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队长李培智和支部书记黄培方千方百计弄到两张票,溜进全国政协委员联欢的人民大会堂,这里有媒介宣传的有品位的经常支持文化事业的声名显赫的企业家。李培智和黄培方慕名而来,四下寻找,但得到的回答几乎是相同的:“我们的每一笔投资都要收回应有的效益,请问你们的合唱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效益?”
在贵宾楼饭店的大堂里,李培智苦苦守候了两个多小时,等待政协副主席霍英东先生打网球归来。1985年,在香港“黄河音乐节”上,霍先生曾对中央乐团合唱团的精彩表演大加赞赏,并对李培智说:“以后练好了节目就过来,不要等我们请。”霍先生会不会给合唱团一些支持?
中午,霍英东先生拿着球拍走进贵宾楼大门。李培智急忙迎上前去:“霍先生,我们是参加1985年香港音乐节的中央乐团合唱团的,您可记得?现在我们有个难处,希望您帮一把。”“好好好。”霍英东接过信连连点头,但未及多说,便被前呼后拥走回房间。这一去就是多日不见回音,李培智赶忙又往香港修书一封,眼巴巴等着消息。
眼见着几个月一晃过去并无音讯,情急之下,一个团员甚至拿着一沓沓“请支持中国合唱艺术走向世界”的征集赞助书,硬着头皮赧颜羞涩地走入中关村一家又一家公司富丽堂皇的门槛。然而合唱这门艺术知音实在太少,同是嘴上功夫,歌者不是说客,他依然和别人一样,满载失望而归。
“就是当了裤子也要去!”困境之中,合唱团的一位挚友、台湾的著名指挥杜黑先生不断地给有些灰心的团员们打气:“不参加世界合唱协会组织,大陆的合唱是不会有前途的,不能放过这个机会。”这位曾于1990年打破台湾当局禁令,首先在台湾指挥上演《黄河大合唱》的醉心之士有一个夙愿,就是要让中央乐团合唱团、台北爱乐合唱团和洛杉矶华人合唱团在美国共歌一曲《黄河大合唱》,让华人天下一家的声浪震撼世界。他和合唱团一起,不断在国内国外寻找着机遇。
“把合唱团送出国门”
4月4日正午,全国各地的众多听众依然如常打开收音机收听他们喜爱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午间半小时》节目。在久违了的气势磅礴的《黄河大合唱》与清泉流水般的无伴奏合唱声中,他们听到的是秋里指挥的感慨、老合唱团员的哽咽和播音员充满激情的呼吁:“救救严肃音乐!救救合唱艺术!”
被音乐净化了心灵的人们,不愿意看到曾经震撼自己灵魂的旋律被埋没。北起黑龙江,南到海南岛,回响起共同的呼声。“祝能赴温哥华参赛!”“祝夺取头奖!”“祝中央乐团万古长青!”一份份汇款,带着感人的附言,从全国各地飞向合唱团。
1993年4月16日上午,北京正义路2号,北京科学技术委员会二楼会议室。北京科委和中央乐团合唱团经最后协商,科委决定无偿赞助合唱团12。9万元人民币。
4月4日科委领导听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午间半小时”的广播后,深为中央乐团担忧。
“世界合唱协会众多合唱音乐资料库中,怎么可以唯独没有11亿人口的中国的合唱资料?”科委同志主动打电话给中央乐团,得知路费筹措依然毫无进展,决定动员下属单位支持合唱团。
“搞导弹不如卖茶叶蛋”的科技工作者,他们的贫困一度曾成为新闻的焦点。不少人不解:“我们这么穷,还要给赞助。”然而,在科委各所的动员会上,当《午间半小时》的录音再度响起时,许多人潸然泪下。
北京科委负责联络此事的裔幼静工程师,大学时代是合唱团副团长。她说:“我们首都科技界年初刚在加拿大多伦多举办了北京高科技展览,使加拿大人民惊叹水已。中央合唱团出访同我们一样,也是为国增光,我们有责任帮助他们,因为高雅艺术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水平。”
知识分子的爱国心真是一呼百应,21个科研单位一共拿出12。9万元人民币捐赠合唱团。
让合唱团最难忘怀的,是北京方兴高技术镀膜工业公司总经理蒋雨村,这位工人出身的发明家,50年代就是北京工人合唱团的骨干,他深知高雅艺术与个人业务建树密不可分。从广播中得知中央乐团合唱团缺乏路费后,马上决定:“这个忙,我们要帮!”刚刚起步的公司困难重重,却一下子无条件拨出了45万元人民币的巨款,顿解燃眉之急。
合唱团不会忘记的知音们有许多:霍英东基金有限公司终于寄来三万美元的支票;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为合唱团提供最优惠价格;郑田颖、王爱平小姐设计了最经济的北美航线;北京银梦时装公司免费提供女演出服;人民美术印刷厂以最低价格最高质量制作画册;远在天涯的海南日报、海南报业房地产股份公司也寄来了款项……
合唱团终于被送出了国门。演员们几乎是含着泪登上飞机的:“除了音乐,我们可能永远也无法给他们什么回报。”
“秋菊”家乡人震撼温哥华
8月1日,中央乐团合唱团抵达温哥华。当地正在上演《秋菊打官司》,海报在街边处处可见。黄土高坡上的婆姨,便是多数当地人认识中国的全部。走在街头,不时有人对合唱团员投来诧异的眼光,有人甚至询问:“你们真是中国人?你们是不是百里挑一挑出来的?你们和电影里怎么不一样?你们也穿西服革履?”
又一批中国偷渡者被获是当地新闻媒介的焦点,歧视与冷遇伴随着这里的每一个黄种人。从机场到住地的路上,便有一个黑人驾车驶过团员乘坐的一辆车,蔑视地指着他们歇斯底里大叫。司机告诉他们黑人在骂脏话,如果还嘴可能遭枪击。于是这几个团员只能默默地听着那夹带着“Chinese、China”的嘶叫……
别的合唱团住进豪华酒店,我们的团员却只能分散住进义务接待的当地教会合唱团员家里去。几户人一看来的是中国人,掉头就走,接待者只好再央求其他住户再多收几位,于是不少团员连着打了好几天地铺。
一对台湾老夫妇承担五名团员的接待。男主人手持名单叫着名字,然后把团员拉到他的一座小楼里,打开两间房,分做男女宿舍,面无表情地嘱咐:“这个不许动,那个要小心,这是箱方便面,你们自己开饭。明早要是来不及,你们自己打巴士去。”一位团员告诉记者:“这次真正体会到了‘寄人篱下’的感觉。”
唯有把一切都埋在心里,再化作昂扬的歌声,让别人真正认识中国。
1993年8月3日下午1时,中国中央交响乐团合唱团在温哥华市中心圣安德鲁威斯利联合教会首场公演。19位女声与17位男声团员在严良 和秋里的指挥下,让世界55个国家的代表和乐团、200多位世界级的指挥家陶醉在澎湃的旋律之中。
威尔弟的《弄臣》、古诺的《浮士德》、威柏的《自由射手》这些经典作品选曲,唱来音色美润、收放自如,在场的西方人大吃一惊:“东方人演唱西方歌剧竟能有如此高的艺术水准!”中国的《乌苏里船歌》、《渔阳鼙鼓动地来》、《等你到明天》的优美旋律是多数听众头一次听到,更让人如醉如痴。现场掌声雷动。
那对冷淡的台湾夫妇,当天看了演出之后,深更半夜开车去市场,买回大袋的奶粉、葡萄干,又熬了一大锅粥,摘好半筐油桃亲自送到楼上:“你们的歌声真是太好了!太好了!又另开了两间房,“你们该住得舒坦些。”这以后的几天,男主人都是早早起床,开车一路高歌送团员赴演。
英国一位著名的指挥家凯伯特·温听完演出一路跟随合唱团,这位自己指挥四个合唱团和两个交响乐队的指挥家感慨良多:“你们的声音和所有国家的都不一样,你们绝对是一流的,我很想做一次你们的指挥。”他要去了《乌苏里船歌》和《告别南洋》等几首曲子,成了合唱团的“发烧友”。
“中国人所展现的音色,如同中国的古瓷器,坚实而亮丽。”“无懈可击的和声,令人震撼的歌声。”“中国人的艺术水准让人不可思议!”如潮好评难以一一赘述,兹将国际合唱协会在研讨会结束之际提交的有关中国中央乐团合唱团的正式文件内容抄录如下:
一、中国合唱团与美国、古巴、秘鲁的三支合唱团一起,为本届世界合唱研讨会评出的一流合唱团;二、邀请中国合唱团加入世界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