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则病泄利腹痛,夏走炎途,贪凉食冷,则病疟痢。”明代医学家龚廷贤说:“凡以饮食,无论四时,常令温暖,夏月伏阴在内,暖时尤宜。”
对于老年人来说更应注意这一点,如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所言:“老人所以多疾者,皆由少时春夏取凉过多,饮食太冷,故其鱼脍、生菜、生肉、腥冷物多损于人,宜常断之”。
③秋季食养秋季雨水少,空气干燥,虽然夜晚渐趋凉爽,但白天气温仍高。祖国医学认为,热能伤阴、伤气,燥盛则消耗津液。
此时虽然随着暑气消退,人们从暑热的困乏中刚刚解脱出来,食欲逐渐提高,但如不注意饮食起居的调养,便会出现精神疲惫、腰膝酸软、食欲不振或烦躁多梦、咽干舌燥、潮热低烧等气虚、阴虚疤状。因此,中秋时节适当多吃些补气滋阴、生津润燥的食品是十分有益的。
这个季节食品种类最丰富,花台、瓜果、豆荚类的蔬菜种类很多,鱼类、肉类、蛋类也不少。因此这个季节在膳食调配上,只要注意平衡就可以了。在调味上可以适当多用些辛辣品,如辣椒、胡椒、少量酒类等,以去春夏以来的暑温。
④冬季食养冬季气温下降。
外界阴分占主导地位,人体受外界影响,阴也相对增加,此时有利于阴分的吸收。因此,顺应这样的特点,注重养阳,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严寒的天气也使人们代谢升高,皮肤血管收缩散热也较少。为了防御风寒,在饮食调配上,可以多增加一些膏梁厚味,如炖肉、熬鱼、火锅等。
在调味品上可以多用些辛辣食物,如辣椒、胡椒、葱、姜、蒜等。特别应注意冬季有色蔬菜品种不多,往往造成某些维生素不足,应尽可能争取吃一些绿色蔬菜如雪里蕻、绿豆芽等。
2.儿童的食养
不少儿童由于先天和后天的诸多原因,常有脏腑阴阳偏
胜偏衰的情况发生。对不同类型儿童,应给予不同的食物调养,方有利于其健康发育,现把各型食养分述如下。
各型特征:①脾肺不足,表卫失固型此类儿童经常易于伤风感冒,纳食不佳,有时甚至发生较剧烈的咳喘等症,时发时愈,健康受到影响。应给予健脾胃、养肺之补阴、补阳的食物来加以矫治。
②脾胃虚弱,健运失司型此类儿童表现为纳食不佳,身重不增,消瘦,爱消化不良,有时易呕吐、腹泻或便秘、腹胀、乏力等,应用健胃,助运化的食物以调养之。
③体胖痰盛,湿浊内壅型孩子偏于肥胖,食欲旺盛,易于咳嗽多病,分泌较盛,皮肤易于感染,易于荨麻疹,湿疹、脂溢皮炎、神经性皮炎等皮肤疾患。饮食宜清淡少油,不致生疾助湿之品为佳。
④秉赋不足,脾肾亏虚型孩子常具有某些先天缺陷,或后天失调,发育欠佳,或有五迟五软(五迟为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五软为头软,项软、口软、手软、足软)等表现。食治宜健脾补肾,应用温补气血之品,本型儿童中有些人智能低下,估计与某些微量元素缺乏有关,美国有人认为,让这些儿童服用含有较多各类微量元素的药丸,可使智能有明显提高。
3.青少年的食养
青少年时期是儿童转到成人的过渡期,一般指12~18
岁,是人生第二生长加速期。青少年时期是长身体、长知识和各种生理机能都要逐渐成熟起来的重要时期,本期的特点为身长和体重的迅速增长,特别是体重的增加更为显著,但男女之间有所差别。
女孩迅速生长的时期比男孩平均早1~2年,即在12~13岁时往往就达到生长最高速度,而男孩一般要在14~15岁时才至迅速生长时期。
男童迅速生长期虽然较晚,但其增长的幅度却比女孩为大,在身长与体重两方面都是如此。
青少年期在营养方面对蛋白质、钙、维生素D的需要量一般比儿童期为高。除有肥胖病外一般应供给充分的热量食物,饮食中应富有优质蛋白质。每日每公斤体重供给蛋白质15~20克,但粮食里含的蛋白质较少,质量也差。一天的主食仅能供给30~40克蛋白质。
因此,副食一定要多吃些含优质蛋白质高的食品,如奶类、蛋类、鱼、瘦肉、动物内脏和豆制品作为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最好除去主食以外,每天能供给1斤奶、两个蛋和一两瘦肉或鱼。
经济条件差的家庭,每日早餐可给孩子增加一碗豆腐脑,午餐添二两豆制品,晚餐加一个蛋和二两豆制品也能满足蛋白质的需要。食物中的维生素供给亦应充分,除水溶性维生素外,特别要有脂溶性维生素的供给,如维生素A、D以及B1、B2、B12及C等都很重要。凡上述维生素的食物,如粗糙谷物、蔬菜、水果等要多吃一些,使其能摄取足量的上述维生素。食物中还应供应必要的无机盐和微量元素。
如多吃一些含钙较多的奶类、鱼、虾、排骨汤、鱼汤、豆类,含钾较多的水果如桔子等,含有较多微量元素的动物肝脏、血液、瘦肉、蔬菜硬壳果类等。如含
铁较多的有鱼子、芝麻、蛋黄、动物肝、黄豆粉、豆腐皮、腐竹、紫菜、海带、绿叶蔬菜、泥鳅等。此外,如果膳食中营养不足,每天给孩子加200毫克维生素C和两片复合维生素B制剂,也有助于青少年的生长发育。
少吃甜食。
甜食中含糖较多,可降低白细胞的吞噬作用,且过多的糖,易于使体内组织产酸,对胃溃疡及酸碱平衡都不利,若过度的糖食,则使体内硫胺消耗过度,引起维生素B1不足而导致脚气病的发生。
要限制刺激性饮食,如辛辣、酸味食品不宜过食。可增加兴奋,易使神经系统失去平衡而致精神及情绪改变,性欲亢进等。特别必须禁止喝酒和抽烟,对浓茶和浓咖啡也以不吃为宜。
可以多吃一些含有粗纤维的植物性食物,如芹菜、苜蓿、大白菜、蓬蒿菜、豆芽、笋及笋干等,可以促进肠蠕动,通调大便,排除肠腔毒性。
4.中年人的食养
中年期一般指40~59岁。
中年是一生精力最旺盛、最充实的时期,也是工作、生活负担最重的时期。可是身体内部却也在悄悄地不知不觉地出现一系列由盛而衰的变化:脂肪蓄积,人开始发胖,俗称“发福”。中年肥胖是由于中年人新陈代谢较青年时期减缓,中年好静,活动减少,能量消耗减少,其未消化部分,就转化为脂肪而贮存于体内。如贮存过多就成为肥胖,血脂亦随之增高。肥胖有许多危害性,使动
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中风、胆结石、脂肪肝、糖尿病、胰腺炎等发病率增加,死亡率亦随之增高。
40岁以后,人体免疫功能较青年时代要降低一半左右,因此易于罹病,并且不易自愈。免疫功能降低的严重问题是40岁以后,肿瘤的发病率逐渐上升,至65岁左右达到高峰。
40岁左右的人,思维能力、活动能力还在旺盛时期,可是记忆力却在缓慢地减退,容易遗忘事情。
这不是神经衰弱,而是衰老的自然现象。
有一部分中年人,受内外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精神因素和慢性病,使内分泌和神经功能失调,较早地出现了性功能减退或较早地出现更年期,甚至阳萎。女性45岁以后,雌性激素水平下降,性机能减退,情绪不稳定,进入了更年期。
中年是人体一生中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衰老也是自然现象,问题是在中年时要善于保养而使老化速度减慢,少生疾病。
《景岳全书》提出:“人于中年左右,当大为修理一番,则有创根基,尚余强半。”
中年人应根据生理改变和工作负担重的特点,在饮食营养方面作相应的调整,从而达到增进健康与推迟早衰的目的。为了防止中年人营养不良(包括营养不足或营养过度),供应给中年人平衡膳食,主要包括两类饮食;一类为保护性饮食,就是使身体能维持体内各种物质的平衡,从而使组织细胞的代谢和各种生理功能正常进行。这类饮食如肉、鱼、蛋、奶、大豆类和新鲜的蔬菜、水果。另一类是提供能量的饮食,如各类粮食、干豆类、油脂和糖类。
①所需营养素对中年人来讲,每日能量供应不宜太多,可根据体力活
动强度而定,一般脑力劳动和轻体力劳动者,每日2200~2600千卡即可。
随着年龄的增长,食物中蛋白质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