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世界首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克希尔·哈撒韦实业公司或是“伯克希尔实业”。但是巴菲特对这种调包没  
有兴趣。他喜欢现在的名字,它使人想起公司的起源历史,虽然他不是一个  
多愁善感的人,他还是叫肯·察思。从新贝德福德的档案堆里刨出昔日总裁  
们所作的记录,然后把它们都运到奥马哈来了。正如巴菲特对证交会解释的  
那样,他永远不会出售伯克希尔。    
      我就是喜欢它。我将为伯克希尔公司倾注我的余生。它是属于公众的,但现在它更像一  
      家家族企业。    
     他说的不只是长期,而是他的余生。他的事业——某种意义上也就是他  
的生命——都决定聚到这个公司里去了。他做过的每一件事,每一项投资,  
都是在一幅永远画不完的油画上添加的一笔。没有任何人能从他手中抢走画  
笔,就像他当初从西伯格·斯坦顿手中抢来一样。70年代中期时,巴菲特拥  
有了43%的股票份额,而苏茜持有另外的3%。为了得到伯克希尔公司以及  
蓝筹公司的下属机构,巴菲特投入了1540万美元。这相当于每股伯克希尔股  
票价值为32。45美元,这也是巴菲特愿意注入的最大资金。对这幅油画的任  
何进一步的修饰——即伯克希尔股票价值的提高,以及巴菲特财商的增加—  
—都将从每股32。45美元的投资中,以及他对这项投资所作的一切努力中源  
源不断地涌出。    
… Page 124…   
                              10回到华盛顿    
     当沃伦·巴菲特从天而降出现在凯瑟琳·格雷厄姆的公司里时,她便进  
入了一生中最重要的转变时期。她的父亲曾在1933年买下了濒临破产的《华  
盛顿邮报》,当时,它在一个拥有5家报纸的城市里排行最末。她那位才华  
横溢,但最终神智紊乱的丈夫对着自己的太阳穴抠动板机之后,凯瑟琳在  
1963年接管了控制权。格雷厄姆并没有像别人面对这种意外时感到手足无  
措,她最多也只对这件事表示了一点同情。作为尤金·迈耶的女儿,格雷厄  
姆生活在一个富裕家庭特有的孤独寂寞中。母亲是位金融及政治家,又是联  
邦储备委员会的第一把手,同时也是一位既世故又冷漠的母亲。她在一个由  
大量女家庭教师和私立学校构成的世界中成长起来,习惯了从母亲的私人秘  
书那里收到回信。在很年轻的时候,格雷厄姆就在作新闻记者,但是她从来  
没有想到家族的报业将由她来掌管。结婚以后,她便把精力都放在营造自己  
的家庭上了。  
     在被推上权力的高位时,她显得既害羞、忸怩,又非常自卑,她的男性  
同事都对她毕恭毕敬,而格雷厄姆自己在一次采访中称,在现有社会的运行  
方式下,“一个男人比女人更适合于这项工作。”她只希望做一名中层管理  
人员。实际上,责任可以是一剂补药。在当时,《邮报》是一家洋溢着智慧  
但略有些狭隘的报纸。格雷厄姆聘用本杰朋·希拉德利,《新闻周刊》的华  
盛顿机构主管,来经营这家报纸,而本杰明在她的鼎力相助下,把《邮报》  
推进入美国新闻界排行榜的前几位。在1971年,当《邮报》的公司股票刚开  
始上市时,格雷厄姆撇开了那个态度摇摆不定的顾问,不惜冒着来自尼克松  
政府起诉的危险,出版了《五角大楼秘史》,即有关越南战争的政府秘闻(美  
国政府已经通过一项禁令来限制在《纽约时报》上登载)。以后,她又把《邮  
报》的调查拉回到水门事件上。尽管也许是在尼克松的唆使下, 《邮报》公  
司在佛罗里达的电视业执照受到了威胁,尼克松的律师总领约翰N。米切尔对  
即将问世的故事进行审查时说:“如果它出版了的话,那么凯蒂无易于把自  
己压入轧平机之中送死。”格雷厄姆知道,自己已经达到了目的。  
     但是她改变自己定位的第二步骤尚未展开。尽管《邮报》在政治圈子里  
针贬时弊,但作为一家企业,它却没有丝毫吸引人之处。它的领头报纸在华  
盛顿市场中占主导地位,但其利润率却只有平平淡淡的10%而已。它的电视  
台业务陷入了同样的局面中。  
     1971年《邮报》股票上市以后,格雷厄姆开始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盈  
亏状况上来。但是她已把财务方面的事务交给了董事长和她的顾问弗里茨·毕  
比律师来处理,按格雷厄姆的话来说:“我觉得图表数字之类的事还是应该  
由男人来干。”后来,在1973年春季,毕比死了,格雷厄姆成为了《幸福》  
周刊前500位大公司里的第一位女董事长。她曾勇敢地对证券分析家们宣布  
说,她希望得到一项普利策管理名义奖,但是华尔街世界却吓坏了她。这正  
是发生在巴菲特开始买进她的股票的时候。  
     格雷厄姆通过《华盛顿月刊》的查理·彼得斯结识了巴菲特,但是对于  
巴菲特是何许人物或是他在忙些什么都一无所知。《邮报》有限公司里警报  
频传;凯的儿子唐纳德那时正在努力提高自己地位,他警告说自己担心公司  
会被某些“来自于内布拉斯加的极端左翼分子”所抢去,凯自己也给吓坏了,  
于是拼命找出版界的朋友们打听有关巴菲特的消息——“跟踪着他的踪迹,    
… Page 125…   
就像一只狗围着一条蛇打转。”其实没有必要这样做,因为据布拉德利说《邮  
报》有两个级别的股票。公开交易的只有投票权很受限制的B股,对公司的  
控制权在于A股,而A股又只被格雷厄姆家族持在手中。但是凯毕竟是个新  
手,彼得·德罗,《邮报》新闻周刊部门的高级副总裁,一直安慰她说:“你  
有A股在手就不要担心啦!”但格雷厄姆还是十分惊慌,她不停地说:“他  
究竟要怎么样?有人想要同我们竞争董事会名额?”  
     巴菲特猜想,作为一个执有10%份额的股东,他对公司的影响也许只是  
轻如鸿毛的。于是他写了封信给她——“亲爱的格雷厄姆女士……”——信  
里他讲述起自己曾经身为《邮报》报童的那些大胆的行为,而且否认自己有  
任何敌对的意思。她拿着这封信给许多精于此道的朋友们看,他们中有安德  
烈·梅耶以及芝加哥银行家罗伯特·阿布德等等。每个人都警告她说巴菲特  
善意的表示也许是个阴谋,并且建议她离他远点儿。  
     以前格雷厄姆太依赖她的顾问了,如果说这一次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  
是她按自己的直觉来行事了。她给巴菲特写了封回信,建议两个人见面谈谈。  
当格雷厄姆在拜访《洛杉矶时报》时,巴菲特从位于拉古纳海滨的家里开车  
上来,两人一起度过了被巴菲特称为极其愉快的时光。巴菲特觉察到她的忧  
虑不安,于是答应她不再买进股票。尽管格雷厄姆对他还很拿不准,她还是  
邀请他来东部时去看看她的公司。  
     沃伦和苏茜在这段紧张的时间里住进了距《邮报》仅有一个街区的华盛  
顿麦迪逊饭店。印刷工人在磨洋工,警察和工会成员们在街上对峙。巴菲特  
弄到一条黑色的领带,开车送妻子去和格雷厄姆共进午餐。当时,他坐在芭  
芭拉·布什和简·马斯基的中间,等着格雷厄姆的到来。  
     但是没有人来。最后汤姆·默菲,大都会公司的主席,同时也是巴菲特  
的好友,和格雷厄姆一起吃了顿午饭,又建议她邀请巴菲特进入董事会。当  
格雷厄姆在拉古纳拜访巴菲特时,他还试图取悦于她。他买来一把伞和沙滩  
椅——这引起了巴菲特家人的一阵骚动,因为没人见过巴菲特下过水。格雷  
厄姆移过身子来说:“我希望您在某一天能加入董事会。”巴菲特说:“那  
么,您还在等什么呢?”当巴菲特开车送她回洛杉矶时,她说:“如果您想  
对我说什么就请尽管说吧,但您要说得婉转些。如果有人冲我大叫大嚷,我  
倒宁愿去上吊。”巴菲特其实并不需要她说这番话给他听。  
     1974年秋天,巴菲特成为了一名董事,其他的董事们——很少数的一  
伙,包括格雷厄姆的亲戚、《邮报》的主管以及凯的朋友们——都很担心他,  
引用《新闻周刊》主管德罗的话来说:    
     沃伦是个来自奥马哈的外人,他占有公司份额的10%。我们对此的反应是“为何我们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