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杜甫诗选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衰老辛苦”。'八'二句田翁表示感激,欲以死报。差科,指一切徭役赋税。 

      '九'大作社,是说社日要大大的热闹一番。 

      '一○'杜甫曾作左拾遗,所以田父便这样称他一声。 

      '一一'叫,是粗声大气的叫喊,如果说“唤妇”,便不能写出田父伪粗豪神气。浦注:“叫妇 

二字一读,如闻其声。”取字,读zhou。取,是徽取酒。 

      '一二'这两句是杜甫的评断;也是写此诗的主旨所在。风化首,是说为政的首要任务在于爱 

民。田父的意气扬扬,不避差科,就是因为他的儿子被放回营农。 

      '一三'因为感激,所以口口声声总离不了成都尹。即所谓“美”。 

      '一四'上午五点到七点为卯时。下午五点到七点为酉时。 

      '一五'二句说明打扰田父一天还不走,井非为了贪杯,实由盛情难却。惜,是珍重。人客, 

故人情尤可珍惜。 

      '一六'时字作动词用。是说屡次要起身告辞,屡次被他以手掣时(拖住或搂下)。 

      '一七'指挥二字,很形象,也很幽默。村野,犹鄙野,相当于现在说的 “老粗”。杜甫爱的 

是真诚,恶的是“机巧”(“所历厌机巧”),故不觉其为丑。白居易《观稼诗》:“言动任天真, 

未觉农人恶。”句意本此。 

      '一八'遮,遮拦,就是拦住不让走。 

      '一九'嗔,嗔怪,就是生气。田父意在尽醉,所以当社甫最后向到今天喝了多少酒时,他还生 

气。意思是说:“酒有的是,你不用问。”极写田父的真朴慷慨。关于这句,浦起龙有不同的解泽, 

…  49…

他说:“向升斗,旧云问酒数,吾谓是问生产也。见有此好宫,不须记挂口料,不怕没饭吃。吾曹今 

日只管开怀痛炊耳。”我以为还是指酒说更合情理些; 

…  50…

                                       大麦行  * 

                                                               '一' 
大麦干枯小麦黄,妇女行位夫走藏。东至集壁西梁洋  ,问谁腰镰胡与羌 
'二'                                           '三' 
    !岂无蜀兵三千人?部领辛苦江山长 !安得如鸟有羽翅,托身白云还 
      '四' 
故乡 ? 

     * 肃宗宝应元年 (七六二),党项羌攻梁州,吐萎陷成、渭等州,麦熟而为羌胡所收割,士 

兵既少,复疲于奔命,不能保护,故有此作。 

      '一'集壁梁洋,四个州名,唐属山”南西道。言寇掠范围之广。腰镀,腰间插着镰刀,指收割。 

鲍照诗:“腰镰刈葵藿。” 

      '二'这一句中,自具问答,上四字问,下三字作答,句法实本后汉桓帝时童谣:“小麦青青大 

麦枯,谁当获者妇与姑。 

      '三'是说道路悠长,疲于奔命,故不能及时救护。 

      '四'浦注:“《大麦行》,大麦谣也。易言乎谣也?代为遣调者之言也。梁州之民,被寇流亡, 

诸羌因粮于野,客兵难与争锋,思去而归耳。刺寇横,伤兵疲,言外无穷悄切。仇氏误认托身归乡为 

自欲避之。了无意味。且公在蜀中,与粱州凤马牛不相及。” 

…  51…

                                 奉送严公入朝十韵     * 

                              '一'                                '二' 
鼎湖瞻望远,象阀宪章新  。四海犹多难,中原忆旧臣 。与时安反侧, 
              '三'                               '四'                               '五' 
 自昔有经纶 。感激张天步,从容静塞尘 。南图回羽翻,北极捧星辰 。 
                              '六'                                '七' 
漏鼓还思昼,宫莺罢啭春  。空留玉帐术,愁杀锦城人 。阁道通丹地, 
              '八'                                '九' 
江潭隐白藏  。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  !——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 
身'一○'! 

     * 这是一首五言排律。严公,严武,是杜甫的朋友严挺之的儿子,对杜甫来说,是所谓“忘 

年之交”。肃宗上元二年 (七六一)十二月,严武为成都尹,次年,肃宗宝应元年四月,玄宗和肃宗 

相继死,七月,代宗召武还朝,所以杜甫便写了这首诗送他。从这首诗的结语,我们可以看出杜甫的 

为人和他对朋友的态度。 

      '一'上旬以黄帝的升天来说明玄宗和肃宗的去世。 《汉书:郊把志》:“黄帝采首山铜铸鼎 

于荆山下,鼎既成,龙有垂胡髯下迎,后世因名其处日鼎湖”。《旧唐书:严武传》:“二圣山陵, 

以武为桥道使。”因和还朝有直接关系,所以从这件事说起。下旬是说代宗即位。象阀指朝廷,沈约 

 《上建阙表》:“宜沼匠人,建兹象阔。”宪章,法制。 

      '二'时祸乱未平,所以说犹多难。严武在玄宗时已为侍御史,肃宗时又为京兆少尹兼御史中 

丞(时年三十二),所以称为旧臣。 

      '三'以下四句追叙严武的武功,见得召还并非偶然。安反侧,指平安史之乱。经纶,是用治丝 

的事情来比喻一个人的文武才干的。 

      '四'感激,奋发。张天步,犹张国运:指收复京师。从容,有应付裕如之意。静塞尘,指镇 

守四川。 

      '五'上旬是说自蜀召还,下旬是说人朝辅政。北极五星,其一日北辰,是天之最尊星, 《论 

语》:“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故古人多以喻朝廷或皇帝。 

      '六'杨注:“上句承南图句,指蜀人思旧署也。下句承北极句,言以夏时人觐。”古漏刻, 

昼有朝、禹、中、脯、夕,夜有甲、乙、丙、丁、戊。漏鼓,报漏刻之鼓。 

      '七'《新唐书:艺文志》载李靖有《玉帐经》一卷。玉帐术,用兵之术。严武去蜀,故云空 

留。 

      '八'以下写送别。上旬言武由蜀人朝。阁道,犹栈道。丹地,以丹漆涂地,指朝廷。下旬自伤 

留滞成都。 

      '九'二句流水对。那,岂也。会,定也。秦指长安。 

      '一○'未二句是赠诗主旨。送大将还朝,而预祝其“见危授命”,在他人必不敢,亦不能,以 

杜甫本身即一“济时肯杀身”之人也。观此,知道日父泥饮之美严武,用意亦在诱导,非阿诀以谋求 

一己之私利。台,是三台,旱名,古人以三台比冥公,台插,即宰辅的意思。 

…  52…

                                         客夜 * 

                              '一'                              '二' 
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 人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  。计拙无衣食,途 
           '三'                                '四' 
穷仗友生 。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 。 

     * 这是宝应元年 (七六二)秋,流落样州(四川三台)时所作。这年七月,杜甫送严武还朝, 

一直送到绵州奉济驿,正要回头,适徐知道在成都作乱,只好避往摔州。这时他的家仍住在成都草堂。 

      '一'这句即《古诗十九首》“愁多知夜长”意。仿佛老天爷故意和人过不去似的,所以说“不 

肯”。黄生云:“起句用俗语而下俗,笔健故尔。接句不肯字,索性以俗语作对,声口隐出纸上。” 

      '二'这两句是写不寐时所见所闻。残月,将要落的月亮。因夜深,故见月残。高枕句,仇氏 

引洪仲注云:“高枕对人帘,谓江声高于枕上,此以实字作活字用。”按洪注据上句“入”字,将形 

容词“高”也看作动饲,甚是。高字属江声,不属枕,不能理解为“高枕无忧”的高枕。但说是“江 

声高于枕上”,却仍费解。私意以为:江声本来自远方,但枕上卧而听之,一似高高出于头上,故日 

 “高枕”。因夜静,故闻远江之声亦高。 

      '三'这两句是不寐的心事。仗友生,靠朋友。 

      '四'杜甫本很愁苦,妻子又来信催归,所以益发睡不着了。应悉未归情,是说应当了解我迟 

迟未归的苦衷。即五、六二句所说的。仇注:“书乃寄妻之书。”非。 

…  53…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