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角度多样:从世界贸易组织和跨国公司到反全球化运动和对文化多元性的威胁。
与此同时,一些恶意的修改行为也会被遏制。对破坏行为进行监督和纠正也并不是什么难事,用户只需查看近期修改的清单就可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内发现这些破坏行为,然后点击按钮就可以回到破坏前的状态,这就比较有利于wiki社区对质量问题的掌控。“2004年11月1 日一期的《新闻周刊》引用英国艾塞克斯一位维基百科迷(他曾对1000多个词条的正确性进行网上监督)的话说:”合著百科全书的想法也许是有些疯狂,但它的自控却很好。“
他当然很受欢迎。到2005年底,维基百科每个月的页面浏览次数达到25万亿,这让他成为网上访问次数最高的参考类网站之一,类似的网站还有Dictionary。 我相信,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当大英百科全书的推销员敲开你的家门并向你炫耀这些书时,你肯定感觉他很棒。我当时自然也有这种感觉。然后,当你拿到微软电子百科全书的第一版本、并可以点击到自己的百科全书时,你的感觉也一定很爽。微软电子百科全书最新版本的网上广告如下:微软百科全书标准版2006是销量第一的百科全书品牌。这使你可以放心地勇于探索知识世界的资料来源,它包括3。6 万篇文章、上万张图片和声音剪辑、视频、动画、游戏、地图和更多的东西,这些内容既准确又吸引人,并且还紧跟时代潮流。你知道上传的百科全书——维基百科里有多少篇文章吗?
我于2005年11月29日写下这些文字时,维基百科的网站这样报道:始于2001年的英语版本中,我们现在共有841358篇文章。吉米。威尔士才刚刚起步。他还将维基百科拓展到了字典和词典领域——维基字典;拓展到了数字课本和手册领域——维基书本;拓展到了网上引用语领域——维基引语;拓展到了物种的网络目录——维基物种;当然还有让你可以自由创作和上传的新闻内容——维基新闻。
不过,维基百科并不总是光鲜照人,它也不是总能实现自控。当人们上传自己的百科全书时,很多事情都会发生,而且并非所有的事情都是好事。你的敌人可能将它用作在全世界毁坏你名声的海报栏,这种情况通常需要大量时间才能解决。
老约翰。席根塔勒(John Seigenthaler Sr)是《今日美国》的主编,并且还是范德比尔特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 )自由论坛宪法第一修正案中心(First Amendment Center)的创始人。一天早晨,他醒来后发现,维基百科上这样描述自己:老约翰。席根塔勒在20世纪60年代初是总检察长罗伯特。肯尼迪的助手。
在一段很短的时间内,他被认为与肯尼迪两兄弟(约翰和鲍比)被刺案直接相关。
但是,至今没有任何事件证实。
他很不开心。这篇人物介绍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阅读和拷贝。2005年11月29日,他在《今日美国》的公开版面写下了下面的话:这是一个在网上暗杀别人的故事,它也可能会发生在你身上。
我不知道是哪个有邪念的人构思了在我名下的这篇虚假而恶毒的传记,并把它在维基百科这个受人欢迎的在线免费百科全书上登载了132 天,而维基百科上文章的作者都是匿名的,因此很难被人发现。这篇传记写道:。约翰〃席根塔勒于1971年移居到了前苏联,并于1984年回到美国……维基百科这样说:。之后不久,他创办了一家公关公司,这家公司是全国最大的公关公司之一……
在78岁的高龄,我以为任何有关我的负面消息都不再会令我吃惊或使我受到伤害,但是我错了。这篇传记中有一句话是真实的。20世纪60年代初,我是罗伯特〃肯尼迪的行政助理,同时也是他的护枢者。当我儿子小约翰〃席根塔勒(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新闻记者)后来给我打电话说,他在两家网站Reference和Answers 上发现同样卑劣的文章时,我感到难以臵信。
几个星期来,我从老师、记者和历史学家那里听说了。维基百科这个精彩的世界……成千上万世界各地的人每天访问这个网站,目的是要迅速获取参考事实。
但这个网站的内容却是由没有专业技能和知识的人(有时还是一些恶意的人)编写并粘贴上去的。
在我的要求下,三个网站的主管人员已经删除关于我的虚假内容,但是他们不知道,也查不出到底是谁写了这些恶毒的言辞。
我打电话给维基百科的创始人——吉米〃威尔士,问他,你……有办法知道是谁写的这些吗?。不,我们没有办法……他说。另外两个网站的代表说,他们计算机的编程只能从维基百科上逐字复制数据,从不检查其内容的真伪……
我们生活在一个全新的媒体世界之中,其中拥有在世界范围内交流和研究的宝贵的机会。
但是其成员中也有蓄意用笔中伤他人的知识分子,国会已经授予这些人权利并保护它们。
当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妈妈教导我:说人闲话是罪恶的。她拿起一个塞满羽毛的枕头并说,如果我把枕头撕破,羽毛将会四处飞扬,我就再也不能将它们装回去了。而恶意中伤他人的行为,也是这样。
对于我来说,那个枕头就是对维基百科的暗喻。
我喜欢维基百科,在写作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曾使用过它。但在使用它的过程中,我很清楚,网络社区中的知识并不总是正确的。网络并不总是能自动纠错,并且其纠错的速度不及错误传播的速度。今天,IBM 专门有资深员工负责跟踪维基百科上有关IBM 的介绍,并且确保这些内容不存在虚假,这并不是什么偶然事件。在未来数年里,年轻人将更多地从维基百科而非IBM 自身获取有关后者的信息。
上传究竟要发展到什么地步?
我的结论是:无论是个人上传还是集体上传。都已是令世界变平的有利因素。
上传正在不断拓展,因为使上传成为可能的平坦世界平台也在不断拓展,也因为上传回应了人们希望参与其中并使自己的声音被他人听到的渴望。
《纽约时报》记者塞斯。希塞尔曾经做过这方面的报道(2005年6 月21日),他注意到越来越多的年轻男性宁愿玩一个与运动有关的视频游戏,也不愿看电视中播放的比赛实况。他指出自2000年以来,在美国与运动有关的视频游戏的销售额增长了34% ,在2004年达到了12亿美元;而在12岁至34岁的男性观众中,几乎所有主要运动的电视收视率却下降了。
然而,文章最让我震撼的是希塞尔引用的一位年轻人阿伯特。阿塞的话,他喜欢玩NBA 品牌的视频篮球游戏。在游戏中,当球员(都是模仿真正的NBA 球员的)跑动和投篮时你可以控制它的动作。阿塞说,我喜欢科比——洛杉矶湖人队的篮球明星科比。布赖恩特(Kobe Bryant );我喜欢玩这种游戏是因为我可以在游戏中让他传球给其他人,而在电视里,他好像都不知道如何传球。
他更愿意玩游戏,而不是观看科比的比赛。迈卡。西弗赖(Micah Sifry )
说,这种心态暗示着在网络时代接触媒体的方式会有一个从静止的、被动的方式到主动的、参与式的方式的重大转变。在游戏中参与比赛要比观看比赛更有乐趣。
蒂姆。奥里利(Tim Oreilly )是Oreilly 传媒公司的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也是世界上主要的计算机图书出版商之一。他对上传现象有着独特的描述方式,称之为参与体系框架,该框架是让用户用来进行生产而不仅仅是消费的。他认为那些自己设计软件、系统、网站以及百科全书的公司将吸引到更多的用户。
人们喜欢上传。这是为什么在令世界变平的十大力量中,上传有潜力成为最具破坏性力量的原因。有多少人在何时运用这种能力参与游戏,这将决定上传破坏力的程度。西弗赖说,参与这种行为就好比你必须使用身上的肌肉,我们并不习惯称谓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尽管各种工具都已经在那里,但很多人并不使用它们……盲目屈从权威和机构的思想仍然是根深蒂固的。简言之,上传者的数量还是相对比较少的。但是随着个人上传以及杰作的工具越来越普及,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从他们的上传经验中获得积极反馈,我敢肯定地说每一个大的机构或是等级结构将会感受到冲击。
我已经警告你了。
第5大动力——外包,Y2K
自1947年8 月15日独立日后,印度的国运交替兴衰,但是在某些方面,印度可以称得上是20世纪末最幸运的国家。
直到最近,印度还在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