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殖民地的各种企图都被粉碎了。苏联共产党执行列宁的民族政策,引导高加索各族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并且把多民族的苏维埃高加索变成一个各兄弟民族合睦而又坚强的大家庭。
苏维埃高加索的历史经验,对于世界上一切被压迫人民,首先是中近东、中亚和东南亚各国人民开展社会斗争和民族解放斗争是一个宝贵的贡献。这些国家的人民有了北高加索和外高加索各共和国的榜样,有了解决最复杂的社会和民族问题的经验,看到了自己解放的道路,消除落后、贫闲和无知并赶上经济发达国家的现实可能性。
有了苏维埃高加索的榜样,全世界劳动者亲眼看到只有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才能拯救弱小民族不被剥削者和外国奴役者灭绝,我国社会主义的胜利为苏联各族人民开辟了多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在平等友好基础上的真正繁荣的道路。
高加索的军事战略意义重大,不仅是因为它拥有雄厚的石油和其他战略原料资源,也不仅是因为它拥有充足的人力资源,而且还由于它处于有利的地理位置。
革命前,高加索是俄国同土耳其帝国斗争和同英国、德国在中近东进行破坏活动斗争的前哨。第二次世界大战证明,高加索作为我国南方的一个重要前哨的意义不仅没有减少,而是更加增大了。
苏维埃高加索幅员辽阔。高加索东西最窄处马哈奇卡拉到波提之间的宽度约500公里。从高加索的北部边界至南部边界距离约1,000公里。苏维埃高加索与外国——土耳其和伊朗——的陆地边界长达1,382公里,其中苏伊边界长780公里,苏土边界长602公里。
高加索地区的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复杂多样,使高加索成为一个是在特种条件下实施战斗行动的地区。决定这里军队战斗使用性质的基本要素有三:多种多样的地形,变幻无常的气候和濒临海洋。
高加索地区地形多种多样(大部是山地地形)。高加索山脉(或称“大高加索山脉”、“高加索山主脉”)东起阿普歇伦半岛,西止库斑河口,长1,200——1,300公里,南北宽16——180公里,构成高加索地区山系的基础。高加索山胀按其结构区分,分为三段:高加索山脉东段——从阿普歇伦到卡兹别克峰,长约100一500公里;高加索山脉中段——在卡兹别克峰到厄尔布鲁士峰之间,长约150——200公里,再次往西,就是高加索山脉西段。
高加索山脉中段是高加索山主脉的高山区。这里群山山峰的平均高度为3,500—5,000米。卡兹别克峰、阿戴霍赫峰、阿依拉玛峰、什哈拉蜂、厄尔布鲁士峰及其他一些山峰峰项终年积雪。高加索山脉西段——从浮士特峰到阿纳伯市——群山高度逐渐降低,最高为1,838米(塞西峰),平均高度不超过l,ooo米。就高加索山脉西段诸山结构而言,在这些山区里,军队行动较容易,不象东段中段山区那样困难。
高加索山主脉从山前地带的山脚到1,500一1,800米的高度的地方生长着茂密的森林(主要是阔叶林)。这些阔叶林在战争年代是军队配置的良好遮障,但是却也给军队的行动带来一定的因难。再高的山峰上就没有植物覆盖了,全都是光秃秃的 岩峭壁。
高加索山脉把高加索一分为二——北高加索和外高加索(或称“南高加索”)。北高加索的地形先是一望无垠的大草原,它在库班河和库马河两条河流的亡游逐步升高为斯塔夫罗波尔丘陵,尔后便是所谓的“前高加索”的山系。北高加索的草原部分包括顿河左岸草原、库班亚速海沿岸低地和里海沿岸低地。斯塔大罗波尔丘陵又将北高加索迪夫诺耶以南草原地区分为两部分:库班草原和诺盖草原。斯塔夫罗波尔丘陵是一片辽阔的平坦高原。斯塔夫罗波尔丘陵平均海拔高度为350一600米。
前高加索(或称“高加索山脉山前地带”)是一片由北向南逐渐上升到高加索山脉北坡为止的峰峦绵 的山区。整个前高加索遍布库班河和捷列克河水系众多的山间河流、深谷、洼地和隘涧。在北高加索大部草原上,各兵种都能够行动。在前高加索的山谷中和河滩上,可以使用大部队作战。这些山谷和河滩,都通向高加索山主脉山口。
除了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外,还有诸如道路、机场、通讯设施状况,也影响高加索战区的性质。
连接北高加索和外高加索的铁路只有两条:西线,有一条铁路沿黑海海岸从土阿朴谢到巴统;东线,有一条铁路沿里海海岸从马哈奇卡拉到巴库。1942年从阿斯特拉罕到基兹利亚尔段和1943年从阿德列尔到苏呼米段两条铁路又先后通车,这大大地改善了高加索地区的交通运输状况和外高加索同北高加索间的联系。
除了铁路以外,北高加索同外高加索之间还有途经各山口的公路和土路相连。然而战前,高加索的土路无论在平原地区,还是在山区,都很稀少。在草原地区,几乎没有公路,那里主要是筑路机开出的路和汽车行驶轧出的路。一到冬季、春天泛浆和秋季泥泞季节,这些路都不能走,给部队的行动带来极大的困难。
在东线,有一条途经捷尔宾特门山口,沿里海海岸走向的公路,从马哈奇卡拉通到巴库。在这条公路上,各兵种和各种车辆都可通行。在西线,有一条沿黑海海岸走向的公路从诺沃罗西斯克通到苏呼米。
下面三条著名的公路由北向南穿过高加索山脉的高山区:
格鲁吉亚军用公路从奥尔忠尼启则经由克列斯托夫山口通往第比利斯。平时,由于积雪和雪崩,这条公路在冬季不能通行;但是,战时,冬季也一样通行;奥谢蒂亚军用公路经由马米桑山口把阿拉吉尔同库塔伊西连接起来;苏呼米军用公路将北高加索的契尔克斯克(卡腊查耶夫契尔克斯克自治州)同黑海海滨的苏呼米(阿布哈兹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的首府)连接起来,中经捷别尔达高山疗养院和克卢霍尔山口。在高加索山脉南坡的公路线,从阿热拉村开始沿科多里河谷走向是一段下坡路,尔后向西拐通往苏呼米。冬季,大部分路段堆满了积雪,根本不能通行。
高加索的水文地理情况,也同它的地形一样,是多种多样极为复杂。许多高山河流都源出于大高加索山脉的冰川。其中几条较大的河流可能成为希特勒军队的严重障碍,如顿河、库班河、捷列克河及其支流松查河、阿尔当河、乌鲁赫河和马耳卡河。顿河从上库尔莫雅尔斯卡亚到亚速海广大的下游地区屏护着高加索北大门。
除了河流以外,这里的湖泊沼泽(沼泽地带①)对军队的行动也有很大的影响。这些湖泽主要分布在顿河、库班河和谈列克河下游的三角洲和库马马内奇盆地。在高加索山脉东段山前地带乌罗日艾诺耶村以东,到里海间的大片地区上为库马河的沼泽地带。
在高加索山脉西段山前地带,库班河的沼泽地带面积最大,这里沼泽泥泞,芦产苇丛生,湖泊星罗棋布。在库马马内奇盆地分布着许多盐沼咸湖,其中最大的咸湖——马内奇湖——从西向东延伸120公里。在亚速海和里海沿岸除了湖泊沼泽之外,还有许多溺谷②。其中较大的有亚速海沿岸的耶亚河溺谷、别伊苏格河溺谷和基尔皮尔河溺谷。
【 ①这里的沼泽地带,系河流下游三角洲上浅水沼泽话的河漫滩,从生芦苇、灌木等喜湿性植物,其低洼部分与湖泊沼泽相间,被水淹,泥泞难行。——译者。】
【 ②溺谷,系河口部分的洼地或低岸上的坳被海水淹没而形成的海滩,常为狭窄的沙咀或沙洲把它与海隔开,溺谷的水含盐分大。】
海洋对高加索战区的性质影响也不小。
里海大部位于苏联境内,它以水上交通线把高加索同中亚各苏维埃共和国联系起来,而经由伏尔加河同苏联国家的内地联系起来,里海南部濒临伊朗领土。
黑海在战略上具有巨大作用。马克思(应为恩格斯)早就指出,黑海在欧洲和近东国家之间发展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方面具有巨大意义。他说:“三分之二的欧洲,即德国和波兰的部分地区、整个匈牙利、俄国最肥沃的地区,以及整个欧洲土耳其,在出口和商品交换方面都有天然的纽带同欧克辛海(系黑海的古称)联结起来……”(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第14--15页)
战前,高加索由于山区缺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