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十年精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86年5月,伊梅尔达随丈夫马科斯仓皇出走时,将大批名贵时装、皮包、腰带和鞋子留在总统府的寓所里。据当时的检察官比索清点,仅各式鞋子就3000双,其中有皮鞋、凉鞋、胶鞋、旅游鞋、运动鞋、网球鞋、布鞋、拖鞋等等,足够举办一次鞋展。

  然而,当人们批评伊梅尔达时,她竟若无其事地对记者表白:“鞋是我国最主要的外贸出口商品之一。身为第一夫人,我有义务宣传菲律宾产品,充当国产鞋的模特儿。”

  鞋的风波越闹越大,连前总统马科斯也被卷了进去。他辩解说,伊梅尔达作为菲律宾的第一夫人,每天要参加许多不同的交际活动,不同场合需要穿不同的鞋。再说她舍不得扔掉旧鞋,她的鞋子岂不越积越多,但他说绝对不会有3000双。

  马科斯夫妇外逃美国过起流亡生活后,美国达文波特市广播电台的音乐节目主持人奥尔逊有一次开玩笑说:“由于伊梅尔达出逃时仓促,忘记带来她的3000双鞋,所以现在一定没有鞋穿了。亲爱的听众们,我在这里郑重呼吁大家发发善心,给伊梅尔达捐赠各式女鞋。”不料,一句玩笑话竟使他真的收到了1000双女鞋。然而,这1000双女鞋又令奥尔逊大为发愁,因为他不知该如何把这些鞋转交给伊梅尔达。

  过惯了奢侈生活的伊梅尔达,流亡美国后时常感到手头拮据。有一次,她将一双缀满水晶石的金银双色高跟鞋拿到纽约克里斯蒂拍卖行出售,卖得176万美元,接着她又卖了4双,共卖了300多万美元。可她还抱怨卖价太低,说人一倒霉,连鞋也随之掉价。

  且说马科斯夫妇出逃后,新任女总统科拉松·阿基诺下令封存他俩留下的一切财物,包括伊梅尔达的鞋。不久,总统府院内的马科斯寓所被辟为“马科斯博物馆”,作为揭露前总统穷奢极侈的实物展览。好奇的菲律宾人从各地赶来看伊梅尔达的鞋展。

  去年10月中旬开始,前来参观的人数猛然增加,人们都想赶在伊梅尔达重返菲律宾之前,争取最后的机会看一看她留下的鞋。从此,她的鞋获得了一个雅称“伊梅尔达鞋”。去年6月,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连续喷发,造成极为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正准备回国的伊梅尔达得悉后,郑重其事地宣布,她决定出售当年留在总统府内的3000双鞋子,每双平均卖1万平均,收入全部捐献给火山灾民。为此,她的助手从纽约打电话给一名菲律宾记者,委托他拍卖全部“伊梅尔达鞋”,委托书寄给了科·阿基诺总统的发言人戈麦斯。科拉松表示欢迎伊梅尔达卖鞋赈灾的决定。但是她声明说,伊梅尔达当年留在总统府的鞋只有1220双,而不是3000双。这为伊梅尔达和科拉松之间的争斗又增加了一个新的由头。

  去年11月2日,伊梅尔达重返菲律宾的前夕,马尼拉电台举办了一次以“伊梅尔达鞋”为奖品的“伊梅尔达回国有奖猜谜游戏”活动。国内外10万名热心听众踊跃参加这一活动,结果50名优胜者幸运地获赠一双鞋。11月4日伊梅尔达回到马尼拉后,亲自参加发奖仪式,并在奖品鞋上为获奖者签名留念,她甚至当场脱下穿在脚上的鞋,赠送给一位名叫阿格里斯的获奖者。电台立即送给她一双黄色高跟鞋。黄色是她的政敌科拉松的标记,但她并不忌讳。她说:“黄色很合我的心意,因为我正设法与科拉松和解。”

  11月7日,马尼拉市电视台采访伊梅尔达时又提到了她5年多前留在总统府里的3000双鞋。

  记者问:“听说,您的鞋子缺少了?”

  伊梅尔达说:“既然以前阿基诺政府说我留下了3000双鞋子,现在官方统计只剩1200双了,我要问他们其余的鞋弄到哪里去了?”

  马科斯博物馆的职员断然否认他们拿走了“伊梅尔达鞋”。科拉松也否认拿走她留下的鞋。这位女总统幽默地说:“她的那些鞋尺码太大,不适合我的脚。”可伊梅尔达要求把事情搞个水落石出。

Number:6627

Title:爱写读者来信的英国人

作者:匡奕文

出处《读者》:总第129期

Provenance:《环球》

Date:1991

Nation:

Translator:

  清晨,乘坐伦敦地铁去远处上班的人还靠在座位上打盹,34岁的英国人基思·弗莱特就已经在工作了。这位电脑专家不管地铁车厢里的空气有多混浊,噪音有多大,仍只顾自己专心地翻阅伦敦当天的各大报纸,看看是否又有哪个记者在报道中没有“联系历史”来看问题,以便给他写信指出。

  弗莱特是位业余历史学家。多年来他已养成了给报社写读者来信的习惯。每天上班途中看报挑毛病,一到达工作地点就立即动手给报纸写信。他写信涉及的问题很广,有时就南斯拉夫的动乱,有时就英国工党内部的路线斗争,有时就苏联的局势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论哪一天,《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或《卫报》等伦敦主要报纸的读者来信编辑室,都会收到“每天必有的弗莱特来信”。

  在英国,像弗莱特这样的人并非绝无仅有。英国人是世界上最勤奋的报纸读者,也是“地球上最勤奋、最独特的读者来信作者”。伦敦那些严肃的报纸每天收到约400封读者来信。在《泰晤士报》处理读者来信达10年之久的利昂·皮尔佩尔先生,对他的同胞热心写读者来信是这么解释的:“法国人爱在酒馆里高谈阔论,而英国人则喜欢给报纸写信表明看法。”

  《泰晤士报》被认为是“读者议会”的发源地,早在1785年创刊时,它就刊登了“来自人民的声音”。“读者议会”吸引了众多的读者,甚至连维多利亚女王也在1846年给《泰晤士报》写了一封读者来信,她在信中驳斥了人们对她的如下指责,即说她在丈夫艾伯特逝世后3年还沉浸在悲伤之中,影响了公务。

  不少人写读者来信是为了探讨一些比较严肃的政治或社会问题,但也有一些人纯粹是为了逗乐。例如,有位名叫伊恩·格雷厄姆·奥莱巴的牧师写信给《泰晤士报》,问人们他新买的一匹马应当取什么名字。可笑的是,《泰晤士报》居然发表了这位牧师的信,结果牧师收到了350条建议。

  其实《泰晤士报》也有它的算盘,通过刊登某些读者来信,可以扩大自己的影响。最近,该报又发明了一种新招:将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读者来信影印出来,贴在伦敦的地铁车厢里,以此作为招徕读者的广告,或表明该报对一些社会问题的态度。例如,该报最近贴出的一封读者来信问道:“先生,既然香烟会杀人,那你为什么还要把它列在生活费用之内呢?”

Number:6628

Title:美军募兵广告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129期

Provenance:《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

Date:

Nation:

Translator:郑宁

  正如你们所知,我们需要年轻、健壮、品德优良的人,这些人想为他们的国家尽义务;我们需要他们在美利坚合众国的军队中为祖国服务。

  军旅生活非人人所能为之,不仅如此,清晨,你要早早起床,每天,你要艰辛地训练,并且你被要求付出二、三或四年的光景服兵役,这对年轻的岁月来说似乎很长。

  我们不想改变这些,包括也不想改变严明的军纪,铁打的军规以及诸如这些非人人都能适应忍耐的东西,我们需要的是真正想成为军人的年轻人,而不是那些想在此地轻松容易找到出路的人。

  但是,我们改变了的东西将使今日军队更有效率这是为我们所需要的人而设计的:我们给你们更好的教育,更理想的职业,更高的报酬以及更多的旅行机会。

  不论你选择去哪儿,不论你选择做什么,你肯定不会空手而归的。

  然而,我们深知,你从这支军队中获得的最重要的收益是语言和文字都无法表述的,这就是你的成熟和自信,即使你离开军旅,它也将伴随你终生,使你受益无穷。

  如果你做出决定加入我军行列,你将在此成长为出色的人杰,我们军队也会因此变得更加强大。

  全部要求和事项,请你写在邮卡上并寄给我们。或在任何时间挂通无线电话800-523-4800,宾夕法尼亚,电话800-462-4955。

Number:6629

Title:闲话歌剧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129期

Provenance:《世界副刊》

Date:

Nation:

Translator:

  伍迪艾伦导演的电影《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