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十年精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像这样的信件,胡耀邦处理过多少?中央信访部门的同志说,太多了,无法统计……

  共产党人要说真话、办实事

  由于一些单位的负责人的推诿作风,有些群众在信中反映的的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于是群众接连不断地向上级机关反映。胡耀邦尖锐地指出,领导机关这种严重的官僚主义作风,妨碍了落实政策,影响了党群关系,贻误了党的中心工作。他提出,共产党人要说真话,办实事,讲实效。

  1984年,上海几名落实政策的对象致信中共中央,反映他们在“文化大革命”中遗留的一些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其中有人来北京上访3星期,走了8个单位,竟无一处受理,不得不失望而归。

  胡耀邦阅读了他们的来信,写了这样一段批评:“六年以来,我几乎每个礼拜都收到要求落实政策的信,大部分我都批了,可能不下一千件,批了的,大部分都有回报。为什么推一下,动一下,不推就不动?这几个人的问题,我主张有专人负责,查一个就解决一个,使官僚主义无法推脱。”

  陕西省西安市有个叫吴金狮的油漆工,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创造了“油漆花纹新工艺”和“无笔画”,受到专家们的重视。可是吴金狮在工作上和生活上遇到了不少困难,有关方面虽然过问了,但一直没有得到落实。1984年底,他投书胡耀邦诉说苦衷。胡耀邦在这封信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一切事情都要做得实事求是,合情合理。这样就能获得广大群众的同情和拥护。我们一些同志办具体事,往往不问是非曲直,而只是机械地根据某项规定,或去听从某几个人不正确的意见而拖着顶着不办,实在不好。”

  一次又一次击中要害的分析,一回又一回深刻的教育,使我们很多干部的作风变得踏实起来。

  绝处逢耀邦

  下面是一位教师的自述:

  “1979年冬,我的落实政策进程,出现了波折。我曾上访了中央几个有关部门,接待的人员都表示:阻力太大,爱莫能助。有的部门连我的申诉材料都退回来了。当我处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刻,我决定到胡耀邦家中上访。但我思想上仍然顾虑重重。我想中央总书记的家门口,必然有不可逾越的警卫线,我的书信能够投到总书记的手里吗?”

  “1980年4月2日下午5时,我来到北京东城区的一条胡同里,找到了胡耀邦的家。大门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胡同里春风徐徐,没有便衣巡逻,大门口也没有武装警卫。两扇紧闭的朱红大门上有个传递信息的电铃。我一按电铃,出来一位警卫人员,他问我找谁?我说找胡总书记。他一转身就回去了。很快地出来一位青年学生,当他知道我是在大学教书的,他就问了我所在大学的情况。不久,出来一位工作同志,询问了我的姓名、来意,接过我写给胡耀邦的申诉信。他说,今晚一定把你的信转上去,你留个电话,以便将处理情况通知你。我说,我住在一个大杂院里,没有电话。他说,你就再辛苦一趟,明天下午5点来看处理情况。那位青年学生说,您老先回去,一定把您的信转上去。”

  “第二天我按时前往。一按电铃,那位工作同志出来了,交给我一个带红格的大信封。并说,你拿着这封信,到中组部去吧。和工作同志一起出来的那位青年学生,热情地说,中组部在西城,您快去吧。我感到十分高兴!但天色已晚,我的视力又不太好,我决定明天再去中组部。”

  “回到我住的那间小屋,天色已黑。我开开电灯,拿出放大镜,仔细看了那个用红铅笔竖写的大信封。右边写的是”中组部;中间写的是:陈野苹副部长;左边是胡耀邦的签名。我抽出我写的那封申诉信,看了胡耀邦在上面做的批示,我顿时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次日早晨8点半,我就到中央组织部,交上了胡耀邦批的那封信。过了两天,陈副部长派局级领导和我谈了话,决定对我的案件重新复查。从此我的落实政策问题,进入新的阶段。我的冤案得到彻底平反,错划右派得到改正,党籍得到恢复,党龄从1938年7月起连续计算。在上访过程中,我领会到胡耀邦处理问题有三个特点:迅速果断、认真负责、实事求是。我下午5点送去的申诉信,胡耀邦当晚就批阅了,第二天下午5点,他的批示就转到了我的手中。我的申诉信是在4月2日写的,由于我粗心大意,把4月写成了3月,胡耀邦在“三”字下面,点了两个大红点;这表现他处理问题的认真负责。胡耀邦在批示中,指定专人,督促有关单位给我落实政策;这表现他处理问题的实事求是精神。这点是很重要的。中央领导同志处理人民来信来访问题时如果只是泛泛一批,不指定专人负责落实,政策就往往落实不下去。”

  关心失足青年

  1984年10月,旅日华侨韩洪烈给胡耀邦写信,反映他在锦州市的弟弟韩仲元因为父亲“文化大革命”期间被遣送农村,失去上学机会,走上犯罪道路而被判刑。释放后韩仲元没有工作,一家几口生活十分困难,韩洪烈要求有关部门能为韩仲元安排适当工作。

  这一封普通的海外来信引起了胡耀邦的注意。他要中央信访部门的同志到锦州去看看,过问一下这件事。11月初,中央信访部门的同志来到锦州,和锦州市的同志一起了解韩仲元的近况,决定为他安排适当的工作。当中央信访部门的同志去看望韩仲元时,韩仲元痛哭流涕地表示要不辜负党的关怀,重新做人,努力工作。

  中央信访部门的同志回到北京,向胡耀邦报告了韩仲元的安排情况,胡耀邦赞扬中央信访部门的同志们这件事办得好。在中央信访部门的报告上,他又写下了长长的一段话:“我是希望各部门直接办事办案的。一切部门,第一要如实反映情况,第二要亲自解决问题。没有第一条,我们这些人可能变成瞎子聋子,但如果没有第二条,我们这些人还是‘无兵司令’,受制于人,党内不干事和干坏事的人永远会有。如果我们事事都照转,坏人就要钻这个空子,欺负我们不办事而更加胡作非为。反过来说,如果我们每个星期办成一件事,一年就办成了五十多件事,一百个单位每年就能办成近六千件。这样,正气就会吹遍全国各个角落,坏人就会大大收敛和减少,风气就会大大好转。”

  秉公办事,敢于负责,一件一件落实,一抓到底,这就是胡耀邦一贯倡导的工作作风,也是共产党人应有的作风。

Number:840

Title:耀邦和农民专家

作者:李一民

出处《读者》:总第97期

Provenance:新闻图片报

Date:

Nation:中国

Translator:

  李德炎是河南省偃师县有名的农民小麦育种专家。1958年,他出席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时,和当时任团中央书记的胡耀邦攀谈过。1964年在全国团代会上,胡耀邦又接见了他。1975年胡耀邦主持中国科学院工作,特邀李德炎参加《小麦育种学》一书的编写工作。

  到了1976年,胡耀邦被“四人帮”打成中国科学院“右倾翻案风”的总后台。在批判大会上,李德炎被指定为农民代表上台发言,尽管是言不由衷,但是调子高昂。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自然“坚决要给胡耀邦同志出气”,加上其他错误,李德炎的党籍被开除,育种权利也被取消。

  李德炎回到河南,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思前想后,决定给胡耀邦写封信。

  1977年10月13日,耀邦给李德炎复了信:“德炎同志,你9号的信,我看过了。去年你在科学院那个大会上的发言,当然缺点是有的,但问题并不很大。至于对我个人那就更没有多少问题了……如有工作机会来京,欢迎你来我家谈谈。”

  这年11月10日,李德炎从河南赶到北京,决心向胡耀邦赔礼道歉。耀邦立即接见了他,问寒问暖,打听收成情况,尽量避开那个老话题。李德炎撇过耀邦的问话,执著地说:“您就让我把心窝里的东西倒出来吧!我不该在科学院那个会上对您……”

  “在那种形势下,人家叫你批判发言,你能顶住不干吗?这件事,我在信中给你谈过,这于你没有多少责任,还要纠缠它干什么?”耀邦和蔼地宽慰李德炎。

  然而李德炎回乡之后,并没有摆脱困境。

  1981年8月的一天,一辆小汽车突然开进了李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