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九' '二○' '二一' '二二'
鱼 ,南飞觉有安巢鸟 。青春复随冠冕入 ,紫禁正耐烟花绕 。
'二三' '二四'
鹤驾通宵凤辇备,鸡鸣问寝龙楼晓 。攀龙附凤势莫当 ,天下尽化为
'二五' '二六' '二七' '二
侯王 。汝等岂知蒙帝力 ?时来不得夸身强 !关中既留萧丞相
八',幕下复用张子房'二九'。张公一生江海客,身长九尺须眉苍;征起适遇风
'三○' '三一' '三二'
云会,扶颠始知筹策良 青袍白马更何有 ?后汉令周喜再昌 。寸
'三三' '三四'
地尺天皆入贡,奇祥异瑞争来送 :不知何国致白环 ,复道诸山得银
'三五' '三六' '三七' '三八'
瓮 。隐士体歌紫芝曲 ,词人解撰河清颂 田家望望惜雨干 ,
'三九' '四○' '四一'
布谷处处催春种 。淇上健儿归莫懒 :城南思妇愁多梦 。安得壮
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四二'!
* 这大概是乾元二年 (七五九)春二月杜甫在洛阳时所作的。表现了杜甫高度的爱国主义和
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由于这时国家大势有它好的一面,也有它坏的一面,所以杜甫这时的心情也是
矛盾的,有点“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因而这首诗一方面对祖国的走向复兴,用他洪亮的声调,壮
丽的词句,表示了极大的喜悦和歌颂;另一方面为了取得更大的彻底的胜利并早日结束战争,对当时
朝廷存在的弊政,也以寓讽刺于颂祷之中的手法提出了严厉的指斥和“意味深长”的警告。所以这首
诗,在当时是具有鼓舞和警惕的双重作用的。全诗共四段,每段一韵,每韵十二句,且平均和仄韵轮
用,诗句也非常整丽,和一般七古不同,是杜甫一篇精心的作品。王安石选杜诗,以此诗为“压卷”。
'一'中兴诸将,即下成王、郭相等。唐人所谓“山东”指华山以东,包括河北地带。
'二'清昼同,昼夜频传,见得捷报完全可信。
'三'河,指黄河。《诗经:卫风:河广》篇:“谁谓河广?一苇航之!”一芦苇可航,极言其
易。
'四'胡,指安庆绪、史思明。命在破竹中,言胡之灭亡已在眼前。
《晋书:杜预传》:“令兵威已振,势如破竹,数节之后,迎刃而解。”《唐书:肃宗纪》:
“至德二载十一月下制日:朕亲总元戎,扫清群孽。势若摧枯,易同破竹。”杜甫也兼采用了制文。
'五'只残,只剩下。邺城,即相州,今河南省安阳县。这时安庆绪困守邺城。不日得,很快便
可克复。
'六'朔方,指朔方军和朔方节度使郭子仪。独任,是专任和信任。
这句有深意:指出胜利根源,在依靠本国兵力和对将帅的信任。在杜甫因此诗之后,不到一个
月,九节度之师溃于相州,便由于肃宗信任宦宫鱼朝恩而不信任将帅所致。
'七'京师,指长安。汗血马,胡马。是说胜利后,长安的官员们也都有胡马可骑了。
'八'穑梗茄J撬凳だ螅劓慕棵且捕荚谄咸压蟪源蠛取U饬骄湓谄陶胖泻
有讽意,社甫始终反对借用回纥兵。《通鉴》:“至德二载十月,回纥叶护自东京(洛阳)还,上(肃
宗)命百官迎之于长乐驿,上与宴于宣政殿。”可见肃宗对回纥的优待,汉元帝尝宴单于於葡萄宫,
这里只是借用。
'九'《尚书:禹贡》:“海岱惟青州。”这时河北尚未全复,听以只说“清海岱”,是有分寸
… 页面 77…
的。
'一○'这句意在警告肃宗不要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应当“安不忘危”,常想到过去的狼狈情形。
与当时元结所上《时议》,希望肃宗“能视今日之安,如灵武之危,事无大小,皆若灵武”,用意正
同。仙仗,天子的仪仗。崆峒,山名。有四个。这里是指甘肃平凉县的。肃宗在灵武、凤翔时,往来
常经过崆峒山。
'一一'这句是要肃宗不要忘记苦战的将士。三年,从时间上写战乱之久。从天宝十四载 (七五
五)十一月安禄山造反,到乾元二年 (七五九)春二月,计三年零三个月。《关山月》,是汉乐府横
吹曲中的一曲。横吹曲是一种军乐、战歌。三年以来,一直没停。
'一二'这句是要肃宗更要想到人民所受战乱的痛苦。万国,从空间上写战祸之广。所谓人心惶
惶,草木皆乓。淝水之战,苻坚登城望晋军,见“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怃然有惧色”,及战,
大败,坚单骑逃遁,“闻风声鹤唳,皆谓晋师之至”(见《晋书》卷一百十四《苻坚载记》)。胡应
麟云:“老杜‘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以和平端雅之调,寓愤郁悽悷之思,古今壮句
者难及此。” (《诗薮》卷五)这以上四句抚个追昔,真是“淋漓悲壮”“极抑扬顿宕之致”。
'一三'成王,李俶 (肃宗之子,即后来的唐代宗)。乾元元年三月李俶自楚王徙封成王。在
收复两京中,俶为天下兵马元帅,所以说“功大”。这句歌颂中寓规戒。
'一四'郭相,郭子仪。乾元元年八月子仪为中书令,故称郭相。
'一五'司徒,指李光粥。至德二载四月光粥为司徒。光粥御军严肃,天下服其成名,又曾逆料
史思明诈降,终必复反。所以说他清鉴悬明镜。
'一六'尚书,指王思礼。思礼,高丽人,时为兵部尚书。气与秋天杳,气概和秋天一样的高远,
形容为人开朗。
'一七'为时出,犹所谓“应运而生”。
'一八'《通鉴》卷二百二十:“至德二载十一月,郭子仪来自东京,上劳子仪日:吾之家国,
由卿再造。”故许他们以“整顿乾坤”。大概古人都是抱着一种“英雄造时势”的观点,杜甫也不例
外。济时了,渡过了难关。下面便是实际情况。
'一九'这句翻用晋张翰的话。 《世说新语》:“张翰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莼羹鲈鱼,遂命驾东
归。”翰意实在避乱,而现在再不必这样了,可以放心做宫了。这句说官吏。
'二○'这句翻用曹操《短歌行》:“月明显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是说一般
人民也有家可归。觉有二字很有分寸。因为这时时局刚好转。
'二一'入,指下紫禁。这以下四句又说到皇帝方面的情况。
'二二'紫禁,天子之宫。正耐,犹正合、正要。这两句写重整朝仪。
'二三'这两句大意是说而今皇帝 (肃宗)也能和上皇(玄宗)住在一起,实行“昏定晨省”的
子道了。这都是那二三豪俊整顿乾坤的功绩。太子之驾日鹤驾,《艺文类聚》:“太子晋乘白鹤仙去,
故后世称太子之驾日鹤驾。”这里鹤驾所替代的太子,钱谦益以为指肃宗,所以得出“不欲其成乎为
君 (不把他当皇帝看)也”的结论,恐非杜甫本意。浦起龙据乾元元年四月立成王李俶为皇太子的史
实,认为是指李俶。下凤辇 (天子之车)才是指肃宗。所以他解释说:“此二句正须看得活相,益显
天伦之乐。鹤驾既来,凤辇亦备,父子相随以朝寝门,惬然交忻,龙楼 (指玄宗所居)待晓,岂不休
哉。此以走马为对仗,乃仕公长伎。”这说法是接近真实的。果如钱说,则“鹤驾”不仅与“凤辇”
犯重,且势必将太子李俶漏掉。肃宗须问寝,作为皇孙的太子李俶反不须问寝乎?但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