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上帝回答,“我给你一个最完美的女人,漂亮、聪明、温柔,她能替你做饭、清扫,而且决不会说一句粗话。”
“听起来是不错。”亚当说,“但是,那我得付出多少代价呢?”
“一条胳膊和一条腿。”
“那可是笔很大的花费啊。”亚当盘算着,然后问上帝,“我只付一根肋骨的代价能够得到什么呢?”
Number:6598
Title:乐与悲
作者:观生
出处《读者》:总第128期
Provenance:《羊城晚报》
Date:
Nation:中国
Translator:
乐观者和悲观者有什么不同?音乐老师举出这样的例子:
几年前,电视转播音乐大师梅达的音乐会。梅达出场前被挂了一个花环。当他上台起劲地指挥乐队时,花瓣纷纷落到脚下。
“等他指挥完,”一位女士议论说,“他会站在一堆可爱的花瓣之中。”
“到完的时候,”男士有点忧伤,“他颈上只会挂着一道绳索。”
Number:6599
Title:一生洗不净的浴
作者:李南衡
出处《读者》:总第128期
Provenance:《讲义》
Date:
Nation:台湾
Translator:
我们身上这臭皮囊,怎么洗了再洗,一生也洗不干净……
圣与俗
人,大概是自古就不太干净吧,所以,要常常洗澡。懒人却可以三五天一星期不洗澡,好像生怕会把身子洗损了似的。至于缺水的地区,久久洗一次澡也可以算是相当奢侈的享受。
可是,无论哪一种宗教,只要是朝拜神,就必得洗过澡之后让身体干净了才可,有些清真寺里面设有浴室,给远地来的或一时不便的人,在礼拜前有机会洗净自己。15年前,我第一次去印尼的里岛,有一座庙刚好有盛会,所有的善男信女都得在庙前的池子里清洗过后,才可以进入庙里礼拜。
佛教徒拜佛除了沐浴(沐是洗头,浴是洗身子,之外,还得斋戒,使身体里面也干净才行。其实,这种想法古代的中国人也有,《孟子·离娄下》记载:斋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
犹太人自古就以水洗来分辨圣与俗。新约圣经《马可福音》里记载:犹太全地和耶路撒冷的人,都出去到约翰那里承认他们的罪,在约旦河里受他的洗。
虽然耶稣比较重实质而轻视形式,但是他还是接受洗礼,耶稣从加利利的拿撒勒来,在约旦河里受了约翰的洗。
洗礼一直到今天仍然是基督教徒由俗入圣的必要仪式之一。
可知洗澡也好,洗礼也好,只洗外面是不够的。可惜我们一般人只注重外表,而忽略了内在的清洁。
就像洗礼那样,水是由上而下的,象征由圣向俗的恩典。唯独每年4月8日释迦牟尼佛诞辰这一天例外,信徒可以用水给佛像浇水洗浴,称为“浴佛节”。此外,也可以给他们所尊敬的高僧浇水,表示由俗向圣的礼拜。
蒸与烤
芬兰一年难得见到几天大太阳的热天,为了让毛细孔多一些张缩的机会,人们喜欢在湖边或狭湾边建造木屋,木屋内以若干平排的石子摆成架状,在下面点火,让木柴烧热石头,再以水泼在石头上产生蒸气,一面让身体流汗,一面用树条敲打身体,等皮肤发红时跳进冷水里,冬天有人在雪地里打滚,听说对促进血液循环很有帮助,这就是闻名世界的“三温暖”。
与“三温暖”异曲同工的是土耳其浴。
穆斯林(回教徒)爱好清洁,土耳其人是其中的佼佼者。星期五是穆斯林的集体礼拜日,前一天星期四,土耳其的浴室必定客满。对土耳其人来说,上浴室不仅是净身,也是生活中的一大享受。
正统的土耳其浴室分成三大部分:一、更衣休息室。二、蒸气大房间。在房间正中央有一大块大理石石板叫“肚脐石”,浴室腰系一条大浴巾横躺在石板上,让蒸气蒸出汗来。有一名叫做“给洗者”的男人过来为浴客按摩。三、在此之后到大房间旁的小房间,小房间内的一角有一小水池,“给洗者”从池中舀出水来,以“给水”(意思是擦去污垢的布)为客人擦洗身子。清洗过后,再回到更衣的房间,房间内有一张床,客人可以躺卧在上面休息。
日本人的公共浴室内,设有“汤女”(为男性浴客服务的女人),在战后搞起了色情的浴室,为每一位客人辟一密室,由一名少女在身体上抹肥皂泡沫,以她的身体当做菜瓜布,在客人身上擦拭清洗……美名曰“肉搏浴”、“泡沫浴”或其他什么浴都可以嘛,不,偏偏取名为“土耳其浴”,其实这和真正的土耳其浴相差十万八千里,几经土耳其大使馆抗议都无效。日本的色情商人肆无忌惮,有一家这种色情的泡沫浴室的店名干脆就取名为“大使馆”,真是欺人太甚!土耳其大使馆这下子可发火了,提出了最最严重的抗议。连日本政府也觉得过意不去,下令全国以后不准再叫这种色情行业为“土耳其浴”。
独与众
洗澡本来是每一个人自己的事,跟别人无关,但是由于取水的不便或生火材料的昂贵,并非每一家每一户所能负担得起的,所以才会有公共浴室的出现,也算是公共设施的一种。希腊至迟在公元前五世纪就有了公共浴室,因为在奥林匹亚的旧迹发现了大浴场,在矩形房间内有11个并列的陶制的浴槽。
公元前一世纪,罗马帝国的第一位皇帝奥古斯都就引用了阿贝林山麓的水源建立了350多公里长的大水管,引水入罗马,最主要就是供私人及公共浴室之用,早期的浴室是土耳其式的蒸气浴,虽然贵族和富人自家都有浴室,但他们还是喜欢到公共浴室,因为那里是社交场所和消息集散中心,同时也是休闲的好去处。狄达斯皇帝就是一名非常喜欢洗澡、也希望人民都能好好洗澡的皇帝,或许他认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吧?因而,他经常出现在公共浴室里与民同乐。
到了公元215年,罗马皇帝卡拉卡拉建造了一座典型的巨大公共浴室,长220公尺,宽114公尺,可同时容纳2300人在里面洗澡,除蒸气浴室、温水浴室、冷水浴室外,里面还有一大厅、大餐厅、图书馆、各种店铺、聊天室……。怪不得著有《罗马帝国兴亡史》的历史学家吉朋感慨地说:“在这个宽阔壮丽的建筑物里,优雅的艺匠在大理石上装饰了各种细腻的美术作品。滚热的水不停地从银制的出口流出来,倾入宽阔的水池中,即使是最卑微的罗马人,也能以一枚铜板去享受连许多帝王都会羡慕的奢华享受。”更有趣的是另外还分设专给运动家使用的浴室,专给诗人与哲学家使用的浴室,这大概是空前绝后的大浴室吧?可是本来男女有别,只限下午开放的浴室,渐渐成为男女混浴,夜间也可入浴,小房间成了性交易的场所,大浴室成为品评美女的会场,世风日下,加上全罗马帝国除了三大浴室之外,还有850多处公共浴室,成为罗马帝国最大的开支之一,为罗马帝国种下了亡国之因。谁会料到,一个大帝国竟然会亡在“洗澡”这个微不足道的享受上呢?
乐与愈
西洋人喜欢温泉,受爱洗澡的罗马文化影响极深,到温泉区度假做保健或疗养,也是始自意大利的。但是真正对温泉下功夫研究的,则是16世纪的德国人。16世纪,公共浴室已相当普遍,可是当时黑死病流行,有些人相信公共浴室是传染黑死病的温床,因此到了16世纪末叶,公共浴室急速地消失,取而代之的正是温泉。温泉不久就成为欧洲人最喜爱的“大自然中的公共浴场”了。可是温泉大多在偏远的山间,非得乘坐马车跋涉长途并在那里住宿不可,因而温泉一直不是平民所能消受得起的,而是达官贵族或富贾及其家人才能享受的。
最初是为了治疗皮肤病、风湿、骨折等疾病,久而久之竟成了贵族富商狎妓的场所,而一些贵夫人也喜欢到温泉区去猎艳,有些人在露天的水槽里嬉戏,有些人则乐于在四周的回廊上观赏,因此,当时有一句俚语:“丈夫在做工流汗,妻子在温泉乡流汗。”
即使到今天,仍然有人把温泉看做是“圣水”,因为温泉的确有过不寻常的奇迹出现。有一名法国的贵妇人久婚不孕,听从一位好友的劝告到温泉乡度假。住了一段日子之后才回来,不久,经医生检查果然怀孕了,她的丈夫当然非常高兴温泉这“圣水”的奇效。这位贵夫人的一个好友听到了这个消息,赶紧来打听