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千戈犹朱定,羊妹各何之 ?拭泪沽襟血,梳头满面丝 。地卑荒野
'三' '四'
大,天远暮江迟 ;衰疾那能久?应无见汝期 !
'一'各何之,都到哪儿去了。
'二'二句沉痛。上句言思念弟妹,沾襟:见血泪之多。下旬言自乞衰老。满面丝,见头发尽
白,为下“衰疾”句之根。
'三'成都地势本不低,因四远皆山,故云卑。远望天边,故觉江流迟缓。这两句写望弟妹时
所见之景,有“念吾一身,飘然旷野”之感。
'四'又老又病,又流寓荒野,哪能久于人世呢?大概没有见你们的日子了。
… 22…
题壁上韦惬画马歌 *
'一' '二' '三'
韦侯别我有所适 ,知我怜君画无故 。戏拈秃笔扫驿骡 ,歘见麒磷出
'四' '五'
东壁 。一匹屹草一匹嘶,坐看千里当霜蹄 。时危安得真致此?与人同
'六'
生亦同死 !
* 仇注引朱景玄 《画断》:“韦腰,京兆(长安)人,寓居于蜀。常以越笔点簇鞍马,千变
万态。……或头一点,或尾一抹,巧妙离奇,韩斡之匹也。”唐人好在墙壁上作画或题诗,这里的壁,
就是草堂的墙壁。
'一'别我,向我告别。有所适,要到其一地方去。安史之乱,造成“天下学士亦奔波”的局
面,名画家也四处漂泊。韦僵离开成都,大概也是为了谋生。
'二'怜,爱。韦惬知壮甫爱他的画,故一来告别,二来作画留迹。
'三'这句是加一倍写法。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现在韦僵画千里马却只用秃笔。
说“戏拈”,写韦造诣之高。画来全不费力,只如游戏。
'四'歘见,即忽见。写其神速。麒麟,传说是一种瑞兽,也善走,故以喻良马。“出”字与《丹
青引》“须臾九正真龙出”同妙。以假为真。
'五'坐看,犹眼看。当,对也。这句专写一首长呜的那匹马,大概在这匹马的面前展开一条长
道。句意谓千里之遥,眼看就要消失在它的霜蹄之下。可与“所向无空阔”(《房兵曹胡马》)一句
互参。《庄子:马蹄篇》:“马蹄可以践霜雪。”故谓马蹄为霜蹄。亦犹松柏耐霜雪,故称松根为“霜
根”。
'六'杜甫总是念念不忘国家的灾难,那怕是一些题同的诗也往往流露出这种爱国精神。因此,
浦仁龙说:”结联,见公本色。”
… 23…
恨别 *
'一' '二'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 ,兵戈阻绝老江
'三' '四'
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蕾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
'五'
破幽燕 !
* 上元无年 (七六○)夏成部作。由于叛乱未定,以至长别家园,故热望祖国早日复兴。句
句不说恨,却句句都是恨。
'一'首二句对起,极自然。四千里,恨别之远;五六年,恨别之久。胡骑,指安史之乱。白天
宝十四载 (七五五)至此凡五六年。这是别恨的根源。
'二'剑外,犹剑南。称创门之南为剑外,与称洞庭湖之南为“湖外”同例。杜甫是十二月来
到四川的,草本文衰,指未时之景,非作诗时之景。
'三'江边,锦江边,草堂所在地。
'四'宵立昼眠,颠倒错乱,不能自主,通过日常生活细节来表达思家亿弟的深情,极具体,极
深刻。
'五'司徒,李光弼,时光弼为检校司徒。《通鉴》卷二百二十一:“上元元年三月光弼破安太
情于怀州,夏四月破史思明于词阳西诸。”即乘胜的史实。乾元二年 (六五九)四月史思明更国号日
大燕,以范阳为燕京。幽燕破,则叛乱乎,可以回到洛城。
… 24…
后游 *
'一' '二'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 。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 。野润烟光薄,
'三' '四'
沙喧日色迟 。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 ?
* 上元二年 (七六一)春,杜甫曾一度至斩津县,因游修觉寺,有《游修觉寺》诗。这是重
游,故题作 《启游》。
'一'怜,爱。是说第二次过桥时不觉对桥也有了感情。
'二'这两句也是杜诗的名句。如有待,好象在等待我之再度登临。更无私,再没有一点偏私,
凡来游者都可以尽情观赏。杜甫热爱生活,也热爱大自然之美,在他的心目中,江山花柳都显得有情。
'三'二句写景,是倒装句。熠光薄,故野润;日色迟,故沙暖。仇注!“日色迟留,是昼景。”
'四'此,指修觉寺。复何之,更何往!
… 25…
春夜喜雨
'一' '二'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凤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三' '四'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
这虽是一首小待,但也可亏出杜甫的思想情感,因为他之所以喜雨:主要是因为它具有“润物”
的功用。全诗不露吾字,但却充满喜意。
'一'春天正需要雨,而雨上就来了,岂不是 “好雨”?岂不是“知时节”?岂不可喜?看无
情作有情,看无知作有知,诗人往往如此。乃字一作及,作及字,则“发生”当指万物说。
'二'二句流水对。实写“好雨”。好雨也就是细雨,因而细而不骤,才能润物。细雨之来,
不为人所觉察,故日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出好雨的灵魂。
'三'二句从云黑写雨意正浓,亦含喜意。火独明,正是写云俱黑的,这句是陪衬。
'四'花着雨而湿,故加重。若暴雨,则花且受摧残矣。黄生云:“结语更有风味,春雨万物
无所不润,花其一耳。三四是诗人胸襟,七八是诗人兴趣。”——李文炜 《杜律通解》云:“小雨应
期而发生,则知时节之当然矣,宁不谓之好雨乎?其随凤也,知当昼则妨夫耕作,而潜入夜焉;其润
物也,知过暴则伤其性情,而细无声焉,是其能因风以泽物,而不爽乎时,不违乎节矣,何喜如之?
然而无声之雨,何以知其细能润物也,待晓看锦官城之花,垂垂而湿,较不雨尤加重焉,而下见其飘
残,北雨之所以好,此雨之所以可喜也。”按此说亦能发明诗意。张谓诗“柳枝经雨重,松色带烟深”,
则花重,实指雨湿而言。
… 26…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
'一' '二'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老去诗篇浑漫与 ,春来花鸟莫深
'三' '四'
愁 。新添水槛供垂钓,故著浮搓替入舟 。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
'五'
与同游 !
*值奇景,无佳句,故曰聊短述。聊,姑且之意。杜甫当时也许打算写一首长诗。
'一'二句杜甫自道其创作经验。可见杜甫作诗的苦心。性僻,性情有所偏,这是自谦的话。不
管是什么内容,持总得有好的句子。耽,嗜好。惊人,打动读者。死不休,死也不罢手。极言求工。
'二'是说如今年老,已不象过去那样刻苦琢磨。漫与,随意付与。这话不能死看,杜老年作
诗也并不轻率,不过由于功失深了,他自己觉得有点近于随意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