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奥德河上的春天 [苏] 卡扎凯维奇·ЭМ-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俘虏们一般都供不出什么新的消息。他们都属于那支差不多被彻底击溃了的强大的“维斯杜拉”部队,这支部队是由新上任不久的统帅海因里希·希姆莱率领的。

  奥加涅相在战争中已经非常讨厌战俘,可是遇到了德军第七十三步兵师的一个士兵后,马上就兴奋起来,他眯着眼睛微笑——他跟这个师里的一个士兵可以谈上一整天。

  第七十三步兵师是奥加涅相特别注意和特别憎恨的对象。他一知道捉住了一个第七十三步兵师里的人,马上就飞也似地奔去审问,甚至不惜牺牲他最爱的睡眠。

  一九四二年二月,奥加涅相被召到部队去担任翻译,他被派到凯尔切区的一个步兵师里。他还没有来得及领到军装,德国人已经在大群飞机的掩护下进攻了。

  甚至在三年后的今天,一想起那些日子,奥加涅相那对乌黑的眼睛里就冒出不可抑制的怒火。

  在沿海峡的一块狭小的地方聚集了几千个人。天空布满了德国飞机,海滨被炸成一个黑黝黝的大窟窿,死人们在活人们中间躺着或坐着,他们比所有的人都闲适。但是自然界依然按着自己的规律在走着。夏日的天气是美好的,击岸的波涛在岸边粉碎成白色泡沫。德国人的炸弹在四周爆炸,可是海鸥还以为这是暴风雨,所以它们象以往在暴风雨中那样 噪着。

  一次难忘的渡海开始了。人们搭了小船、汽艇、木桶和自编的木筏渡向梦寐以求的高加索海岸。他们已经不怕炸弹、不怕德国人了,他们只有一个愿望:退到那边岸上去。

  当德国人过分逼近,他们的呐喊声可听见的时候,我们的战士们不等命令就向敌人扑去。德国人都吓得后退了,于是人们又回到蓝色海岸边,在波涛旁徘徊,焦急地等待着渡海的小舟回来。但在蔚蓝色的天空中却出现了一群德国的“J-87”型俯冲轰炸机。

  就在这个时候,第一个俘虏被带到了奥加涅相前面。这是一个身材魁梧、微醉的德国人,他的举止带有挑衅的蛮横。显然,当站在军官们中间的那个穿着一套被泥土弄脏了的蓝色衣服、结着一条丝领带、很久没有刮过脸的、脸色黑里带青的文职人员,开始用最纯正的、文绉绉的上流社会的德语审问他的时候,他非常惊奇。

  这么出色的德语知识使这个俘虏惊讶不置,他甚至稍微带点儿尊敬地回答了奥加涅相的几个问题。他是第七十三步兵师的士兵,他夸口说,这么迅速地突破战线并迫使俄国人向海峡退却的,正是他所在的师。

  “你们可以委托我,”他说,“向司令部去传达说你们愿意投降。这投降并不是屈辱的。你们的勇敢精神使我们很惊讶。”

  这个可恶的半醉的德国兵竟然企图扮成一个军使和救星的角色,说出这样的话来。

  奥加涅相气得发抖了,他打开站在旁边的那个上尉的手枪皮套(他自己那时候还没有佩枪),可是并不开枪,只是高声地用喉音叫喊着难懂的话语,他在用本族语言、阿尔明尼亚语谩骂。

  奥加涅相在一九四四年底又一次碰到了第七十三师。他据守着华沙北面布格河、那雷夫河、维斯杜拉河之间的防线。那时候熟知自己的翻译员的善良、懒惰和忧郁性情的鲁缅采夫,觉得奥加涅相有时侯的举动很奇怪,只有切骨的仇恨才能把一个人变成这副模样。

  当奥加涅相又收到一个俘虏的时候,他把这个俘虏打量了很久,一边恶狠狠地冷笑,露出了因经常抽烟而发黄的不整齐的牙齿,他问:“一九四二年你在哪儿?”

  “起先我在凯尔切附近……”俘虏开始说话了,可是看见翻译员扭歪了的脸,他突然打起哆嗦来了。

  当俘虏被带走以后,奥加涅相又恢复了往常那和善、亲切而带点儿古怪的样子了。他把自己认识德军第七十三步兵师的一段经历告诉了鲁缅采夫:“我损失了一套多么好的衣服!损失了一条最好的领带!”他嚷道,仿佛这才是最重要的。“我坐在大桶上渡海,可是波浪把大桶上的衣服冲走了……或许它现在还在那儿漂浮呢。”

  鲁缅采夫对这个可怕故事的有趣结局并不发笑,他说:“唔,我们等着吧。情况我多少有些了解,你的第七十三师的末日在最近几天就要到了。”

  真的,德军第七十三步兵师在华沙附近被打垮了。它的士兵们都扔掉武器四处逃散了,炮兵团全部被俘。奥加涅相碰到这个师的俘虏不止一次。虽然他觉得在凯尔切的仇全报了,但是他依然久久地详细地审问着第七十三师的士兵,细细地回想着这个师毁灭的细节,审问各团和各营、甚至他知道姓名的个别军官的命运。第七十三师的情形现在他已经很清楚了。

  现在出其不意的是,又有两个第七十三师的士兵被带他那儿去了。他开始审问他们,照常幸灾乐祸地冷笑,暗示着使他们惊奇的细节。

  其中有一个瘦长的德国青年,翻译员问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被俘的,他回答说,他和同伴们是在一个偏僻的小庄园里给一个俄国兵捉住的,他们躲在那儿,打算换了便服以后逃回家去。

  “问他的家在哪儿。”鲁缅采夫说。

  奥加涅相问了后,得到的回答是:“施奈德穆尔。”

  鲁缅采夫怔了一下,他甚至觉得奇怪,为什么奥加涅相对德国人的回答漠然置之。唔,对啦,翻译员问到这里为止,由侦察兵继续审问下去。

  鲁缅采夫把其余的德国兵押解到战俘集合站后,开始在翻译员帮助下无微不至地审问从施奈德穆尔来的那些德国人。

  俘虏们的口供如下:施奈德穆尔城——它的波兰名字叫做比拉,坐落在库托夫河畔。‘第一六零帝国大道’在它那儿经过,直通到波罗的海和科尔堡;‘第一零四帝国大道’通过斯特丁,伸展到汉诺威省的卢贝克,稍微靠西是‘第一帝国大道’——直通柏林,并且更远通到马格德堡、布伦瑞克、多特蒙德、爱森、杜塞尔多夫和亚岑。

  这个红发蓬乱的德国人原来是个司机,他特别赞美这最后一条‘第一帝国大道’。

  “这条道路,”他象一个筑路的包工头把完成的工程交给主人时一样,微微自满地说,“柏油铺得极好,非常舒适。它会引领您一直到柏林,直大市中心的亚历山大广场!从施奈德穆尔到柏林——恰好是二百四十公里,乘汽车三小时就可到达。”

  鲁缅采夫听到这个德国兵这番殷勤而仔细的陈述,不禁笑了笑。这个德国司机觉得自己好象是在本国土地上,他溜着眼睛,用向导赞美景色的语调继续往下说:“第一帝国大道是德国最长的一条公路。除了特等汽车路以外,它是最好的……伸展到很远很远,直通到和比利时接壤的边境……”

  “这有多远?”鲁缅采夫问。

  “八百多公里。”

  鲁缅采夫纵声大笑起来。在他远东人看来,这样的距离是微不足道的。从边境到边境不过是八百多公里!他想起了黑龙江沿岸遥远的地方,在那儿一千公里被认为是近在咫尺的。他又想起了昨天从一个坦克将军那儿听到的“绿街”,那差不多有四千多公里呢!

  “好啦,别扯得太远了,”他末了说,“让他们继续讲施奈德穆尔吧。”

  俘虏们开始讲述。

  这座城市被一条森林带——城郊森林从东面和南面围绕着。不错,他们都知道许多古老的要塞炮台的所在。最大的一座设在城东十五公里的地方,那儿有许多堑壕。城南五公里还有一座“瓦尔特”炮台。在炮台与炮台之间,有混凝土筑成的旧机关枪射位。固然,它们已经很荒凉,长满了野生植物,孩子们常常在那里面玩耍。边界已经远远地东移了,森林里有很多湖泊和流入库托夫河的小溪。

  俘虏们都用心地把自己的情报绘在图上,详细地说明每个细微的特点。

  至于这座城市本身,它是一座普通的城市,有许多兵营、锯木厂、制绳场、菲特列大帝的纪念碑、古老的教堂。有一个俘虏是住在中心区兴登堡广场的,另一个住在西郊柏林纳大街,他们在那儿都有亲属,就是……

  “明白了,”鲁缅采夫说,“问他们河流,那是一条什么河,我们必须强渡它。”

  “库托夫河本身是一条不大河,但是河水丰沛。它是内茨河的支流,从东南方流入城中,把城市分成两半。东面的一半较小,西面的一半较大。这条河很平静,河床多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