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十年精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Everyday we have to be better than yesterday-a continuous measurable improvement”。这是一句想上进的美国人常讲的话,中文译为:“我们每天要比昨天更好,有连续不断的显著进步”。实际上,这句话对每个有志气的人都适用。每个人都应严格要求自己,力求上进,不让时间白白浪费。对于在学校学习的同学,这句格言更是有力的鞭策。年轻人精力旺盛,务必每天学习有收获,不断地上进。
Number : 9751 

Title :抽水马桶的发明史

作者 :家敏

出处《读者》 : 总第 193期

Provenance :周末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

  报载,前不久,英国著名的《焦点》杂志邀请本国100名最权威的专家学者和1000名读者,评出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位居榜首的竟是抽水马桶。读罢这条消息,笔者颇感不解:世界上有无数伟大的发明,英国人为何惟独对抽水马桶的发明极力推崇呢?查阅有关资料后,笔者似乎找到了答案。原来,抽水马桶是英国人首先发明的。

  在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时代(1558—1603),英国有一位名叫约翰·哈林顿的教士,平时爱好文学,曾因传播一则所谓有伤风化的故事而被判处流放。1584—1591年间,他在流放地凯尔斯顿盖了住房。在那里,他设计出了世界上第一只抽水马桶。马桶与储水池相连,装置在这所房子里。他对这项发明颇为自豪,特地以荷马史诗中一位英雄埃杰克斯的名字为它命名。此后,哈林顿还写了《夜壶的蜕变》一书,详细描绘他的抽水马桶的设计。不过,当时的英国公众并没有接受这项发明,他们还是喜欢使用便壶。

  到了1775年,伦敦有个叫亚历山大·卡明斯的钟表匠,改进了哈林顿的设计,研制出冲水型抽水马桶,并首次获得了专利权。自此,抽水马桶开始受到人们的欢迎。1848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公共卫生法令”,规定:凡新建房屋、住宅,必须辟有厕所、安装抽水马桶和存放垃圾的地方。这就为抽水马桶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1889年,英国水管工人博斯特尔发明了冲洗式抽水马桶。这种马桶采用储水箱和浮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从此,抽水马桶的结构形式基本上定了下来。

  在当今世界上,抽水马桶已被公认为“卫生水准的量尺”。应该说,英国人发明抽水马桶是对人类社会的一大贡献。但把它说成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甚至名列榜首,显然是“过奖”了。□

 

Number : 9752 

Title :我的编辑师父

作者 :琼·弗兰克林

出处《读者》 : 总第 193期

Provenance :海外星云

Date :1997。13

Nation :

Translator :

  要明白威恩·布拉斯岱为什么是我心目中的编辑祖师爷,得先知道我这样一个出身于小地方的年轻写作人初出道闯天下有多么辛苦。我可以找到医生、律师、木匠等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可是,作家呢?作家是谜样的人物。没有人认得当作家的朋友;即使有,也无法想象他怎么吃得饱。

    父母和师长知道我有志于写作,都表示鼓励,但他们心底里显然认定那不过是我的少年白日梦。源源而来的退稿通知,也影响我的信心。

    我在图书馆埋头猛读伟大作家的传记。他们是怎么成功的?答案几乎千篇一律:他们找到了一位慧眼识才的编辑。如果有位认真的编辑肯认真地看待你,你就知道自己还不算是在浪费青春。

    于是,我像其他写作人一样开始了访求名师之旅,希望在茫茫人海中找到赏识我的编辑。若干年后,我担任海军的军中记者,奔忙各地,仍然访求名师。后来我奉调到华府,在《水手》杂志工作,终于遇上了威恩。

    一见到他,我就知道他是我要找的人。他的一切都流露出高雅与知识分子的气质。从他坐在旋转椅上俯身盯着稿件,认真审阅的姿态,我就看出他是个了不起的编辑。

    当然,我第一次交稿就被他训了一顿。直到今天,我不仅记得他说的话,也还记得他用字遣词精确讲究,每一个字都是对准我的自尊射来的箭。

    “阿钟,”他说,“遇上不会拼的字,拜托查一查字典。”像许多年轻写作人一样,我一向认为只有笨人才查字典;字典只在非常紧急时才用得着。可是威恩桌上就摆着一本韦氏第七版大学字典,旁边台架上还有另一本图书馆型的韦氏大字典,两本字典他都经常查阅。现在,30年后,我每次细想当年最令我害怕的是什么,都会想起同一情景:威恩伸手去翻字典。

    在他看来,写作是一种技艺,要心里清楚自己想说什么,然后一语中的。是生产,不是废话,更没什么借口。他规定每天早上交一篇短稿放在“收稿篮”内——他称为“8时30分稿”。假如不见文稿,他会站起来指着稿篮说:“阿钟,稿呢?”

    必要时,威恩会眉头一皱,结合了愤怒、厌恶、失望,再加上些许对人性弱点的悲悯。在他手下做事初期,往往我抬头一看,发现他正注视着我,好像我是很不顺眼的东西。

    威恩教导我发问要切入重点,要探究幕后内情,要追求事实真相。因此,也许有人会感到奇怪:在威恩麾下摇笔杆的人竟没有一个探询过他的为人,或查究他的出身,或质疑他凭什么享有神一般的地位。我们根本没想到过这些问题,他有这个权利,他当之无愧。

    威恩说,不错,这本刊物是宣传品。他从不讳言这点。不过,他接着补上一句,这是全世界文字最佳的宣传品。

    一次,威恩对我说,写一个句子,要是用词不当,简直就是裤子拉链没有拉好就上舞台。因为他要求严格,我先是战战兢兢,后来是带着几分惊喜,一步步发掘出文字之趣。此后,我往往费整天功夫只写了一小段,结果还是丢掉。

    我凝视着打字机,绞尽脑汁遣词用字,只想到要过威恩这一关。同时,我也担心刚放进他的“收稿篮”的那篇东西是否写了些什么蠢文字。我心里最希望的是博得他赞许,说一句“尚可一读”,并展颜一笑。

    我把文稿放到篮子里,他偶尔扬扬眉毛,表示知道了。但通常连头也不抬,继续看他正在读的那一厚册古希腊的书,或是带注解的海军战史。

    过一会,他会抬起头,勉强地凝视稿篮。随即拿起文稿,略一展开,发出清晰可闻的一声长叹,把稿丢回篮里。他会把座椅一转,取下老花眼镜,朝窗外望去。

    威恩终于准备讨论文稿的时候,便朝他桌旁一张军用硬木靠椅一指。每逢此刻,我就陷入难以言状的恐惧。那张木椅子是我所坐过的最硬的椅子,话说回来,坚实的也许是我坐在那里所学到的真理,而不是椅子吧!

    学艺期间,威恩哄劝过我,责骂过我,也会喝彩、批评。我不知道自己是何时才体会到一篇作品并不仅仅是文字而已的。这是一场表演,作者用文字表达他的理念以吸引读者入场,然后再引进节奏、旋律,前面是钢琴,后面是小提琴。

    我在威恩手下工作5年,我得了胃溃疡,但也使我入了行。后来我获巴尔的摩《太阳晚报》雇用,采访主任对我的文字功夫另眼相看,立刻派我做文字编辑工作。

    一年年过去,我的写作能力大有进步,可是我对威恩的依靠并没有减轻,我向他求教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威恩已退休,住在乡间,我常在周末去拜访,当然是向他请教写作上的问题。深夜,坐在火炉旁边,我就文稿的起承转合、伏笔、结构这些方面缠着他问。多半是我说,他听。然而谈话结束时,我通常都会得到我所求的答案。我永远忘不了最后一次讨论写作时的情形。我们坐在他家的餐桌旁,谈性格与环境的关系。他用早年那样的目光瞪着我,用他有重要的话要说时的那种非常谨慎的语气说:“阿钟,我不明白你在讲的是什么。这些年来,我一直不明白你在谈什么。这幕哑剧已经演得够久了,我并不是你所以为的那个人。”

    他说,当年他到杂志社求职的时候,对写作所知有限。他干过的行业很杂,还在停车场干过,每遇政府机关招聘他一定应征。后来,杂志社雇用了他,他也不知道为什么,政府机关行事常常令人费解。他缺钱,就接下了这份工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