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吓白了。文武百官早就恨透了刘瑾,见他脸上变色,更怀疑九龙杯是他拿了,便一个劲地叫着:“搜,搜。”刘瑾没法,只好让何瑭来搜。不料朝服一解,里边竟是只有皇帝才能穿的赭黄龙袍。大家“啊!”了一声,都楞住了。正在这时,只见刘瑾满面杀气,抽出预先藏在袖筒里的短刀,向皇帝刺去。说时迟,那时快,何瑭飞起一脚,把短刀踢落在地上。
此时,金殿上乱了套。皇帝只说了一句“快把他打死”,就吓得昏了过去。等他醒过来时,刘瑾已被御林军打死了。何瑭也把九龙杯献了出来,说明这是个计策。皇帝和满朝文武百官都非常钦佩何瑭忠心和机智。
乘火打劫之例说——郭亮智取长沙
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北伐军很快就打到湖南。军阀叶开鑫将重兵集结于长沙,企图负隅顽抗。正在长沙从事工人运动的郭亮等共产党人,为配合北伐军的正面行动,决定从背后积极打击军阀叶开鑫。为此,他们分别到工人群众中去,宣传革命大好形势,广泛发动群众,积极组织群众同敌人作斗争。 工人们听说配合北伐军赶走叶开鑫,都感到非常高兴。在郭亮等人的组织安排下,缝纫工人连夜暗暗地制做了两万多个“国民革命军”和“湖南工人保安团”的袖章;泥木工人在全城收集了数筐打野兽用的炸弹;印刷工人通霄达旦印制传单和其他宣传品;人力车工人也行动起来了,他们拉着车子在街里街外,大街小巷跑着,探听消息,侦察敌人的位置、人数及动向。
仅仅只用了一天一夜的时间,全长沙城的工人都做好了与叶开鑫展开斗争的一切准备。
在郭亮等人的指挥下,一天早晨,长沙城几乎所有的街道上,忽然贴满了征讨军阀的标语:“打倒军阀!”“叶开鑫不投降就叫他灭亡!”这些标语不仅贴在大街上,电线杆上,大树上,还贴到了叶开鑫的办公楼和家门口。
叶开鑫怎么也没有料到形势会变得如此突然。他立即命令他的省会戒严司令在全城实施戒严,实行严格的检查搜捕。
可是,在郭亮等人的领导和指挥下,组织起来的工人们不仅没被气势汹汹的敌人所吓倒,相反,他们按预定的计划,当敌人的巡逻队和搜捕队出现在大街上的时候,建筑物里的工人们就把预先准备好的炸弹从开着的窗户扔出去。炸弹爆炸了,敌人吓懵了。这个时候,躲在门后背的工人们趁着炸弹爆炸后的烟雾,马上冲了出去,从慌乱的敌人手中夺下了枪支。
一处如此,处处如此。一时间,全长沙城的街上,炸弹隆隆,杀声震天。军阀的巡逻队和搜捕队很快就失去了威风,他们死的死,伤的伤,丢了旗,丢了枪,活着的,能跑的,东奔西窜,到处挨打。
在郭亮等人的组织下,学生们在摇旗呐喊:“北伐军进城了!”“叶开鑫完蛋了!”“缴枪不杀!”更使叶开鑫捉摸不透的是,他的部下不断报告:“在许多地方都发现了带着‘国民革命军’袖章的人。到处都飘起了‘国民革命军’的大旗。”
叶开鑫根据这种种迹象推断:“一定是北伐军穿着便衣打进城来了。”想到这里,他吓得直哆嗦。他抓起电话想向有关方向询问情况,但电话不通了(电话线早被工人切断了);他叫人去拍电报,请求援助,但电报局已被戴着“工人保安团”袖章的工人占领了,电报发不出去了。他询问粤汉铁路的情况,回答是铁路交通完全中断。他问军队情况,回答是,士兵和军官都惊慌混乱,不知如何是好。这个时候,叶开鑫感到问题太严重了,长沙城是再也守不住了。于是,他急忙下了撤军令,坐上军舰向北逃跑了。
长沙就这样被占领了。
其实,这个时候北伐军并未进城,是郭亮指挥人民群众用一些“土办法”造成了北伐军化装攻打长沙的假象,使敌人不战自溃,丢了长沙,狼狈逃跑。真是兵不厌诈也!
乘火打劫之例说——沙皇侵吞沃尼亚
1503年,俄国沙皇伊凡三世同西部邻国立沃尼亚签订了为期50年的停战协定。协定里规定,原属俄国的尤里耶夫城归立沃尼亚,而立沃尼亚则每年应向俄国缴付一定的赔款,借以给俄国补偿。但是,长期以来立沃尼亚却未能照协议执行这个条款。
1558年,沙皇伊凡四世决定对立沃尼亚发动战争。出兵前,为了寻找借口,伊凡四世翻出了历史旧账。他突然向立沃尼亚提出,要立沃尼亚立即向俄国缴纳4万塔勒的赔款。
4万塔勒,对于一个小国立沃尼亚是一个庞大的天文数字,要它在几天之内凑齐50年的赔款是根本不可能的。万般无奈,立沃尼亚只好把情况如实告诉伊凡四世。
其实,伊凡四世等待的正是这句回话。他听到立沃尼亚的回复后,迫不及待地发表声明,声称立沃尼亚违背两国协定,拒不执行协议,因此俄国决定出兵进攻立沃尼亚,以便给予它严厉惩罚。
1558年1月,俄军开始进攻。到当年秋天,俄国夺取立沃尼亚20座城堡,几乎占领了立沃尼亚整个东部地区,并且生俘立沃尼亚骑士团团总。到了这个时候,立沃尼亚的领主贵族们想尽了办法,终于凑足4万塔勒送到莫斯科。这时伊凡四世露出了真实面目,他声言他要在立沃尼亚夺取的东西不只值这些钱,因此俄国必须继续作战。不久,立沃尼亚骑士团被打垮,大部分国土也被俄国侵占。
乘火打劫之例说——三菱公司发战争财
日本三菱公司特别注意对国际信息情报进行分析,因势利导,作出预见对策。1973年3月,扎伊尔发生了叛乱。这件事,对于远隔重洋的日本企业似乎没有多少意义,但日本三菱公司的决策人员却没有放过这一信息。他们经过分析认为,与扎伊尔相邻的赞比亚是世界重要的铜矿生产基地,扎伊尔叛乱,可能会对赞比亚造成影响。于是,公司情报人员密切注视叛军的动向。当得知叛军向赞比亚移动时,公司预计到叛军可能切断交通,由此必将影响到世界市场上铜的产量和价格,而当时市场上的铜价还很平稳。三菱公司立即购进了一大批铜。后来,铜价果然上涨,每吨涨了60多英镑,公司就此赚了一大笔钱。
乘火打劫之例说——瘟疫带来的商机
1975年初春的一天,美国亚默尔肉食加工公司老板菲力普.亚默尔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翻阅报纸,了解当天的新闻。
突然一则几十个字的短讯,使他兴奋得差点跳起来:墨西哥发现了疑似瘟疫的病例,他马上想到,如果墨西哥真的发生了温疫,一定会从加利福尼亚州或得克萨斯州边境传染到美国来。而这两个州又是美国肉食供应的主要基地。肉类供应肯定会紧张,肉价一定会猛涨。
当天,他就派家庭医生亨利赶到墨西哥,几天后,亨利发回电报,证实那里确有瘟疫,而且很厉害。
亚墨尔接到电报后,立即集中全部资金购买加利福尼亚州和得克萨斯州的牛肉和生猪,并及时运到美国东部。
不出所料,瘟疫很快蔓延到美国西部的几个州。美国政府下令:严禁一切食品从这几个州外运,当然也包括牲畜在内。
于是,美国国内肉类奇缺,价格暴涨。亚默尔趁机将先前购进的牛肉和猪肉抛出,在短短几个月里,他净赚900万美元。
亚墨尔慧眼独具,发现了瘟疫即将流行的征兆,预测到可能出现的局面,把握和充分利用了瘟疫蔓延所带来的机遇,进而取得成功。
乘瘟疫这把火,亚默尔“劫”到一大笔财,不愧是商战高手。
乘火打劫之例说——死鸡变凤凰
企业或商店因经营不善而倒闭,便就像一只死鸡一样,让人不屑一顾了。
但广东话有“执(捡)死鸡”一说,意即捡到了便宜。这有点令人不解,捡到死鸡怎算捡到便宜?但在生意场上,“执死鸡”便大有文章可做。在美国,有位专门“执死鸡”的富翁,名叫保罗·道弥尔,有一次他听说一家玩具厂因管理不善而倒闭清盘,当即找到了工厂老板,想买下这家工厂。
由于工厂老板因工厂倒闭,急欲转让,无心讨价还价,所以保罗·道弥尔以极低的价钱“捡到这只死鸡”。
道弥尔找出工厂经营失败的原因,然后制订了改造工厂经营的计划,于是按照自己行之有效的计划重新开工,半年之后,这家工厂由死变活,产量翻了一番。
美国当代石油大王哈默尔也是个“执死鸡”能手。他从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