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境而转变的,譬如战国时代的人物,决不会有宋朝道学先生的口气,周朝的乱臣十人,决不会有洛蜀党的派别,假令金圣叹生在今日,他一定不会下死劲再研究八股文章,而要致力于新的文学。所以他对《水浒传》的批评,虽然是带了一点迂腐,究竟不能说他完全不对,有些地方到底批评得很好。如《水浒传读法》里,他说:
江州城劫法场一篇奇绝了,后面却有大名府劫法场一篇,一发奇绝。潘金莲偷汉一篇奇绝了,后面又有潘巧云偷汉一篇,一发奇绝。景阳冈打虎一篇奇绝了,后面又有沂水县杀虎一篇,一发奇绝。真正其才如海!
如武松打虎后,又写李逵杀虎,又写二解争虎;……何涛捕盗后,又写黄安捕盗;林冲起解后,又写卢俊义起解;朱仝、雷横放晁盖后,又写朱仝、雷横放宋江;正是要故意把题目犯了,却有本事出落得无一点一画相借,以为快乐是也,真是浑身都是方法。
我们现在读到本书,如第四十二回写了假李逵,下文又写假鲁智深,假武松,又写假公孙胜。第四十八回写了孙立、孙新大劫牢,下文又写郓州府劫牢,又写泰安府劫牢。第六十一回写了李固陷主,下文又写苟昌陷主。第八十二回写了鲁智深富安庄投宿,下文又写杨雄、石秀云家庄投宿。作者每喜拿相同的题目写出两样文章,表现他的超人的文学技术,试看上面所引的几段,它内中描写的事迹,何曾有一毫雷同而重复,正合金圣叹所说:“故意要把题目犯了,却有本事出落得无一点一画相借。”这是何等的才情!我们读完了这一百二十回正书以后,且不问金圣叹所说的甚么“正犯法”、“略犯法”,只问全书中的叙述和描写,到底可厌呢,还是可爱?
始初我读七十回本,到煞尾处看见天罡地煞石碣题名,燕青也是天罡之一,而且是“天巧星”。但书中燕青的事迹实在寥寥,只有放冷箭救主一段。我因而疑心,燕青不但名列天罡,《宣和遗事》里他也有名,不知何故,施耐庵却将他降作奴才,并不细写,这样的天巧星,不知他“巧”在何处?现在读了本书才恍然明白,大约施耐庵写到燕青,看看本书已占十分之五,而尚有许多重要人物来上梁山,他要紧集合一百八位英雄好汉,要紧写石碣天书,写梁山泊大聚义,故把燕青放在一边,留待后文再写。我们只看下文沂州府计取高衙内,泰安府智救戴宗这两段,把燕青出力描写,写得他智足谋多,心思过人,真不愧是个天巧星,不信,试看第八十五回和一百十一回,方知我这话不是瞎说。
金圣叹曾称施耐庵是绝世奇才,《水浒传》是绝世奇书,这倒不是过分的称赞。我们只看本书中所有人物,非但一百八个天罡地煞,各人有各样的写法,便是不在梁山之列的,也写的各不相同。例如王进只在开首一见,直到完结,再不提起。如栾廷玉,却把他写了三次才行收束。如闻达、姚刚、张勇连写两次。如洪教头,在第八回中一提,直到一百十九回始行出现。如铁方梁,写得他生死不详,令人怀想。
凡此种种神奇变化的写法,都是本书中的特异之点,处处来表现出作者的文学天才,莫怪金圣叹要称它是“才子奇书”了。
施耐庵写一百八条好汉上梁山,凡是此人有家眷的,每每带同上山,不另放在外,全书中只有公孙胜一个老母,始终不曾上梁山泊。我初读七十回本,见他把公孙母如此写法,实在猜想不出是何用意;现在读到本书的结尾处方才明白,原来作者不令老母入山泊,实为后文公孙胜隐遁的地步。全部书中有许多地方,每把线索伏得了无痕迹,使人无从捉摸,这个公孙老母便是一证。我们倘不见这一百二十回的古本,这些妙处又怎生知道。本书描写公孙胜隐遁一段,倘拿《征四寇》第四十回“公孙胜归养亲闱”一段和它比对,那文学技术的工拙,真有上天下地之别。
金圣叹在七十回本《水浒传》读法里说:
如两打祝家庄后,忽插出二解争虎越狱事;正打大名府时,忽插出截江鬼、油里鳅谋财害命事;只为文字太长了,便恐累坠,故从半腰间暂时闪出以间隔之。
本书中写鲁智深上东京寻高衙内报仇,忽插出误走富安庄,火烧截云岭事;宋江正打兖州府,忽插出卢俊义生病,云峰谷三雄求药,武松杀死无私道人事;这种穿插,若教金圣叹批评起来,又是甚么“横云断山法”。
宋史有知海州张叔夜击降宋江事。本书对于这段正史的记载,虽不曾明白写出,却也把来几番点逗,如宋江、卢俊义的恶梦,公孙胜的十六句留言,都有长人执弓的字眼;并且在十六句类似偈语之中,把梁山泊的兴亡终始完全隐括在内,不信,请看前八句里说的:
罡煞群雄,应劫寰中,天遣治乱,长人执弓;戈矛化铁,战马嘶风,云飞星散,水碧山空。
这明明是说天罡地煞应劫下凡,扰乱世界,后来得张叔夜计平了,大家散伙,枪马无用,只剩下个山明水秀的梁山泊。公孙胜的十六句留言,不但点逗出了梁山泊好汉的结局,还回应了楔子里“洪太尉误走妖魔”的一段事,你看他写到煞尾,仍借一个石碣来结束, 霹雳一声, 石碣粉碎,全书完了。一部一百二十回大书,“以石碣始,以石碣终”,像这种大手笔,可是人人来得的么?
【下】
我根据《梦花馆笔谈》一段纪事,和我个人研究的结果,施耐庵这部《水浒传》一定成于元末。后来到得洪武年间,洪武皇帝见了,皇帝自有皇帝的念头,以为这书是在提倡造反,还当了得,便下圣旨,要拿施耐庵来治罪。后来施耐庵逃走了,或者这书的版本也给皇命毁了。但是话又说回来,这部书当时既然很风行,一定刊印得不少,版本虽毁,总有几部不曾遭劫而流落于世。那时帝皇的威力何等利害,便有原本的《水浒传》 遗留下来, 也无人敢再行刊印,只好把它深藏在家,当成“焚书”一类哩。隔了数十年或百年,已不是洪武之世,有见到这样一部好书,埋没可惜,只是后五十回写得太露锋芒,完全刻印出来,又恐惹祸,便把七十回以下硬生生删掉,在煞尾换上两首诗,算做大收束。——这段下文另述——于是便有了这七十回本的《水浒传》。——上面说的,虽然只有一点小根据,其外都是我的理想,但我这理想不是海阔天空的,至少有一半在情理之中,若把本书仔细研究一下,总不能说我的话完全不对吧。
再有一个研究,现行的金批七十回本《水浒传》,圣叹常在批评中称它为真正
古本,而斥别本为俗本,为了这古本与不古本,曾有现代的几位博学先生加以考究,发表文章,但也各自有说,听了那个好。现在这百廿回本《水浒传》,我曾拿它和金批七十回本细细比对,自第一回至六十九回,文字全同,只有第七十回煞尾处变换了几句,多了“太平天子当中坐……”的两首诗,本书第一百二十回之末,却只有七律一首。而且诗句和七十回本的完全不对。又七十回本的卷首,有施耐庵自序一篇,本书非但没有金批,也没有那篇自序。至于楔子里“此只是个楔子,下文便有云云”,本书比金批本多一百句回目,曾经有人说,施耐庵自序一篇,笔墨类似圣叹,只怕是老金伪造,现在看来却也可信。我们再要问:当时金圣叹是否见过这百廿回本,这个问题实在难答,我们姑且定下两个假说:
㈠在金圣叹之前,已有人将本书删去五十回,只有到发现石碣天文,一百八人大聚义为止,圣叹批评的只此七十回本,这一百二十回本他没有看见。
㈡金圣叹所称的古本,就是这一百二十回本,因见七十回以下越写越激烈,他恐怕受祸,不敢再批下去,便把后五十回一齐删掉,换了两首诗,装上一篇自序,便成了现行的七十回本。本书因为经他一删一批,以致真正原本流传越少。
据此,本书的前七十回既和金批本完全相同,一定是出于施耐庵之手,真正古本无疑了。但金圣叹到底见过本书与否?我想总不出上面的两个假说。还有一点,本书第八十七回“宋公明梦入东京”之中,有宋江的题词半首,这半首词,又见于《征四寇》第一回中,《征四寇》写宋江游李师师家,索纸笔题词一首。这上半首与本书里的相同,我研究《征四寇》第一回所写事迹,也和本书八十七回有点相似,不过他写宋江身历其境,本书却写的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