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左,并非偶然,而是一种有规律的现象。
1962年,谢皮罗发表论文,认为这漩涡与地球自转有关。如果地球停止自转的话,拔掉澡盆的塞子,水不会产生漩涡。由于地球是自西向东不停地旋转,而美国又处于北半球,所以洗澡水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
谢皮罗由此推导出,北半球的台风;同样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其道理与洗澡水的漩涡是一样的。他断言,如果在南半球,则恰好相反,洗澡水将按顺时针形成漩涡;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
谢皮罗的论文发表之后,引起各国科学家的莫大兴趣,纷纷在各地进行实验,结果证明谢皮罗的论断完全正确。
在60多年前,一位名叫密卡尔逊的生物学家,调查蚯蚓在地球上的分布情况,发现美国东海岸有一种正蚯蚓,欧洲西海岸同纬度地区也有正蚯蚓,但在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他无法回答;这究竟是为什么?
密卡尔逊提出的这个问题,引起了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的注意。当时,魏格纳正在研究大陆和海洋的起源问题。他认为,那小小的蚯蚓,活动能量很有限,无法横跨大洋,它的这种分布情况揭示了这样一个秘密: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才裂开分为两个洲。他把蚯蚓的地理分布作为例证之一,写进了他的名著《大陆和海洋的起源》一书。
魏格纳从蚯蚓的分布,推论地球上大陆和海洋的形成,也正说明他的成功在于从问号中寻求真理。
最为有趣的是,一位奥地利医生看到儿子睡觉时,忽然眼珠子转动起来。他感到奇怪,连忙叫醒了儿子,儿子说他刚才做了一个梦。于是这位医生想,眼珠子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关呢?
为了解开这个谜,他把儿子当成了“试验品”:每当儿子睡觉时,便守在旁边,一旦发现儿子眼珠子转动,就叫醒他。儿子总是说做了一个梦。
后来,医生又细细观察了他的妻子和邻居,都发现同样的情况。于是,他写出了论文,指出当人们入睡时,如果眼珠子转动,一定是在做梦。
他的论文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注意。如今,人们研究梦的生理学,使用眼珠子转动的次数、时间,来测量人做梦的次数和梦的长短。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岂止3个?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只要你见微知著,那么,当你解答了100个问号之后,必能发现真理。
Number:57
Title:气质与性格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12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心理学研究上把人的个性定义为个人的气质、性格、兴趣和能力等方面心理特征的统一体。它能表现出一个人的独特的精神面貌。那么,什么是气质,什么又是性格呢?
古老的概念
气质是一个很古老的概念。早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特根据日常观察和人体内四种体液(血、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各人多寡不同的假设,把人的气质分为动作迅猛的胆汁质,性情活跃、动作灵敏的多血质,性情沉静、动作迟缓的粘液质,性情脆弱、动作迟缓的抑郁质。几世纪后,罗马医生哈林用拉丁语tempevametnum一词来表示体内4种体液的混合比例,这就是“气质”(temperament)概念的来源。
我国古代也有人从类似气质的角度把人作过分类。例如孔子把人分为“中行”、“狂”、“狷”三类。他认为“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我国春秋战国时,有人依据阴阳5行学说,把人的某些心理特点和生理解剖特点联系起来,按照阴阳的强弱即好动或喜静的程度,把人的气质分为5种类型,即好动的太阳型、少阳型,喜静的太阴型、少阴型和动静适中的阴阳和平型。同时,他们又根据5行法把人分为“金行”、“木行”、“水行”、“火行”和“土行”五种类型。
构成气质类型的几种特性
判断一个人属于哪种气质,根据一些什么特性呢?大体有以下6种:
第一,感受性。即个体对外界影响产生感觉的能力。
第二,耐受性。即人在经受外界事物的刺激作用后,在时间和强度上的耐受强度。
第三,敏捷性。即对外界影响(或刺激)的敏捷性。
第四,可塑性。当外界环境或要求变化时,一个人在顺应上的难易,产生情绪上愉快或不愉快,采取行动的简捷或迟缓,态度上的果断或犹豫等。
第五,兴奋性。指情绪上的兴奋性和表现情绪的强烈程度。
第六,外倾性与内倾性。外倾性是兴奋性强的体现,内倾性则是抑制过程占优势的反映。
气质的四大类型
上述各种特性的不同结合,就构成了不同的气质类型:
1。多血质:感受性低而耐受性较高,无意反应强;具有可塑性和外倾性;情绪兴奋性高,外部表现明显;反应速度快而灵活。这就是平时所见性情活泼的人。这种人较容易兴奋,经常为新鲜事物所吸引,但也容易见异思迁。他们联系很广,但深交不多。脾气来得急也去得快,表情丰富。
2。胆汁质:感受性低而耐受性较高,无意反应性强并且占优势;外倾性明显;情绪兴奋性高,而抑制能力差;反应速度快,但不灵活。这就是平时所见脾气倔强的人。他们精力旺盛,经常是精神振奋而较少沮丧。干什么事都倾向于干到底,一般阻挠和打击不容易使他们消沉。这种人的情绪变化较快,也比较强烈,容易急躁。
3。粘液质: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无意反应性和情绪兴奋性都低;外部表现少而内倾性明显;反应速度慢,但具有稳定性。这种人不容易发动他们去做一件事,但一旦开始做了,也不容易放下手。工作很仔细,但显得迟钝。情绪比较稳定,心理状态很少外露。
4。抑郁质: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严重地内倾;情绪兴奋性高而体验深;反应速度慢,不灵活。这就是平时所见遇事敏感而又多心的人。他们不够活泼,对外界反应也不强烈。经不起事,既容易激动,也容易消沉。由于这种人很敏感,常表现为羞怯、畏缩。情感的主观体验很强但表现很弱,倾向于沉闷。
上述气质类型,在一般人身上表现得并不总是那么典型。大多数人都是近似于某一种类型,而同时又具有另一种气质的某些特征;或者是介乎各种类型之间的中间型。另外,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不能把某些气质看作是积极的或者消极的,每种气质都有其积极和消极的方面。
性格的差异
人的气质能使一个人的个性带上一定的色彩,但它不能决定个性的内容。决定个性内容的则是性格特征。关于性格类型的划分,主要有三种方式,如下表
性格特征
(一)理智型以理智衡量一切,支配行动
情绪型情绪体验深刻,举止受情绪左右
意志型具有较明确的目标,行动主动
(二)外倾型心理活动外在,开朗活跃,善于交际
内倾型心理活动外在,深沉文静,反应缓慢,顺应困难
(三)顺从型适应性强,易受暗示,容易接受别人意见
独立型独立性强,不易受其它因素影响,
善于发挥自己力量
你属于哪种类型呢?
Number:58
Title:学习·时间·效果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12期
Provenance:《英语学习》
Date:1981。12
Nation:
Translator:韩学良
学习的时间越长,学得的知识就越多吗?很多学生对这个问题并不十分清楚。我们可以通过上面这个曲线图来说明一个人的学习时间同他的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
假若他不学习,那他什么也学不到(0点);如果他学习1小时,他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2点);同样,学习时间再多一点,可能学到的东西也会更多一些(3点)。是不是说学习时间的长短同学习效果成正比关系呢?其实不是如此。你若一天学习23个半小时,那么你会精疲力竭,收获甚小,得到的是事倍功半的效果(4点);相反,你若减少一点学习时间,也许学到的东西还会更多一些(5点)。
不管这个曲线如何,它必然有一个顶点。图中的X点就是一个人一天中所能学到的东西有一个最大极限,或者说最佳效果,最佳适度点。人会感到疲劳,这是必然的。谁都不能摆脱或忽视它。如果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