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名女性演说精粹-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问题在于女性自身,是她们不愿迈入科学殿堂?能否断言女性的科学才能不如男性——天生对数学有着一种恐惧的“心理障碍”?

    近期里,有关这类主题的文献出了不少。前段时间在纽约,我到国会图书馆进行计算机查询。我输入指令:请查找女性与科学这一主题。信不信由你,才两秒钟,计算机便显示,有关文献达1631篇之多,而且能轻而易举地提供全部的原文!

    女性天生不宜从事科研,这种遗传学上的谬论必须尽快彻底抛弃。一个

    玛丽。居里①,一个莉莎。迈特纳②,就足以证明天性决不是歧视科学界女性

    的理由。

    如果天性不足以成为歧视科学界女性的理由,那么这种歧视必定源自于

    文化。文化与天性往往相互交织,很难区分它们各自对科学家所产生的影响。

    有关文献清楚地表明,第二性征,如科学才能,显然取决于文化,而不是天

    性。

    文化歧视的不利影响早在童年时期就开始潜移默化,它表现在儿童游戏角色的分配上:女孩主“家政”,男孩主技艺。女孩一再被告诫,她们是学不好数学的,直到她们信以为真。在决定个人的特性和才能方面,环境的力量真令人可怕!

    这使我想起了瑞士戏剧家弗里施的一部著名戏剧“安道尔”。安道尔系

    一小国,毗邻一法西斯大国。安道尔的执政者收养了邻国一位流亡者的孩子,

    并认为这是一个犹太人。执政者对这个孩子爱护备至,而孩子也希望继承养

    父之业,日后成为执政者。可是尚在童年,他就被告知,他不可能成为执政

    者,因为犹太人当不好政。他应当去做买卖。结果,孩子屈服了,自以为确

    实无此能耐。然而当戏剧接近尾声,剧情突变,原来他并非犹太人,而是出

    身于一个反法西斯的贵族家庭,现在他可以成为一流执政者了!

    因此,很显然,女孩必须克服这种心理障碍,这样,她们就将能与男孩一样跻身于以数学为基础的科学领域之中。

    至于说起第三世界的科学家,我怀疑,南半球传统社会中的这种心理障碍会更甚于北半球。据《纽约时报》近期一篇报道,美国小学的科学教育相当贫乏,这在某种程度上关系到其下一代能否造就足够数量的优秀科学家。

    而女孩的不及格率高于男孩:女孩有三分之一数学不及格,男孩则为五分之一左右。

    女孩一旦能够锲而不舍,她们必定更为出色,更富主见。踏入大学之后,

    她们的智商要稍高于男孩。我的父亲曾获诺贝尔奖,而他在校时的智商测验

    结论为“低下”,这显然并不反映他的真正思考能力。现在大家都知道,智

    商测验并测不出创造性,也测不出许多其他的东西。我有预感,智商测验可

    以测得在本世纪前半叶间成为一个官僚所必需的素质,但绝不可能正确测出

    是什么促成了我们当代世界的科学家。

    无论如何,女大学生的成绩是较好的。

    然而,教授们是否对她们寄予同样的期望?她们是否有同等的机会去获

    ①玛丽。居里(1867—1934),生于波兰的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由于发现放射性而获1903 年诺贝尔物

    ②理学奖,又因发现镭和钋而获1914 年诺贝尔化学奖。

    莉沙。迈特纳(1878—1968)奥地利女物理学家,与德国物理学家O,哈恩共同发现镁(1918 年)。又

    与O。哈恩及F。斯特拉斯曼共同发现中了诱发的铀裂变(1938 年)。

    取奖学金或最佳的实验条件?她们能否公正地获得名师的青睐?

    文献显示,今天,要确凿证明存在某种实在的歧视,这是相当困难的,然而,女生的人数还在减少,何况其人数原本就大大低于男生。所以,这里必定存在着极其敏感的心理岐视的阴影,例如,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方式。

    几年前,《纽约时报》报道了一篇有关心理暗示的调查报告。调查人随机挑了一位孩子,让教师告诉他,他在教师所任班上智商最高。结果,到学年末,这位孩子的各科成绩几乎均列班级首位。如果教授们坚信女大学生能涉足科学界,那么她们的表现定将更为出色。

    诚然,有些女性成绩非凡,她们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谋到了助理教授的职务,从中几乎看不出有任何遭受歧视的迹象。然而自此之后,情况就变糟了。我的统计资料得自北半球,而不是南半球:事实的确令人沮丧。我们的科学家现在正投身于一场竞赛,那就是靠成果量来获得晋升。那么我们看到了什么呢?在事关一科学家发展的这场决赛中,女性在成果量方面确实是落后了。乔纳森。科尔在分析了565位科学家的成果量后发现,他们人均每12年发表9篇。然而科尔指出,科学家的成果分布是极不平衡的。少数科学家的成果比率远高于整个科学家群。约占15%的科学家,不论是男是女,其著述量要占同性别科学家全部著述量的50%左右。但男女相比,男性的著述量高于女性。就医学著述而言,男性每12 年为人均8 篇,女性为3 篇。

    要解释这种现象实际并不难。

    在这一时期,人们通常都结了婚,女性有了孩子。许多女性喜欢就此中断职业生涯。《纽约时报》最近的一篇报道指出,今天的女性显现出一种偏好顺序:工作——持家——再工作。这一公式显然并不适宜于科学工作。科学是一门需要毕生持之以恒的职业,也是一门竞争激烈的行业。当女性再度工作时,她们的技艺也许已显得陈旧过时。

    当然,女性也可以不中断她的职业。但在这种情况下,她所承受的压力会远远超过男性。男性仍可专心致志于他的职业,而女性则要身背沉重的家务包袱和肩负养育子女的责任。

    我的感受是,来自社会结构方面的歧视,北半球要甚于南半球。在传统社会里,家庭的规模是较大的,家务多由非职业女性担当。这就使得职业女性享有与男性一样多的时间投身于她的职业。

    很显然,正是由于女性的成果量少,她们的晋升比男性更难,所花的时间也更长,这未免使人灰心丧气。

    科尔还指出,一般而言,女性的成果不仅在数量上不及男性,而且对质量的评价也不高。他统计了男女科学家著作的被引用次数,得出结论:男科学家著作的被引用率显然要高。根据一个分发同行科学家的多项目调查表,我只想提供一个典型的结果。例如,请被调查人列出一份过去10年里本领域最重要著作的作者名单。结果被选入的女性屈指可数: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中只占3%,生物学家中仅为2%,而在这些领域中,女科学家的人数几达20%至25%。这些数字难以说明,女性得到了其同行应有的高度尊重。

    男科学家的“知名度”一般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他们的声望会在50岁或者甚至60岁时达到巅峰,而女科学家的“知名度”却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递减。

    就此,科尔再度指出,“同女科学家相比,男科学家的工作更受人尊重,因而他们在社会上的名气更大。”

    这里,让我引用一位女科学家关于这种现象的一段话:

    “首先,科学从文化上被定义为一门并不适合女性的职业,只是科学女性人数的每况愈下,没能使这种定义流传开来。其次,即使有些女性克服了最初的障碍,成了科学家,但她们仍为女性能力不及男性的观念所困扰。无论这种观念正确与否,它都使女性对自身工作产生矛盾心理,从而抑制了女性投身科学的动机和行动。再者,一些事例表明,在科学群体中也确实存在着歧视女性的现象。”

    近年来,随着女性进入大学和实验室,女性对从事科学工作的矛盾心理可能会愈发加剧。但是又该如何解决问题呢?

    最近,涌现出了一大批论述该问题的文献。这些文献指出,行动过于激进,反而会带来某些问题。如果不加区别,随意而为,则将产生逆向歧视,导致科研水准倒退。科尔断言,“由于种种原因,要想确定一个附有严格时间表的数量目标,似乎是不现实的。”

    激进的行为无论如何都不会去追究产生歧视的根源。实际上,社会及心理因素往往会引发女性本身的自卑感。因此,要消除歧视,就得从这些方面着眼,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