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美国人眼中的中国商人--龙与牛仔-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幕矫媸视ο执缁崃α浚膊荒芤揽靠蒲в爰际跚玫姆⒄埂S邪谌魏伪涓锏木薮蟮恼习蛩厮坪蹙褪橇礁鑫薹ǚ指畹奈幕е夯嗜ㄍ持危‥mperor  
Rule)与儒家学说(Confucianism)。 
  许多伟大的领导者都成功地领导了现代革命,因为他们正确地把握了一个或两个必须进行变革的方面——然后努力去实施变革。在大萧条时期,罗斯福政府集中精力于两件事情:使银行系统保持稳定并刺激价格,其成功率达到50%。毛主席的重点则在于打破儒家所推崇的等级和谐论以及血族关系的排外法则,所取得的成功同样也是有限的。毛泽东所倡导的改革的确是大大提高了中国妇女的地位。对西方人来说,他的做法似乎并不是十分好;但在那一时期,要取得成功所面临的障碍似乎是相当巨大的。 
  西方人很快就对“大跃进运动”不屑一顾——“大跃进运动”时期连农民都试图在自己家后院的锅炉里大炼钢铁,看上去有点像以色列人试图不用稻草来烧制砖块。作为一种纯粹的经济计划,大跃进惨遭失败,但其目标绝对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或者说难以用年度GDP加以衡量。大跃进运动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打破中国社会里传统的农民家庭中父亲扮演主导角色的现象;它努力在“心理-社会”领域掀起一场全面革命,而不仅仅是一场经济领域的革命。在某种程度上说,它成功了。 
  在中国,接下来爆发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可以看作是毛主席面对农民的强硬态度以及仍然存在的亲属关系在社会结构中的主导地位等现象所作的遭到挫败的反应。中国的文化大革命爆发于20世纪60年代,大致与西方社会——尤其是美国——的性解放运动发生于同一时期。 
  革命——六十年代的风格 
  西方的社会运动——如劳工运动与禁酒运动、人民党运动——从来都不是直接源自于政府的某种行为。这些社会运动都是志愿者群体自发活动的结果。美国的性解放运动仍延续了这一传统,最早是在一群政治家、反战活动家的倡议下爆发的,后来受到倡导女性主义的群体的支持。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则是由毛主席亲自发动并领导的,因而成为一场由政府领导的、反对私有社会制度的革命,而与西方社会中所爆发的革命性质不同。 
  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之所以可能,因为它是由处于一个人领导之下的、实行集权等级制的政府的目标的革命性变化所引导的。性解放运动则根源于技术,是继20世纪所爆发的其他方面的革命——我们如何相互合作、彼此之间如何相关等——之后出现的,并且受到不断改进的家庭和通讯技术的推进。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决定群体工作关系——尤其是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合作关系——的因素是如何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也即取决于技术。在这方面,药丸是人类历史上最后出现的、影响最大的变革推动者——可以与农业和火药齐名。 
  因为所采用的抵制变革的社会制度,中国错过了这些技术革命。毛主席并不希望文化大革命能够推动中国在技术方面赶上西方,而是希望由此创建一个更加完善的、实行中央集权控制、由专家执政的新的中华帝国。因此,爆发于六十年代的这些革命的来源和目标看上去似乎都是截然不同的。 
  结果 
  【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邓小平 
  当文化大革命明显地走向歧途的时候,毛主席去世了;中国又爆发了另一场相当传统的革命。继毛泽东统治时代之后,另一位帝王式的人物于1978年取代了“四人帮”的统治。邓小平让所有的人感到吃惊:他领导中国谨慎地采取以市场为基础的激励制度,以重振遭到文化大革命破坏的经济。农村集体经济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代——很奇怪的是,这与古老的血族关系原则有些相像。中国人坚强地开始了比毛泽东所领导的更为长久的改革。 
  邓先生允许商品作物与非正式市场以在中国实行严格的计划经济时代所前所未有的水平发展。一切在预料之中的,其年度经济增长率达到了世界上的最高水平。从1978年到1984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数量减少了四分之一。中国成为一个拥有两种经济的国家:传统的国有经济和私有经济——官僚政治家与商人。 
  与外商投资相联系的私营企业对古老中国的传统所提出的挑战远远超过了毛泽东所领导的变革。或许市场可以发挥文化大革命所不具有的作用——永久性地改变了中国社会中以家族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现象。所有这些都说明了为什么我所讲述的许多东西可能都不再是事实的原因所在:古老的传统在更大程度上受到了市场的威胁,而并非是受到毛泽东思想的威胁。 
  在邓主席倡导循序渐进式的改革的同时,美国人则发起了另一场以技术为驱动力的、激进的新革命:因特网、新型虚拟化全球通讯高速公路。因特网永远地改变了牛仔们工作与娱乐的方式,并且同样也将给龙的生活带来完全无法预想的影响。市场化改革与全球通讯两者的结合同样也将使中国进入一个新的转型时代。 
  我们究竟在走向何方         
第八章 变迁:变化中的东方世界与西方世界(5)    
  关于转型的一件令人兴奋的——或者说可能是令人恐惧的——事情是:我们无法料想这些转型究竟会终结于何处。对龙与牛仔来说,似乎存在着三种可能性:第一、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可能会进入一种永远不停变化的社会之中,这种变化没有终结,转型是永恒的。第二,我们可能是正在走向一个全新的、稳定的全球性社会中,这个社会不同于在此之前出现的任何一个社会。或者是第三种可能,我们可能正在不断汲取当前所出现的变革因素,同时也在向着某种仍然是以我们各自的传统为基础的社会秩序迈进。没有谁能够确切地说出当前的变革究竟会走向何方。但我认为,事实将证明,上述第三种可能性将成为新的现实。如果事实确实如此的话,东西方之间仍然会存在着明显不同,看上去仍然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都会对对方有更多的认识与了解。 
  关于革命的一些结论 
  技术领先。在技术与经济领先方面,中国落后于西方国家,因为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这样一种制度:在这种制度下,来自政府职位的收益超过了来自私营企业的收益。最优秀的人才都进入了政府部门。 
  共产主义革命所追求的并不是某种理念或全世界的结果,而是为了在中国范围内创造一个更为强调利他主义的社会。 
  世界上意义最重大的革命的驱动力量是技术,而并非政治。 
  中国当前正处于转型时期。没有人能够准确地说出这种转型将终止于何处,但有一点几乎是肯定的:它并不是使得中国人最终与我们完全一样。显然,牛仔与龙都要经历一些变革,但最终,我们都摆脱不了各自传统的左右。 
  建议 
  1、 不要与您的中国合作伙伴就有关意识形态的问题展开争论!或许您认为您能够在争辩中获胜,但您会在国际贸易中惨遭失败。 
  2、 记住要充分了解中国历史上所发生的革命的真正性质,以便提出一些与此有关的比较礼貌的问题。 
  3、  
记住要做好充分准备,对下述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工业革命的长期收益是如何超过其在很久以前出现的消极的短期影响的。向您的合作伙伴解释,这种伤害曾经是巨大的,但现在看,这一时期已经过去了。         
第九章 哲学:东方与西方是如何看待企业的(1)    
  那是没有婚姻的爱。 
  ——西方人眼中的并购 
  默默无闻,万事可成。 
  ——中国人对企业的描述 
  有关企业活动的两个比喻 
  人们在讨论有关企业的问题的时候,都会有一种比喻占据主导地位——东西方都是如此。对牛仔来说,在竞争中赢过对别人凭借的是性及其所具有的权力的内涵;而对龙来说,则是家庭,广义上的家庭甚至包括整个国家。显然,性与家庭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与东西方人的用法有所不同。从比喻的角度说,无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都没有将性与家庭两者联系在一起。牛仔们谈到有关性的话题时相当直接,而龙谈到有关家庭的问题时则不那么直截了当。 
  企业就像是没有婚姻的爱 
  就牛仔在从事商业活动过程中所使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