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理由,敏感性问题的提出,就不会被视为一种忌讳。
8。所有的问题都必须环绕一个中心主题。
9。主席应尽量由广泛的问题,再移向特定的问题。这样做将有助于节省
沟通的时间,因为与会者在答复广泛的问题之际,可能已提供了某些特定问
题的答案。
沟通的时间,因为与会者在答复广泛的问题之际,可能已提供了某些特定问
题的答案。
11。主席发问之后,应给予答复者足够的时间答复。主席发问之后,答复
者通常要历经四个阶段,才能对主席的问题进行答复:第一,设法先搞清楚
问题的内涵;第二,思索问题的答案;第三,对答案给予适当的措辞;第四,
考虑主席或其他与会者对该答案所可能产生的反应与评价,因为答复者向来
都担心自己的答复是否会贻笑大方或无意中得罪人。这四个阶段
的构思可能会花相当长的时间——譬如说十秒钟或更长——此时主席不
应因担心会议出现“冷场”,而以话语打断答复者
的思维。为了填补发问与答复之间的时间空档,主席可在这段时间内将
发出的问题扼要地写在黑板上或白纸上。这样做,一来可进一步澄清问题的
内涵,二来可使答复者从容构思
答案。
12。主席对答复者的答复应表示竭诚的欢迎。主要可透
过身体语言(例如:颔首、微笑)或口头语言(例如:嗯!是的!)
表示欢迎。可将答复者答复的重点扼要地写在黑板或白纸
上,表示欢迎。
五、会议结束要点
五、会议结束要点
1。倘若与会者临时再提出问题,则可能会耽搁时间而使会议无法按原定
的时间结束。
2。主席的说词给人的印象只是:他已机械式地完成了一件份内的事,而
这件事对他来说好象并不重要。与会者因为有了这个印象,所以他们在离开
会场之际,并不觉得这场会议有什么收获。
为了避免以上两种缺陷,主席应该在结束会议之前的几分钟,为整场会
议作总结。在任何一场会议里,使与会者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会议结束前几
分钟所听到的话语。因此,主席应该善用这几分钟。主席的总结最好能够涵
盖下列四项:
1。复述这次会议的目标。
2。总结这次会议所取得的成果。
3。多谢与会者参与(或在适当场合下,感谢他们的贡献或关注)。
4。必要的时候,宣布下一次会议的目标、时间及地点。
在上列总结性的陈述之后,与会者在离开会场之际,才会真正领受到成
就感或贡献感。
会议结束后,主席的工作仍未结束。主席仍有四件事要办:
1。评估刚刚结束的会议,以作为改进未来会议的参考。主席在每一次会
议结束后,都应该花几分钟时间,针对会议是否具实效而作自我评估。但是
为了避免受主观意识所蒙蔽,主席可以偶尔在会议结束后以不记名式的问
卷,让与会者评估会议的成败;甚至主席也可以偶尔邀请观察
员列席,以便对会议的成果作评估。尽管主席本人、与会者及观察员三方面
的单独评估可能均含某一程度偏见,但三方面的综合评估则颇为中肯。因此,
我们希望经常有机会充当会议主席的人,找个机会为自己所主持的会议作上
述三方面的综合评估。
2。责成有关人员整理会议记录。会议记录至少能够发挥三种功能:第一,
充作征信工具;第二,充作会议中决议事项追踪依据;第三,充作组织内部
沟通信息的文件。为了使会议记录能充分地发挥上述的功能,他应该在会议
结束后。。 24小时之内——或至少在。。 48小时之内,整理妥善并送达有关人员。
会议记录则如能在这样的时限内送出,将可产生三种好处:第一,假如会议
记录在内容上有商榷余地,则可即时改正,因为与会者在这个时候对会议经
过仍然记忆犹新。第二,会议中如有后续的工作有待与会者办理,则会议记
录可以发挥提醒及跟催作用。第三,既然会议记录能够在一两天之内送达有
关人员手中,主席可以借此让只需要知道会议结果的那些人免于参加会议。
3。主席应适时追踪会议中决议事项的执行状况,以免“决而不行、行而
无效”。
4。主席应该适时解散已完成任务的委员会或工作小组,以免它们无中生
有地找理由开会。
六、常用会议会务工作提要
六、常用会议会务工作提要
□办公会议会务工作要点
(1)将按照特定程序提交和汇总的、需提交办公会议讨论的议题分别轻
重缓急、分门别类加以整理,送交会议主持人审定:并根据议题的内容,向
会议主持人提出本次办公会议列席人员建议名单;(2)以较为规范的形式列
出经会议主持人审定过的会议议题表;(3)将会议议题表及与某些特定议题
有关的一些辅助性材料复印多份,在会前分发给有关与会人员;(4)发出会
议通知,并同时发送《××会议议题通知单》,通知有关人员就有关议题提
前做出准备;(5)指定会议记录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6)工作人员提前
到会场,认真检查会议所需的设备、器材、用品是否正常齐备;(7)核对到
会人员,对未按时到会者应立即催促,并尽可能问清原因,将到会人员和未
到会人员的情况向会议主持人作出报告;(8)作好会议记录;(9)收拾会
场内散落的文具用品,整理会场;(1O)会后根据会议决定事项和会议主
持人提示的要点整理出会议纪要:(11)做好会议决定事项的传达和催办工
作。
□代表大会会务工作要点
(1)研究确定召开特定代表大会的目的、任务、时间、地点、代表名额、
大会主要议程、代表选举办法等,并报上级领导机关审批;(2)组建会议工
作机构;(3)按照所确定的代表选举办法,进行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的分配、
选举和对代表资格的初步审查;(4)起草向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和其他会议
文书;(5)确定会议场所并办理相应的会务工作;(6)在经过特定的程序
将下届委员会候选人名单正式确定以后,印制大会的正式选票(两套)并准
备票箱;(7)确定大会主席团成员、秘书长、总监票人和代表资格审查委员
会成员候选人名单;(8)进行各类文书的印制和分装工作;(9)布置大会
会场;(1O)大会预备会议召开时,做好会议签到和特定对象的选举、表
决;(11)进行代表资格的正式审查;(12)正式大会召开时,做好会议签
到和上级领导、来宾的接待服务工作;(13)做好会议分组讨论的组织和记
录工作;(14)做好大会主席团会议和主席团与各代表团(组)长联席会议
的组织及记录工作;(14)按照大会的统一部署,做好会议简报的编写与
发送;(15)组织好大会选举;(16)代表大会和第一次委员会全体会议结
束以后,就本次代表大会的情况和第一次委员会全体会议所确定的委员分工
情况,向上级领导机关写出专题报告,以请上级领导机关批准或备案。
□座谈会会务工作要点
(1)(1)
□联席会议会务工作要点
(1)拟召开联席会议的有关各方共同推举一个为所有相关部门都认同的
牵头单位;(2)作为牵头单位的一方就拟提交会议商讨或商定的问题收集有
关各方的意见,并进行一些必要的沟通工作,使计划与会的各方在一些焦点
问题上达成初步的一致;(3)牵头单位把需联席会议商议的内容及初步商定
的意见或共同行动方案的草案形成文字,印制多份,在会前分送给拟参加联
席会议的有关各方;(4)牵头单位就联席会议的召开时间、地点、方式经协
商确定后,正式通知参加联席会议的各方;(5)牵头单位安排布置会场,做
好与会各方的接待工作,在会议进行过程中做好协调和记录工作,会议所要
形成的结论要当场确认,如有必要,应由各方代表进行签字;(6)牵头单位
将会议通过的内容形成正式文字,分送与会各方和有关部门并做好会议确定
事项的催办工作。
□周知性会议会务工作要点
(1)根据上级领导机关所发布的文件的要求和本单位领导人员的意见,
明确确定本次会议的周知对象和周知范围;(2)对周知材料做出详尽的准备;
(3)做好对周知对象的通知和会场组织工作。如是传达文件的会议,会务工
作的重点是充分准备好周知材料,其中既包括上级发布的文件,也包括本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