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杜甫诗选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页面 259…

                                        楼上  * 

              '一'                 '二'               '三'                '四' 
天地空搔首  ,频抽白玉簪 :皇舆三极北 ,身事五湖南 。恋阀劳 
      '五'               '六'                                '七' 
肝肺 ,论才愧杞楠 。乱离难自救,终是老湘潭 。 

     * 这是杜甫死的那年成前一年 (七六九——七七○)漂泊长沙时所作,尽管自救不暇,但他 

仍没忘记国家。 

      '一'时代是“乾坤含疮痍”,而自己却是“无力整乾坤”;远望天地之大,竟一筹莫展,故只 

有搔头。而搔头又不能解决问题,所以说空搔首。这形象是十分动人的,千载而下:犹宛然如在我们 

的眼前。 

      '二'这句正写搔首的样子。黄生说:“天地二字之下,却押一极细之事,读之失笑。然作者 

始吟出口,必定失声欲哭也。天地二字已奇。更奇在空搔首之下,仍接次句五字,其词愈缓,“其意 

愈悲矣。”按天地二字,跟楼上来,如身不在高楼,则天地二字便奇得有点可怪了。 

      '三'皇舆,比国君。 《离骚》:“恐皇舆之败绩。”地有四极;皇舆在东西南之北,故曰三 

极北。 

      '四'五湖说法不一,一般指具区、兆滆、彭蠡、青草和洞庭。心欲报国,而身在江湖,此正搔 

首之故。 

      '五'恋新阙,犹恋主。杜甫始终把忧国忧民的希望寄托在皇帝身上。关心之极,故曰劳肝肺。 

      '六'自谦无大才。杞楠,皆大木。 

      '七'是说乱离之中,一身尚不能自救,更何能报国,也只有老死湖南而已。这些矛盾,也都 

是搔首的根源。 

… 页面 260…

                                                       * 
                            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 并序 

                                      '一'                      '二' 
           开文书帙中,检所遗忘 ,因得故高常侍适 ——往居在成 
                                                                     '三' 
      都时,高任蜀州刺史——人日相忆见寄诗,泪洒行问  !读终篇 
                                                                '四' 
      末!自在诗,巳十余年;莫记存殁,又六七年矣  !老病怀旧, 
                                       '五' 
      生意可知。今海内忘形故人 ,独汉中王璃与昭州敬使君超先在 
      '六'。爱而不见,情见乎辞。大历五年正月二十一日,却追酬高公 

                              '七' 
      比作,因寄王及敬弟  。 

                                                                                    '八' 
 自蒙蜀州人日作,不意清诗久零落。今晨散帙眼忽开,迸泪幽吟事如昨 。 
                                                                                    '九' 
呜呼壮士多慷慨,合沓高名动寥。廓。叹我惨凄求友篇,感君鬱鬱匡时略 。 
锦里春光空烂熳,瑶墀侍臣已冥寞。潇湘水国谤鼋鼍、鄂杜秋天失雕鹗'一○'。 
东西南北更谁论?白首扁舟病独存'一一'!遥拱北辰缠寇盗,欲倾东海洗乾坤。 
边塞西蕃最充斥,衣冠南渡多崩奔'一二'。鼓瑟至今悲帝子,曳裾何处觅王门 

'一三'                                           '一四' 
      ?文章曹植波澜阔,服食刘安德业尊  。长笛邻家乱愁思,昭州词翰 
与招魂'一五'! 

     * 这也是一首血泪之作。杜甫写此诗时,高适已死,故曰“追酬”。卢世曰:“生死交情, 

极真板稚。”高适赠诗时为蜀州刺史,故称其当时官职。世俗相传农历正月初七日为人日。这首诗的 

诗序也足一篇诗的散文,可与《剑器行》、《同元使君春陵行》二诗诗序参读。 

      '一'杜甫大概要查对什么,所以便去翻书。帙,书套、 

      '二'高适做过左散骑常侍。 

      '三'四字概括,有力。行,读杭,行间,即所谓“字里行间”,指高适的诗。 

      '四'此侍作子大历五尔 (七七○),上距高适赠诗(七六一)实不满十年,距高适之死(七 

六五年正月)亦不满六年。所云“十余年”、“六六年”,盖约略言之。 

      '五'忘形故人,不拘形迹的知友。《醉时歌》所谓“忘形到尔汝”。 

      '六'汉中王藕,唐宗室李俶,封汉中王。昭州,今广西平乐县。敬超先,可能是昭州人,大历 

四年,杜甫有《湖南送敬十使君适广陵》一诗,开头便说:“相见各头白,其如离别何。”大概就是 

此人。 

      '七'敬之年龄小于杜甫,又是“忘形故人”,故直呼为“敬弟”。 

      '八'首四句叙明发现赠诗的经过,杜甫把赠诗卷在书卷里,故尔“久零落”。由于一种意外的 

感触,因而眼泪一时迸散,象断了线的珠子。 

      '九'以上四句赞叹高之才望,兼带叙高对己之友谊。呜呼,叹美之词。壮士,指高,所谓“高 

生跨鞍马,有似幽并儿”(《送高三十五书记》)。合沓,重沓。高适能诗,也能用兵。寥廓,天空; 

动寥廓,犹动天地。求友篇,指高赠诗。高赠诗,对杜的遭遇表示了深切的同情,故曰“叹我悽悽”。 

匡时略,济时的策略。鬱鬱:鬱抑而不伸。 

      '一○'以上四句哀悼高的死。锦里,指成都草堂,追溯当时唱和所在。瑶墀,玉阶,指朝廷。 

冥寞,谓死亡。潇湘句,自伤漂泊湖南,更无知己,但与鼋鼍为伍。鄂杜句,伤高适之亡,朝廷失一 

直臣。鄠杜二地,皆在长安附近,高死于长安,故借以指长安。 《唐书:高适传》,“适负气敢言, 

权幸惮之。”故比之“雕鹗”。雕鹗当秋天尤矫健。 

      '一一'以下换平声韵,自成一段。孔丘曾说过:“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杜亦自谓“甫也 

南北人” (《谒文公上方》)。而高赠诗有“愧尔东西南北人”之句,这对杜甫不只是一种关切,实 

含有敬意,所以杜甫特地挑出这句来作答。更谁论,是说现在任凭怎样漂泊再也没人管我的死活。 

… 页面 261…

      '一二'以上四句,即分说东西南北。但不是个人行踪,而是整个国家局势,杜甫知道,这些情 

况,也是他的亡友所关心的。北辰,指朝廷。西蕃,吐蕃。充斥,犹充塞,谓众多,高适死后的几年, 

吐著仍屡人寇。安史乱后,中原衣冠上庶,多投江南,故借用晋元帝南渡事。崩奔,逃窜避乱。 

      '一三'二句束上起下。上句言世乱未平,以致至今仍流落湘潭,行吟泽畔,有如鼓瑟悲歌之 

帝子。下句言亦思曳据王门,而北归无路,印过渡到汉中王。《楚辞:九歌:湘夫人》:“帝子临兮 

北渚。”又《选游》篇:“使湘灵鼓瑟兮。”帝子和湘灵都是指尧之二女,亦即舜之二妃娥皇和女英。 

相传舜死于苍梧之野,二妃悲泣,投湘水死,遂为湘灵(湘水女神),常鼓瑟悲歌。张溍谓“鼓瑟句, 

言己之悲思玄宗,如二妃思舜”。未免过泥。 

      '一四'二句寄汉中王。曹植是魏宗室,封陈王;刘安是汉宗室,封淮南王,故以为比。服食, 

服食丹药。刘安好神仙,有自日升天的传说。 

      '一五'二句寄敬超先,晋向秀与嵇康为友,康既被杀,秀经其旧宅,邻人有吹笛者,发声寥 

亮,追想昔日游宴之好,乃作 《思旧赋》(《晋书:向秀传》。这里以向秀思嵇康,比己之恩高适。 

但自己闻笛而愁思纷乱,不能如向秀之作 《思旧赋》(其实这首诗便是《思旧赋》),故希望敬超先 

能象宋玉之于屈原一样,替自己作篇《招魂》以招高适之魂。宋玉袁屈原,尝作《招魂》。 

附:高适诗 

                                   人日寄杜二拾遗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堪断肠。身 
在南蕃无所预 (谓甫不预政事),心怀百忧复千虑。今年人订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