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给你一个亿你能干什么2-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部分
第41节:红色侠客行(1)         
  红色侠客行   
  玩过摄影机、胶片的发烧友们都知道,要过瘾的话就得花大钱,便宜的玩法都淡如清汤,没味儿。   
  瞧如今玩视频、玩DV 的,摸出手机也能玩,发烧友们的游戏现在变得实在太没有门槛了,见不到功力的深度,更缺乏钞票的厚度,自然也就玩不出那几下子心跳来了。   
  要说心跳指数,从前玩“视频”可比现在过瘾多了,得逼迫自己咬紧牙关从口袋里摸出辛辛苦苦打工赚来的血汗钱来砸进去玩,钱少就玩8毫米的, 钱多点儿就试试玩玩16 
毫米的,35 毫米当学生的基本上是不用去想它的,没你玩的份儿;这些说的都还只是在玩“胶片”, 要想发烧玩硬件—— 
玩“电影摄影机”的话,那基本上你的家庭背景必须是花花公子以上。   
  电影摄影机自1874 年发明以来,经过了无数次技术更新换代,可谓经历了百年世界大战,最后,法国人、英国人、瑞士人、比利时人、俄国人…… 
一个个都死去了,留存下来两个遍体鳞伤的斗士是美国的Panavision 和德国的Arriflex 
。望着电影摄影机那乌亮乌亮的钢铁机身、晶莹透彻的玻璃镜片,听到快门马达均匀而安静的高速转动声音,再想想胶片感光化学反应的奇妙过程,没有人不会发出感叹,这电影摄影机身上聚集了最先进的机械、光学、化工、电子、精密制造…… 
一句话,是人类科技发明登峰造极之结晶!等你创业成功腰缠万贯了,在你开着法拉利、劳斯莱斯招摇过市的时候,建议你顺便甩它十万二十万美元,买一台德国造的Arriflex,扛回家里去体验体验什么叫“发烧”和“感慨”吧。 
  
  抬眼望,虽然现在数码相机、电视录像机是日本人一统天下,但是在玩大钱的专业电影摄影机的世界大战中,日本人是从来插不进手的,听说过科波拉、斯科塞斯、斯皮尔伯格,或者张艺谋、顾长卫、吕乐、杜可风当中有谁用过日本人造的电影摄影机吗? 
    
  德国人和美国人之间的斗殴,美国人必定是最终的赢家。美国人不但有好莱坞这块得天独厚的稀有资源在手里,而且颠覆了游戏的规则。比如德国人还在到处卖他们的Arriflex,而美国人早已经不再卖Panavision 
了,只租。美国人说,你丫这年头还卖机器?老子每天技术更新,配件换代,你跟得上吗?你买得全吗?你今天花大钱买回家的机器老子明天技术换代就让它变成一堆废铁!你还不如租我机器,我随时提供你最先进的设备让你玩去,你永远不会过时、不会落伍,还省钱省心。于是好莱坞的导演和摄影师们一呼百应全用上了Panavision,德国人的Arriflex 
只能在独立制片或者第三世界的导演中寻找生存空间了。   
  这电影摄影机的游戏还剩下什么可玩的呢?世界的格局就基本上是这样地铁定了!     
  ***     
  天无绝人之路,天算不如人算,地球怎么可能会在两个寡头的手心里停滞不转了呢?瞧,这不来了个大款叫SONY,在这电影摄影机世界大战的干柴上浇了一桶油,点燃了一把火,SONY 
将当年偷袭珍珠港重新回放了一遍,手腕儿如出一辙。   
  日本人看准了好莱坞的历史潮流必定是从胶片转到“数字化”,SONY 在靶心中央贴上了老卢的人头像(老卢:乔治?卢卡斯),SONY 
的老板三顾茅庐,不不不,三磕豪门,宝马香车给老卢运去了一车队又一车队的金砖,终于把富可敌国的老卢的嘴角给撬动了,老卢一个字“Deal!” 
决定把自己的封山之作《星球大战》之三集前传的拍摄重任,放在SONY 的数字电影摄影机身上。   
  不过,SONY 的这台数字电影摄影机,此时此刻还没有问世…… 好莱坞里这场数字电影摄影机的世纪豪赌以老卢和SONY 
的携手结缘,风光地拉开了帷幕。赌桌上,老卢把他的牌压在了SONY 身上,SONY 
不仅钱兜儿深,敢冒风险砸大钱,而且还有几十年在世界电子产品中有目共睹的丰功伟绩,这牌子压下去错不了…… 
呵呵,老卢毕竟老了,眼睛有点儿老花,没有看透纸背上SONY 的偷袭珍珠港妙计。SONY 
忽悠好莱坞的镇山教父来担纲世界数字电影摄影机的总架构设计师,老卢下单点菜,SONY 下厨做饭,在老卢饭饱酒足的时候,SONY 瞒天过海把好莱坞给颠覆了…… 
世界上第一台数字电影摄影机就这样诞生了!     
  在SONY 的HDW—F900 数字电影摄影机的战车里,老卢指挥他《星球大战》中成千上万的新世纪盔甲战士,长驱直入好莱坞,人们断言:SONY 
将主宰数字时代的电影摄影机市场。日本人的炸弹这回不像在珍珠港的狂轰乱炸, 而是一炮打响、稳稳当当地落在了好莱坞的正中央。   
  这数字电影摄影机的新世界格局就基本上是这样地铁定了!     
  ***     
  正当SONY 
的数字电影摄影机在好莱坞里独揽全胜,暗笑着大把大把地偷偷数钱的时候,被一个过路的光头大侠给瞅见了。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此人名叫杰米?贾纳德(Jim 
Jannard),熟称老贾,一位“第二次的创业者”。         
HQDOOR←虫←工←桥书←吧←   
第42节:红色侠客行(2)         
  老贾属于那种最牛逼的创业者,白手起家。1975 年他花了300 元钱鼓捣了一家小公司叫“Oakley”, 
制作了一批越野摩托车的扶手手套,驮在他的破车后箱里沿街叫卖,后来,老贾又用赚来的钱做太阳眼镜、背包、球鞋,不过Oakley 
的品牌中,太阳眼镜是最鼎鼎有名的。33 年之后,老贾把Oakley 公司卖给了全球最大的太阳眼镜品牌Ray…Ban 的主人,赚进自己口袋里21 
亿美金,荣登2008 年《财富杂志》世界富豪500 强名单中的第134 号座。   
  话说老贾这人有两个大瘾头,一个是抽雪茄,另一个是玩照相机、摄影机,自己收藏了从20 世纪到现在的1000 多台各种品牌的照相机、摄影机,Bolex; 
Aaton; Arri?ex; Eyemo; Filmo; Mitchell; Photosonic; Beaulieu; Keystone…… 
应有尽有。鲜有人知的是,Oakley 品牌自诞生几十年以来的平面广告、电视广告、产品目录、户外广告,其中所有照片100% 全部出自CEO 老贾之手。   
  老贾兜里揣着这么多的银子,正琢磨要找个好的Idea 
去第二次创业,当然第二次创业不必愁没人投钱,不过这第二次绝对不走老路,最重要的是,第二次创业一定要彻底地过把瘾…… 这不巧了嘛,老贾一眼瞅见了SONY 
橱窗里摆放着的数字电影摄影机。   
  进了SONY 的门,老贾想询问一番摄影机的功能,服务员见此人一副光头浪子的摸样,心想肯定不是个诚心的顾客,于是摆架子打官腔说:“ 这SONY 
数字摄影机可不是给小孩儿玩DV 
的噢,那是要花大钱很贵很贵的,您去隔壁店里买个傻瓜相机合算多啦。”老贾鼻孔里顿时浓烟滚滚,二话没说,丢下了一叠美金现钞,拎起一台SONY 摄影机,扬长而去。   

  回到家里老贾满心欢喜打开了他的新宝贝,捣鼓了不一会儿就让他鼻孔喷血,这破玩意儿不但功能设计上漏洞百出,拍下来的文件居然不经文件格式转换没法在客厅电视机上放映,除非你马上再去买一台最新的SONY 
自产的高清电视机,要么上网花钱再去下载格式转换软件,否则这花了大钱买回家的摄影机没法用,拍出来的东西却没地方放出来看。SONY 
这垄断寡头的腔调就是你爱买不买,反正老子不管(注:SONY 高清数码摄影机到今年年初还是在这样愚弄顾客,估计现在仍然处于正在进行时), 
但是老贾可不是那么容易被忽悠的,更不用说谁敢冒犯他。他把SONY 这烂机器扔回了包装纸箱里,一脚踢进墙角,一声不吭地戴上了自己心爱的Oakley 墨镜出了门, 
单刀赴会。   
  瞧这第二次创业底气可真足啊,而且出手的方式也不必颤颤抖抖地去写什么商业计划书啊、财务预测啊,第二次创业玩的是心跳,出的招是绝招、怪招、宇宙流、流星雨,完全不用遵守游戏规则,根本不打常规战。 
  
  老贾来到好莱坞门口的广场上,时值2006 年初夏,不少人在四周晒太阳,老贾模仿在火车站、步行街上常见的那些在地上摊张纸“我家乡遭水灾……” 
的乞丐那样,也在地上摊了一张纸,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