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红颜:杨贵妃2-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相见,然后,她在皇族人员中出现,寿王李瑁在,但当杨贵妃出现时,及时回避。
  时间并未使往事完全褪色。
  时间,同样没有使杨玉环的美丽褪色。
  百官们都欣赏着这位明艳华丽的贵妃,早年见过她而后外放的大臣,惊讶于她的驻颜有术。
  至于三位国夫人,如今只剩下了两位,秦国夫人故世了,但美丽的虢国夫人也风华不减当年。只是,她似乎自敛着锋芒。
  真正尽敛锋芒的是宰相杨国忠的妻子裴柔,她在宫廷大宴中只陪侍宫中老年的妃嫔和公主、郡主,没有到命妇群中酬酢,杨贵妃邀她,她也只是寻常地行礼而退。
  下午的内宴,宰相夫人也相当拘谨,她和丈夫的性格不同,她的出身是歌伎,但教养很好,没有人因她出身低而看轻她。飞扬恣放的虢国夫人,对这位从嫂自来是尊敬的,她们之间的相处,自微至显,也总是和洽的。
  今天的内宴舞乐的花样很多,乐工中的杰出人物,马仙期、贺怀智、雷海青合作着改编成“阿那曲”,作为庆典中的舞曲,由谢阿蛮主舞——那和通行的舞蹈不同,据说,“阿那曲”的舞蹈,自遥远的大秦国传至大食而再至中原(注:大秦为意大利的罗马,大食为阿拉伯)。这新舞蹈以用足尖舞和手的姿势与腰的动作相配,比一般舞蹈为艰难,自然,这是新鲜的。
  李隆基为此而大乐,询问杨贵妃:“有这样的舞,为何不先告诉我一声?”
  “我也只在昨天才知道的,听说,阿蛮苦练了一个月才能演出,这小鬼,今天是尽心尽力了!”
  “那该作一首诗来记事,让后人知道有阿那曲——我召王维来写诗——”皇帝欣然说。
  “王维的诗只是歌功颂德,他写不出来,命他写,还不如让我来作一首!”杨贵妃放肆地说。
  “好啊,贵妃有诗——”李隆基高声道出。
  杨贵妃本是信口说说的,经皇帝一叫开,她不得不作了,她退后,命文郁相助,不久作成了如下的一首“阿那曲”:
  “罗袖和香香不已,红蕖袅娜秋风里,轻云岭下乍摇风,嫩柳池塘初拂水。”

//


《杨贵妃》第六卷(21)



  杨贵妃很少作诗,这首阿那曲纯记舞姿,很快就传开了,但是,阿那曲却很少人能演出,因为太难舞了。

//


《杨贵妃》第七卷(1)



  大唐天宝十四载,天下升平,繁华茂盛,比去年的发展更高,宰相杨国忠掌政,似乎也真能继承李林甫而守成。不过,皇帝对杨国忠的相权有若干限抑,较特殊的事件,仍然由他自己决定。杨国忠和另一位宰相韦见素,共同发现了安禄山拥兵,扩展势力的情况,必然会有异谋,他们曾联合着一再请求削减安禄山的权力,防患未然。但是,皇帝却不答允。渐渐,杨国忠觉得情势越来越严重,便奏请以安禄山为宰相,召入朝中,藉此分散他三道的兵权。
  皇帝答应了,可是,当诏书已草就,皇帝又改变了主意。把召安禄山为宰相,任命贾循为范阳节度使、吕知诲为平卢节度使、杨光翙为河东节度使的四道制命都留下不发出。皇帝另派内侍辅璆琳为使,到范阳去观察情形——皇帝对安禄山的势力扩充有疑心,但他又以为自己待安禄山如子,这名胡儿不应该变心,再者,他要贯彻以胡制胡的政策,对安禄山以蕃将代汉将的作为也不以为非,此外,李隆基也以为只有安禄山的兵能击退东北的胡人,再者,调动,也可能出事。
  因此,他犹豫而不愿调动安禄山,而内侍出使回来,受了安禄山的蒙贿,报告安禄山虽狂傲,但颇满足现状。
  于是,在初冬十月,皇帝一行便上骊山华清宫避寒了。
  今年避寒的规模很盛大,皇帝的一行人才上山,诏命即日颁下,着若干官员和命妇也上山避寒,梨园子弟除了第一批随驾的之外,第二批又去了近两百人。
  大唐皇太子在杨国忠为相之后,情形好转了!在李林甫时代,他不能也不敢有任何活动;但李林甫死后,杨国忠对太子很恭敬,利用相继而予太子若干方便:今年,太子随驾上山,也有相当多的扈从人员。其余诸王,同样也获得方便和供应(杨国忠为未来而结好太子)。
  对于杨国忠的当权,有不少人为之侧目,特别是朝廷中的儒臣,山东大族,他们认为杨国忠既无德望,又无文采,一个事务人才居然做首相,很是不平。但在李林甫时代受压抑的皇室人员,却对他有好感。
  恒王李瑱是其中之一,如今,他大胆地热恋着宫中最受人注意而不可捉摸的谢阿蛮,以前,他不敢明目张胆。
  一上山,恒王就找谢阿蛮去玩了——
  杨国忠在山上却找了太子议事,他求恳太子协助着向皇帝晋言,召安禄山入朝。
  太子和安禄山是不洽的,因为安禄山以前入朝,很有些轻视太子,但是,太子李亨对于杨国忠的求助,又只是敷衍,他不愿在父皇那边做出积极的表现。
  此外,在杨国忠为相而给予太子若干行动自由之后,李亨也暗暗地培植了自己的势力。一位曾被杨国忠所斥的侍郎房琯,如今成了太子的宾客,太子系统的人认为:让杨国忠和安禄山相斗,对太子地位会有好处。
  李亨回忆着李林甫独揽大权时,自己是不能有任何活动的,宰相对太子的监视,比之皇帝更严,他担心有朝杨国忠也会如此。因此,李亨虽也看到安禄山的势力扩展所出现的危机,却不做积极性的建言,而太子的门下客,反而制作将相不和的流言。
  于是,在骊山华清宫,宰相杨国忠直接向杨贵妃求助了——他曾先请虢国夫人说过,没有满意的答复,便直接和贵妃谈。
  那是在一间普通的房屋内,时间是皇帝午睡休养时。
  “国忠,我从来不预闻政事的,皇帝也从来不和我谈大政,我如说,他会奇怪,甚至可能起疑!”杨贵妃坦然说。
  “玉环,我知道,不过,事态真的很严重,我当着家,不能坐视!外面有谣言说我和安禄山因私怨而不和,所以我排挤安禄山,其实不是的!我压不住安禄山是事实,当年,李林甫是压得住他的!”杨国忠低喟着,“因为我压不住他,危险也就更大,玉环,这是为国家,不论如何,你要尽一分力!”
  对于杨国忠这一席话,杨贵妃惊诧了,她认真地问:“四海升平,安禄山真的敢造反?”她稍顿,又说:“以前,我听到一些反叛案,其实并不真,如果说李林甫生前要造反,我就不相信,那时,安禄山好像是力证李林甫勾结外族,有异图,你是主理此案的人——”
  “玉环,情形不同,李林甫勾结外族,大约不假,但是,他的反和安禄山的不一样,目前天下精兵,大多在安禄山手上,倘若他一有起兵,朝廷会无兵可抗!”杨国忠切切地说,“在上山之前,我请花花和你说过,最好能请高力士出面——”
  她沉吟着,慢吞吞地说:
  “花花和我说过两次,我不相信,再者,那时候高力士患病在休养,我也没问他,既如此,我见着皇帝时,向他提出,不过,皇帝如追问起来,我只能说明你向我说的,我的一些人事关系,皇帝都知道!”
  “这也不妨事,玉环,最好是你说先听到别人说,然后再及于我,否则,不大好,因为我向皇上提过许多次都没有结果,而我,平时不曾认真找你转言过!”
  “我来设法试试!”
  “玉环,今天能进言吧?我怕——希望能早些有决定!”
  “如此急?真有如此危险?”她惊动了。
  “是的,我每天都在担心,皇上的兴致又如此好,这样早就上山,又召邀许多人来,我实在不放心,自己设了一个专驿,十二个时辰都传消息,为的就是安禄山!”杨国忠坦率地说出,“只要调他入朝,将三镇兵马分由三个人统领,那就不会有事!”

//


《杨贵妃》第七卷(2)



  “好!”杨贵妃说着,拉了铃绳,一名侍女进入,她命召静子来。
  静子是贵妃身边的侍从女官,凡是有正经事时,贵妃总是找静子处理,此刻,当着杨国忠的面,吩咐静子到华清宫的凝翠殿长生院去等着,皇帝一醒,就着人通知自己。
  “国忠,今夜之前,我就着人告知消息!”杨贵妃微笑着,“我派静子来如何?”
  “我想,还是让花花在黄昏前进来一次,她传话可靠些,由宫中女官传话,一旦为他人知,就不得了!”
  “随便,花花帮你,好像死心塌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