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烛泪流干后,更声续断时。醒来还苦忆,起坐一沉思。窗外东风峭,星光浓欲垂。
终于在次年春一个雨丝纷纷的傍晚,在狂饮之后,在回家的路上竟与警察争斗起来,当晚就被抓进监狱蹲了一夜。第二天,当胡适面对镜子打量他那张青肿的脸时,想起了李白名句“天生我材必有用”,懊悔了。于是在朋友的帮助下,胡适关起门来发愤读书。几个月之后,他考取当年庚子赔款奖学金留学,来到大洋彼岸,几年后成为余响至今的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健将之一。
“副本”享大名
胡适1917年发表在《新青年》上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开文学革命之先河,为他赢得了一世盛名。其实,这篇当时轰动的文章竟源于一件微末小事。胡适当年就读于美国康奈尔大学,作为一名庚子赔款生,他每月都要从华盛顿的中国公使馆领取一笔生活津贴。负责邮寄津贴支票的公使馆秘书是一位性情严肃的中国基督徒,每次他都在信封内塞进一些简短的道德宣传单和激励人上进的箴言。例如“不满25岁不娶妻”、“多种树种树有益”之类。有一次,胡适收到的宣传是劝说人支持用拉丁文字体做民众教育手段。在寄出一篇言辞激烈的反驳信后,胡适又认识到,这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由此想到中国语文言与白话之分的现状。胡适由此写出这篇文章,他一稿两投,一篇发表在他自己主编的《留美学生季报》上,副本寄回国内的《新青年》,谁知先期发出的原稿竟无人理睬,而后来发表的副本竟一纸风行,全国哄传,从此胡适便文星高照,独占鳌头。
假博士与冒牌子孙
1919年,胡适著《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出版,封面上印着“胡适博士著”。其实胡适留学并未获得博士学位。他在康奈尔大学毕业后于1915年9月考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他被陈独秀的《新青年》捧得大红大紫而驰名全国。1917年他接到北京大学一纸聘书:是立刻回北大做教授,还是留在纽约做老童生?这是摆在这位留美“新青年”面前的熊掌与鱼之间的抉择。胡适选择了前者。胡适在“哥大”一共读了两年,连博士学位研读过程中的“规定住校年限”都不足,更谈不上通过层层考试了。而学位论文也只完成了一个“导论”。胡适所以这样做是因为那时的北京大学挤满了全国的鸿儒硕彦,他乳臭未干,标新立异,多少有些胆怯,所以要靠“洋博士”唬人。“夜行吹口哨”,壮胆吓鬼,此之谓也。
不仅如此,在《中国哲学史大纲》第一版蔡元培序文中,想当然地将胡适老家徽州的“解经三胡”说成是胡适的老祖宗。因而人们觉得胡之所以对中国哲学有如此透彻的了解,实在是家学渊源。蔡元培把胡适当成别人的子孙,而胡适亦居然默不作声。
直到1927年胡适再到纽约时才携去100本1922年在上海印刷的博士论文,由杜威玉成,经过补交手续,始由校方正式颁予“哲学博士”学位。而胡适一生中接受34个名誉博士学位倒也货真价实,但这是以后的事。
民国史上“七大奇事”之一
1917年胡适回国,27岁的他被聘为北大教授,其时誉满京华,风流倜傥。可是胡适在14岁时就与同乡姑娘江冬秀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算命先生的瞎凑之下订下姻缘。江冬秀比胡适大1岁,人较矮,又是小脚,眼有翳子,识字不多,相貌平平。胡适留学时曾有一小诗:“病中得她书,不满八行字,全无要紧话,颇使我喜欢。”胡适的母亲因儿子离家有年,深恐他违约另娶,常惴惴不安。江冬秀更是忧心忡忡,度日如年,终于抑郁成疾,卧床不起,直到胡适回国后探视她并答应病愈结婚,才如释重负。胡适当时说过:便是不曾捉到我这个老新郎,锈了嫁妆里的剪刀,变陈了结婚的新房。只是那10年前备下的爆竹,越陈偏越响……以此表示不违旧约。
1917年寒假,胡适从北京大学回家,举行文明婚礼。他亲自写了两副对联,一副是“旧约十三年,环游七万里。”另一副上联是“三十大月亮”(结婚之日系阳历三十,阴历十一月十七),下联一时没想好,这时身旁一个绰号“疯子”的本家哥哥,他虽无功名却有捷才,脱口“十七老新郎”,对上了。胡适默然,照着写下。
婚后第二年,江冬秀到北京为胡适操持家务。她虽然是一个身受封建礼教毒害的普通妇女,但为人却干练果断,颇有魄力。当年她发觉胡适与曹佩声有暖昧关系,不是温柔相劝,而是抓住胡适爱惜名誉的特点,大吵大闹,寸步不让,有一次竟拿起裁纸刀向胡适掷去,最终使胡适与曹断绝关系。
抗战时期,江冬秀随胡适远涉重洋,成为“大使夫人”,此后她一直陪伴胡适寓居海外,1975年离世。“胡适大名垂宇宙,夫人小脚也随之”,胡适的小脚太太,成了民国史上的七大奇事之一。
胡适的子女
胡适生有二子一女,长子名祖望,次子名思杜,女名素菲,5岁时患病医治无效夭折。
胡适平生最反对人取洋名,但他却给自己的偏怜女取了个洋名“素菲”!其实这里隐含着他对青年时代一段情缘的追怀。
原来胡适留美时与当时也在美国留学的才女莎菲即陈衡哲女士有一面之缘。在1927年4月叩访之前,胡陈已有尺素往还,5个月之内胡适单方就寄出40余件。只可惜,惊鸿一瞥前,罗敷已自有所属,对方是胡适最好的朋友任叔永。
1927年胡适重访美国,揭开记忆的情结,2月5日于风尘仆仆中,做了一个“醒来悲痛”的梦。胡适谓之“梦见早夭的女儿”,在《素菲》中他写道:
素菲,不要让我忘了,
永远留作人间痛苦的记忆。
其实,“素菲”者,SOPHIA也,“莎菲”也。这首缠绵悱恻的诗作实是一石双鸟,悼亡、怀旧兼而有之。
胡适将次子取名思杜,因为他一生最崇拜的就是他的导师、实验主义哲学大师杜威。思杜本性善良、脾气随和,但自幼却养成消沉、悲观情绪。1941年他去美国,抗战胜利后回国,在北平图书馆工作。这时期,他沉默寡言,读书勤奋,显得很老气。北京解放后,他分到华北人民革命大学学习,之后又去唐山工学院任教,1957年反右运动中自杀身亡,时值中年。1962年,胡适在台北逝世,尚不知思杜已早于他离开人间。
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因缘
在世界级奖项中,诺贝尔奖恐怕是最为世人瞩目的了。20年代,胡适在一次从北京到上海的旅途中,意外碰上他多年的老朋友瑞典探险家斯文·海定(SEVE HEDIN)。海定是诺贝尔奖金委员会成员,在他们谈话中,海定说他可能提名胡适获取文学奖。胡适私下想,如果这笔奖金是因为作为中国五四文学革命发起人所做的工作颁发的,他可能会接受,但如把他作为一名作家授予这笔奖金,他可能不会接受,他认为自己不配得到这个荣誉。
确实,作为一位散文家,胡适是一位具有简明、清晰活泼风格的大师,但他在文学创作上建树有限,他的白话集《尝试集》,以他自己的说法大都是实验性的产品;对他的翻译小说同样不敢恭维,而他的独幕剧更显得笨拙有余、创造不足。胡适的文学创作才能确实是贫乏的。当然,他的诗、剧开风气之先的作用也还应得到公允的评价。
名人本色是书生
1938年3月,根据陈诚的建议,国民党政府和蒋介石本人3次致电在美国的胡适,敦请其出任驻美国大使。9月17日,任命正式下达,10月初胡适抵达华盛顿任职,从此正式从事战时的外交工作。胡适后来说他是在国家最危急的时期,做点战时的工作。
珍珠港事变前,我国北平图书馆有数百部善本书托美国国会图书馆代为保存。书籍运到华盛顿后,美国方面认为这是件文化大事,所以当该批书籍在国会图书馆开箱时,美国国务院和该馆馆长努索·埃文斯特请胡适前往察看并派大员陪同。岂料胡大使是位“书迷”,他一进书库,便如入宝山,情不自禁地席地而坐,旁若无人地看起书来。一看便是1个多小时,那些陪他前来的大员和图书馆馆长被冷落在黝黑的书库走廊,大踱其方步。最后,当胡适从书堆里提着上衣笑嘻嘻地走出来后,又开始和这批与“善本”无缘的要员们大谈其“善本”经纬。
这些事,在外交圈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