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队长受到教练示范的误导,觉得所谓的〃相邻〃就是上下左右,于是按这个思维试探,每条路线都试过了,却回到了一条横在我们面前被封死的路!
第77节:多元思维:拥有一个立体人生(2)
我突然想到:斜着的也是相邻啊。于是,建议队长试着走了一步,发现教练说〃此地没有雷,可以前行〃,我们恍然大悟。于是,我们又继续努力……可还是过不去。时间不多了,一定还有其他方法。这时,不知谁大喊一声:〃左右两边的红色区域我们没有去过!〃对啊!游戏规则里没有说不可以踩红色区域!所谓〃悬崖〃是整个框的外面,没有说这个红色区域就是悬崖啊!可以一试!死马当活马医,反正也是无路可走了!
队长蹦进了左侧的红色区域,大家齐刷刷地把目光投向了教练,教练喊道:〃此地没有雷,可以前行!〃我们顿时欢呼雀跃。最后,我们又不断探索,终于顺利通过。历时37分40秒,我们成功地穿越了雷区。
这个项目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我们对于没有经历过的东西,总是以一种固有的思维来指导自己,就像〃相邻〃就认为是上下左右,雷阵两侧的红色区域就认为是危险地带,我们固守着思维定式不敢轻易尝试。就像我们在年轻时,虽然也有冒险的勇气,但是由于人生阅历不够丰富,我们缺乏一种多元的思维,结果把自己局限在了一个很小的空间里,甚至让自己走进了死胡同。于是,心也就越来越封闭,视野也越来越狭窄。
NO2.许多肉眼看不见的链条捆住了我们
某家公司招聘职员,有一道试题是这样的:一个狂风暴雨的晚上,你开车经过一个车站,发现有3个人正苦苦等待公交车的到来:第一个是看上去濒临死亡的老妇,第二个是曾经挽救过你生命的医生,第三个是你的梦中情人。你的汽车只能容得下一位乘客,你选择谁?
每个人的回答都有他的理由:选择老妇,是因为她很快就会死去,我们应该挽救她的生命;选择医生,是因为他曾经救过你的命,现在是你报答他的最好机会;选择梦中情人,是因为如果错过这个机会,也许就永远找不回她(他)了。
在200个候选人中,最后获聘的人的答案是什么呢?
〃我把车钥匙交给医生,让他赶紧把老妇送往医院;而我则留下来,陪着我心爱的人一起等候公交车的到来。〃
第78节:多元思维:拥有一个立体人生(3)
想想的确如此。考虑用多种方法来解决某个问题,既可以给平淡的生活增加乐趣,又可以使问题迎刃而解,多好的选择啊!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换一种思维?
在成长中,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链条捆住了我们。我们将这些链条当成固定的思维模式,视为理所当然。当我们发现自己被那一条条链条捆住时,要当机立断,挣开固定思维模式的捆绑,使自己的潜能得以发挥。
NO3.不是路到尽头,而是该转弯了
一位女生因为初恋失败,一直摆脱不了失恋的痛苦而有了轻生的念头,就在她想跳崖的那一刻,看到了刻在石壁上的一句话:〃不是路已走到尽头,而是该转弯了!〃猛然间,她明白了自己的行为是多么愚蠢。
当你遇到一件事无法解决甚至已经影响到你的生活、心情时,何不停下脚步来,想一想是否还有转回的余地,或许换种方法,换条路走,事情便会简单很多。但在那一瞬间,我们往往不会想到这些,只是一味在原地踏步、绕圈,让自己一直陷在痛苦的深渊中。其实,生命中总有挫折,那不是尽头,只是在提醒你:该转弯了!
做人不能往一条死胡同里走,虽说车到山前必有路,但是到了山前没有了路,而是万丈悬崖,你还会不顾一切地闭着眼睛向前走吗?人生有很多条道路,路到尽头,我们应该转弯了。培养一种多元的思维,你的人生旅程就多了很多条道路,条条道路通罗马,种种思维促成功!
■'智语点〃波〃'
世界正是因为有了五彩缤纷才美丽,人生正是因为有了多元思维而精彩。
另一种观点存在,只能说明别人与你的看法不同,并不证明他是错的。
我们说的多元思维,不仅是对别人多元,对自己也要如此。假如你是乌龟,就不要和兔子比赛跑,而要和他比长寿。一旦你确立了多元成功思维模式,就会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成就精彩人生。
第79节:开放思维:绝不能做井底之蛙(1)
开放思维:
绝不能做井底之蛙
最近几年毕业的年轻人,基本上是和国家的改革开放一起成长起来的。国家需要开放政策,个人是不是也要具备开放思维呢?年轻人一定要拥有一颗包容的心,容人、容事、容器、容己;一定要拥有开放的思维和奔放的心态,把目光放长远,敢于去看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否则,活在自己狭小的世界里,只能成为井底之蛙。
早在20世纪初,蔡元培先生就在北京大学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种思维为北京大学乃至中国教育界注入了灵动与活力,影响深远。
到了2008年,北京举办了29届奥运会,进一步使中国人具备了世界胸怀与开放心态。主题歌:〃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为梦想千里行……〃更是脍炙人口。
毕业几年的你,不应该是暮气重重、死气沉沉的状态,而应该是开放与奔放的状态。如果你想在开放的时代里获取成功,那么在你成长的〃基本国策〃里就要写上〃开放〃二字。
NO1.成为一个世界人
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在其2005年的著作《世界是平的》一书中,把全球化划分为三个主要纪元全球化1.0:始自公元1492年,持续到公元1800年前后,世界从〃大号〃缩小到〃中号〃,其推动力量来自国家;全球化2。0:从公元1800年持续至公元2000年,中间曾经被大萧条及两次世界大战打断,世界继续从〃中号〃缩小为〃小号〃,其推动力来自企业;公元2000年后开始了全球化3。0的新纪元,世界正从〃小号〃缩为〃极小号〃,其推动力来自掌握了互联网络技术的个人。
的确,〃世界正在被快速地摊平或铲平〃。小时候,在学校时总是被教导:〃胸怀祖国,面向世界。〃其实,到了全球化的时代,胸怀祖国也是不够的了,还要胸怀世界。年轻人必须开放思维,才能成为一个世界人。
开放思维,就是开放视野、开放舞台、开放信息、开放机会、开放成功!只有开放你自己,解放你自己,才能做最好的自己。
NO2.开放你的人生
2008年,我曾经读过一本书,这本书的书名叫《开放你的人生》,作者叫王辉耀。他以自己的经历讲述了多元思维、开放精神和包容心态的重要性。
王辉耀在17岁时被下放到一个没有公路、没有电灯、没有一间瓦房的地方插队。当时,王辉耀跟许多人一样以为注定要扎根农村一辈子。事实上,他连10年之后的生活都无法想象,当时高考已经停止,白天劳动非常辛苦,晚上学习不方便(没有电灯),大家也看不起读书人知识分子是〃臭老九〃。
第80节:开放思维:绝不能做井底之蛙(2)
虽然环境封闭了发展,但王辉耀意识到自己不能做井底之蛙。出于了解世界的渴望,王辉耀从少得可怜的生活费中省出钱来,自费订阅《参考消息》等报刊,还经常徒步三十多里去小镇搭车回城借书。除了看文学书籍之外,他还看一些当时所谓的〃内部参考书〃,如《光荣与梦想》、《第三帝国的兴亡》、《美国与中国》等。白天屋内光线暗,王辉耀就在茅草屋顶挖洞、装玻璃,〃借光〃看书,晚上则听收音机。正是在报刊和广播中感受到了政治词汇的变化,王辉耀闻到了高考解冻的气息,于是,他很早就开始了复习和自学。
一年半后,国家恢复高考,王辉耀在离考试只有20多天时从理科转报文科。即使复习时间如此之短,王辉耀依然成为全班50多名同学中唯一考上大学的人。如果说〃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那王辉耀当年得到机会的最大准备莫过于拥有开放的心态。
NO3.要有求同存异的开放胸怀
堤康次郎是日本商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