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创新经营实战全书++杰克·韦尔奇-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约是公司的一半。也许有人会认为大规模的部门无法跟上创新的脚步。不过,该事业部在最近几年,成功地推出三大类新产品,现在已经拥有10个新产品生产线。特别要提出的是,该事业部总裁强克·卡罗还提出,他们将在最近几年内另外推出三大类新产品,其中包括30个新产品生产线。 
    由此可见,没有人能够说,最大及最古老的就无法创新! 
    以下是橡胶女郎公司成功的另一个秘密:“我们乐于花比别人更多的精力在细节上。”的确如此,“注意每个细节”是斯密特最偏爱的习惯用语,这是一种态度,也是他们拥有创新自信心的重要因素。专业产品事业部的行销副总裁约翰·雷格在接受采访时,说明了公司注意细节的重要性:“最近几年来学得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当我们只是个‘我也一样’的追随者时,并无法获得真正成功。只有当我们带给市场的是有价值、不同形式,而且如同渥夫所说的‘注意每一个细节’的产品时,才会真正获得成功。” 
    以下就是所谓“注重每一个细节”的成功范例,当他们发觉人们并不喜欢放在牙刷架上的牙刷彼此碰撞时,就马上研究生产出一种牙刷架,设计了一个新的角度将插进去的牙刷加以固定,彻底解决了碰撞问题。 
    专业产品部的研究发展副总裁艾尔·汉斯将“注重每一个细节”的观念,扩展到寻求完善产品:“我们持续寻求差异化,寻求优势,寻求任何一点得以附加于产品上的价值。这通常不是很大的变化,我们知道这不是火箭科学。但是我们在每个细节上用心,只要能找出一点点有趣的变化,我们都会尝试。” 
    当然,斯密特并不是只强调注重每一个细节,同时他也传递了创新过程欢乐轻松的气氛。他和公司的主管每年都定期与各团队举行二次成长检讨会,在会上他大声表示:“那真是最棒的日子!我的意思是那是这里最快乐的日子,因为你能真正为公司的未来感到兴奋与感动。” 
    公司首席执行官为公司的成长检讨会感到兴奋与感动,这就是精神。斯密特的创新精神以这种独特的方式表达,就是想向公司的每一个人传达他对新奇产品狂热的方式,这种热情不会中断,不会枯萎,永不溶化,更不会流失。 
    在公司运作过程中,许多公司都因为无法随时随地从事创新而受挫,橡胶女郎公司却不会有此问题。事实上,橡胶女郎喜欢随时随地获取灵感。 
    当你想要知道橡胶女郎公司某一新产品的原始构想者是谁时,通常会非常困难,即使你想尽办法一再追问,也没有人会主动承认自己是该产品的孕育父母,或者是哪一个人是它的发明人。强克·卡罗表示:“大部分的产品都有许多父母。一群人发现一个伟大的构想,大伙共同培养,然后再逐渐将之养大。” 
    家用产品事业部的副总裁拉利·波西拉图认为这是团队产生综合效应的好范例,他强调藉由企业团队与营运委员会的相互促进,可以产生很好的效果。波西拉图专门提到一次有两个团队共同进行脑力激荡活动,结果活动只花了45分钟,却产生了100个好的产品构想。 
    约翰·雷格最能诠释“到处获取灵感”的精神,他说:“我们在每个人身上搜集灵感,无论是客户、消费者、竞争对手、合伙人或者是高级经理人,全都是我们搜集灵感的对象。成功的关键不在于灵感来自何处,而在于能认出哪个灵感是好灵感。” 
    有一次,一名记者问渥夫·斯密特这样一个问题:“公司创新文化的来源为何?”他回答说:“这个公司有伟大的历史与创新的传统。新产品对公司而言,代表许多不同的意义。我们的工作、企业的本质、公司的脚步,全都在于追求新产品的远大目标。我们很幸运承继了这个传统,并且加以制度化,成为公司的精神。” 
    史坦·果特在1980年至1991年担任首席执行官期间,对家用产品事业部定下了宏伟的目标——30%的销售额来自最近五年问世的新产品,而且把此目标提升为全公司的目标。1990初,这个目标又增加为33%。另一个公司主要目标就是每年增长15%。此二个增长目标,就是公司创新的关键。 
    强克·卡罗上任后,提升了公司年增长率15%的比重。20世纪90年代,由于通货膨胀率下降,这个目标更加速了创新的进行。现在,公司为达成15%的目标,他们需要更多的新产品。也许这就是果特当初对每个事业部设定高目标的理由。新目标为10%的销售额来自最近十二个月问世的新产品。 
    谈到如何看待市场的发展趋势,斯密特这样说:“我们发现过去所有的成功都是时势所趋,亦即真正了解周遭的趋势,包括法令、流行、全球化、人口统计、政府及科技。任何趋势都可能创造出机会。我们的独特点就在于,就算趋势可能带给公司不利的影响,每一趋势里必定存有一机会。我们鼓励员工向他们所能想到的最不利趋势挑战。” 
    斯密特举了一个“不利”趋势的例子——近年来的环保问题。他认为许多企业都害怕它,可橡胶女郎公司却表示欢迎。 
    公司鼓励每个人成为趋势观察家,拉利·波西拉图更是被明确赋予此项任务。重要的课题就在于将趋势与企业结合。例如,斯密特指出现行人口有老龄化趋势,对于老年人,你必须设计体贴使用者的产品,因为老年人大多身体不便。公司据此发展出一种被称为“易打开”的食品包装,不仅受到老年人的欢迎,就连年轻人也对这种新食品青睐有加。 
    专业产品事业部的行销副总裁佩特·麦克凯伯依据她在家用产品事业部担任产品经理的经验,提供了另一个趋势的例子。在家用产品事业部,她负责家用容器——垃圾桶、洗衣机、提篮和水桶等日常用品。她问了一个很好的问题:“该如何以这些产品达成15%的增长目标呢?” 
    她说,你应该注意趋势,尤其是婴儿及小孩的趋势。小孩喜欢模仿父母做的事,因此家用产品事业部特意为小孩发展了一条产品线,生产小孩专用的家用品,并且取名为“小捣蛋”,很受孩子们的喜欢。 
    橡胶女郎公司强调激励、精神、创新历史及观察趋势,但如果公司组织无法协助形成、维持及引导这些创意的精神,一切仍是枉然。企业团队就是企业的基本单位,也是创新的真正动力之所在。 
    这些团队就是组织革新过程的第三阶段。现在,每一产品线都有一个企业团队,由行销、研发、生产及财务四单位各派一个代表组成。团队自行决定他们想进入的产品领域。只有在进入全新的产品领域时,才需由公司作最后的决策。 
    要想说橡胶女郎公司创新成功的故事,那实在是太多了,可以说每一个人都有不至一个神奇的成功故事。不过,其中最引人注意的莫过于无废弃物全套餐盒组。 
    首席执行官斯密特以异常兴奋的方式说明了全套餐盒组发展的经过。他首先提起全球的环保趋势,许多塑胶产业的人都视此趋势为威胁。然而,橡胶女郎公司却认为这是展现领导及解决问题能力的特殊机会。然后举例说明,加拿大的某一省宣布学童每周有一天为“无废弃物日”,橡胶女郎公司的最大加拿大客户以此要求公司,尽快为“无废弃物日”发展一种产品。同时,美国的客户也希望在不景气时期,能找寻到具有附加值的产品,并且能逐渐流行的趋势——工作人员自备午餐上班。 
    在这种情况下,橡胶女郎公司开发出无废弃物的全套餐盒组,设计美观大方,并且有多种流行色彩可供选择。产生的效果就如同斯密特所说的:“这是个了不起的产品!顾客很满意、政府也很快乐,学童更是喜爱它。而且我们也因为提供了解决环保问题的方法,获得了良好的声誉。” 
    由于橡胶女郎公司每天创造一件新产品、并且达成了“33%销售额来自最近五年问世的产品”这个艰难的目标,1994年被著名的《财富》杂志评为创新企业第一名和“最令人欣赏的美国企业”。在新产品开发方面,这是当时的最高奖项。 
    不过,更令人惊奇的事还不在于橡胶女郎公司每天推出一件新产品,而是他们所推出的新产品中,90%都能获得成功,这比一般美国企业90%新产品都失败,恰好形成鲜明对比。 
    无庸置疑地,1980年到1991年间,在史坦·果特的领导下,橡胶女郎公司的盈余有10.25%的增长率,从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