总算是没有赔的一干二净。
谁知道祸不单行,刚离开紫荆关三十来里,竟然被一队偷进来的匈武帝国骑兵给劫住。
这队骑兵有二十多骑,又是多亏了关家的那些护卫拼死抵抗,总算是拖延到了紫荆关守军的到来,不过关家的护卫也战死了大半。
丁成志等人死里逃生,回到了江州州城,就像做了一场大梦一样。也都没有了再继续游商的心情,于是大家在江州城分散开了。
丁成志说道这里,神色黯淡,声音也低下来。丁奎山几个也都听的唏嘘不已。
夜越来越深了。
兄弟几人已经喝完了那一坛的烧酒,蘑菇兔肉和蘑菇野鸡也都吃了个精光,每个人都有了几分醉意。
丁成志和丁奎良、丁奎猛兄弟告辞了丁奎山,相互搀扶着歪歪斜斜的出了院门回家去了。丁奎山也到里面的屋里去睡觉了。
丁十三将丁奎良三人送到门外,并没有返回家中,而是来到了村边一个小树林。
树林很小,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