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庄子译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无为谓是真正对的,狂屈接近于正确,我和你终究与道不相近。知道者不
言,言道者不知,所以圣人推行不言之教化。道是不能获取的,德是不能达
到的。仁可以去做,义可以损弃,礼是相互欺骗的。所以说:‘失去道而后
才有德,失去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仁而后才有义,失去义而后才有礼。’礼
只是道华丽的外表,而为祸乱之开端,所以说:‘从事于道要天天减损,减
损而又减损,以达到无为,无为而后方能无不为。’现已成为有形之物,要
想返回虚无之本恨,不也是很难的么!如果说容易作到的话,那只有得道之
至人啊!生为死之同类,死为生之开始,谁能知道其条理伦序!人之出生是
气之聚合。气聚台则得生,散灭就死亡。如果死生是同类的,我还有什么担
心呢!所以万物是一体的。人们把自己认为美好的称神奇,把自己厌恶的称
臭腐。臭腐可以转化为神奇,神奇可以转化为臭腐。所以说:‘贯通天下只
是一气而已。’因而圣人重视一。”知对黄帝说:“我问无为谓,无为谓不
回答我,不是不回答我,不知道要回答;我问狂屈,狂屈欲说给我又不说了,
不是不说,是欲说当中忘记所要说的了;现在我问于您,您知道这么多,何
故说是与大道不相近呢?”黄帝说:“无为谓是真正知道者,因为他不知;
狂屈近似于知道,因为忘记所知;我和你终究与道不相近,因为是知。”狂
屈听到后,认为黄帝是知言的。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1)
,四时有明法而不议
(2)
,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3)
。圣
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4)
。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
谓也。今彼神明至精
(5)
,与彼百化
(6)
。物已死生方圆
(7)
,莫知其根也;扁然
而万物自古以固存
(8)
。六合为巨
(9)
,未离其内
(10)
;秋毫为小,待之成体。
天下莫不沈浮
(11)
,终身不故
(12)
;阴阳四时运行,各得其序;惛然若亡而存
(13)
,油然不形而神
(14)
,万物畜而不知
(15)
。此之谓本恨,可以观于天矣
(16)

'注释'
(1)大美:指夭地覆载万物,生养万物而又不自居其功,具有最大美德。
(2)明法:明确的规律。
(3)成理,万物生成之理。


(4)原:归本、推究之意。达:通达。
(5)彼:指天地。神明:天地蕴含的活力、创造力,虽无形可见却无所不在,主宰一切,它是极
精微的。
(6)彼,指万物。与彼百化:天地参与万物之各种变化。
(7)死生方圆:物或生或灭,或方或圆,变化无方,形态各异,莫知其所由来。
(8)扁然:犹遍然,普遍地。
(9)六合:上下四方的无限空间。巨:巨大。
(10) 其:指道。这句话是说,六合虽巨大,亦在大道中。
(11) 沈浮:升降、往来。表示万物的相互作用与无穷变化。沈,通沉。
(12) 故:陈旧,不故:言其新故相除,永葆生机。
(13) 惛然,暗昧之状。形容大道暗昧模糊,似亡而存的样子。
(14) 油然:流动变化无所系着之状。
(15) 万物畜:万物为其畜养。
(16) 观于天:观见自然之道。
'译文'
天地有最大的美德而不言说,四时有明确的规律而不议论,万物有生成
之理而不解说。圣人推究天地之美德而通达万物生成之理。所以至人自然无
为,大圣人不造作,观察天地之道加以效法而已,现今天地之神明极精微,
参予万物的无穷变化;物:发生或生或灭或方或圆的变化,没有办法知道它
的根源;万物自古以来原本就这样普遍存在着。六合虽然巨大,未超出道之
外;秋毫虽小,待道而成形体。天下万物无不在升降变化,终生都不会陈旧;
阴阳四时运行,各得其秩序;大道暗昧模糊似亡而存,流动变化没有形状而
神妙莫测,万物为其畜养而不知。这就叫作本根,可以由此观见自然之道。
啮缺问道乎被衣
(1)
,被衣曰:“若正汝形,一汝视,天和将至
(2)
;摄汝
知,一汝度,神将来舍
(3)
;德将为汝美,道将为汝居
(4)
。汝瞳焉如新生之犊
(5)
,而无求其故
(6)
。”言未卒,啮缺睡寐
(7)
。被衣大说,行歌而去之,曰:
“形若槁骸,心若死灰
(8)
,真其实知
(9)
,不以故自持
(10)
。媒媒晦晦
(11)
,无
心而不可与谋,彼何人哉
(12)
!”
'注释'
(1)被衣:虚拟之人名。据《天地》篇,彼衣是王倪的老师,啮缺是王倪的弟子。啮缺还见于《齐
物论》等篇。
(2)若:你。天和将至,天然之和气就会到来。
(3)摄:收敛,一汝度:使思虑专一之意。神:神明之精,即道之功能活力。
(4)居:居处。
(5)瞳(tóng)然,无知直视的样子。犊:小牛。
(6)故:原由。无求其故,不追究事物原由,漠然置之,听其自然。
(7)卒:终。睡寐:睡着了。
(8)槁骸:枯骨,心若死灰:形容心枯寂不动,没有生机,象完全死灭之灰。
(9)真其实知:真正纯实之知。形如槁木,心如死灰。无知无虑,方是真知道。
(10)不以故自持:不固守故见,与变化同步。
(11)媒媒晦晦:懵懂无知的样子。媒,作昧。


(12)彼何人哉,他是个什么人啊!表达惊叹赞许之意。
'译文'
啮缺问道于被衣,被衣说:“你要端正你的形体,集中你的视线,天然
之和气就会前来;收敛你的智慧,专一你的思虑,神明就会来居留你心;德
将表现你之美好,道将留在你的身上。你无知而直视的样子就象初生的小牛
犊,你不要去追究事物的原由。”话未说完,啮缺已经睡着了。被衣特别高
兴,一边走一边唱歌而去,还说:“形体如同枯骨,心如同死灰,真正纯实
之知,不坚持故见,懵懂暗昧,没有思想,不能和他计议谋划,他是个什么
样人啊!”
舜问乎丞曰
(1)
:“道可得而有乎?”曰:“汝身非汝有也,汝何得有夫
道!”舜曰:“吾身非吾有也,孰有之哉?”曰:“是天地之委形也
(2)
;生
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
(3)
;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顺也
(4)
,子孙非汝有,
是天地之委蜕也
(5)
。故行不知所往,处不知所持,食不知所味
(6)
。天地之强
阳气也
(7)
,又胡可得而有邪!”
'注释'
(1)丞:古之得道者,舜之师。又说为官名。古代帝王有四辅之官,左辅右粥前疑后丞,丞即四
辅之一。
(2)委形:寄托给你一个形体。委,寄托。
(3)和:和气
(4)委顺:寄托给你顺任自然之性,于是乃有性命。顺,顺任自然。
(5)蜕:蜕变。指生物之脱皮生新。此处比喻人的子孙繁衍能力,也是天托寄给人的。
(6)持:持守。这句意思是说,人的行、住、食都不属于自己,而受天支配。
(7)强阳气:强健运动之气。即天地阴阳二气聚合运动主宰支配一切。
'译文'
舜问丞说:“道可以获得和拥有吗?”回答说:“你的身体都不是你所
拥有,你怎么能拥有道呢!”舜说:“我的身体非我所有,归谁所有呢?”
回答说:“是夭地寄托给你一个形体;生命非你所有,是天地寄托给你和气;
性命非你所有,是天地寄托给你顺应自然之属性;子孙非你所有,是天地寄
托给你繁衍子孙的能力。所以行时不知往哪里去,住时不知持守什么,吃东
西不知味道。这一切都受强健运动之气所支配,又怎么能获得和拥有呢!”
孔于问于老聪曰:“今日晏闲
(1)
,敢问至道。”老聘曰:“汝齐戒,疏
■而心
(2)
,澡雪而精神
(3)
,掊击而知
(4)
。夫道盲然难言哉
(5)
!将为汝言其崖

(6)
。夫昭昭生于冥冥
(7)
,有伦生于无形
(8)
,精神生于道
(9)
,形本生于精
(10)

而万物以形相生。故九窍者胎生,八窍者卵生
(11)
。其来无迹,其往无崖
(12)

无门无房,四达之皇皇也
(13)
。邀于此者
(14)
,四枝强,思虑恂达
(15)
;耳目聪
明,其用心不劳,其应物无方
(16)
。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广,日月不得不行,
万物不得不昌,此其道与!且夫博之不必知
(17)
,辩之不必慧
(18)
,圣人以断
之矣
(19)
!若夫益之而不加益
(20)
,损之而不加损者,圣人之所保也
(21)
。渊渊
乎其若海,魏魏乎其终则复始也
(22)
,运量万物而不匮
(23)
。则君子之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